輕取翼州
呂布的敗退,董卓意識到了危機感,他日思夜想,決定遷都,從洛陽遷到長安,大概幾百里路。
董卓有一個心腹大患,就是手握兵權的皇甫嵩。
董卓利用皇帝的詔書,命令皇甫嵩回洛陽,然后解除了他的左將軍的職位。
皇甫嵩多年在大西北也算威名遠揚,收到皇帝的詔書,他雖然知道是董卓的陰謀,但還是回去了。
一九零年二月,漢獻帝開始從洛陽向長安遷都,滿朝文武百官和幾百萬洛陽城老百姓也開始一同出發。
一時間,城內嘈雜混亂,雞飛狗跳,還有些趁火打劫的,有些富貴人家也遭到洗劫,老弱病殘很多都受不了遷都的長途跋涉,家破人亡。
往日喧囂熱鬧的洛陽,變得死寂空曠。
董卓坐鎮長安。
聯軍依然按兵不動,這些諸侯們本身沒多少作戰經驗,對面董卓的關西軍,更加沒有信心,畢竟自己的軍隊都是招募不久的義兵。
聯軍盟主袁紹召集諸侯們開會。
“董卓棄洛陽,我們該怎么辦么?”袁紹問大家。
“我覺得應該暫時安寨,西涼軍不是吃素了,千萬不能貿然行事啊。”
大家都點頭表示認同。
袁紹看到各路諸侯不愿動兵,自己也樂于接受。
“我反對!”大家驚訝地四處張望,原來是曹孟德。
“你有什么對策?”袁紹不樂意的問曹操。
“我們起兵就是為了討伐董卓,現在董卓狼狽而逃,軍心渙散,正是我們進攻的好時機,這是乘勝追擊就能大獲全勝!”曹操慷慨陳詞。
聽完,大家沉默不語,面露難色。
“不可。”袁紹很不滿意。
當時曹操勢單力薄,名望太小,各路諸侯都不把曹操當一回事。
曹操見大家都不理會,生氣的離開了會議。
沒辦法,曹操自己帶領部隊向西邊進發了。
董卓的主力前鋒大將徐榮在汀水和曹操的部隊相遇了。
“就你一個部隊也敢向我進攻?”
“廢話少說!”曹操指揮大部隊向前攻擊。
曹操沒想到西涼軍這么強悍,自己艱難抵抗,根本沒法反擊。
不用多久,曹操節節敗退,全軍覆沒,曹操自己險些就沒命了,幸好曹洪把馬給了曹操,曹操才突出重圍,撿回一條命。
回到聯軍大寨,曹操看到各路諸侯都在吃喝玩樂,歌舞升平,似乎都忘記了是來打仗的。
曹操大失所望。
不久,聯軍全面潰敗,各路人馬也收拾好東西,自顧自的起兵回家了。
討伐董卓的聯盟大軍暫時失敗了。
曹操心有不甘,在各地招兵買馬,等待機會再次起兵。
當時,聯軍孫堅和曹操是少有積極進攻的。
當時董卓命令呂布和胡軫進攻孫堅的陽人城,胡軫連夜行軍,中途都沒有休息。
胡軫收到假情報,說孫堅已經棄城逃跑,于是加急行軍,到了城下發現上當受騙了,但為時已晚。
孫堅立即沖出城門,殺了個片甲不留,大將華雄也被孫堅斬于馬下,丟掉性命。
胡軫潰敗而歸,孫堅名聲大噪,孫堅勝利的消息傳到了袁術那里,見孫堅一戰成名聲勢大漲,有人就起了眼紅嫉妒了。
于是,有人對袁術說孫堅的壞話了:“現在孫堅名聲大噪,可能會威脅到袁術你的地位啊。”。
袁術心里就對孫堅起了疑心,斷了原本給孫堅的糧草供應。
孫堅知道自己被袁術切斷糧草,心急如焚,軍中士兵都快沒吃的了,于是只好連夜趕到魯陽。
“我打仗是為了討伐董卓,為了天下百姓,沒有別的心思”。孫堅見到袁術,語氣誠懇。
袁術知道誤會了孫堅,就趕緊派人備好糧車運送給孫堅。
陽人城戰敗的消息傳到了董卓里,董卓不禁嘆息,對身邊的長史說:
“我和孫堅很早就認識了,本來是同事在將軍手下做過事,孫堅打仗還是很厲害的,你們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
之后,孫堅一路勝利,打到了洛陽城外。
董卓慌了,找人寫書信給孫堅,許諾給孫堅金銀財寶,并想把自己的嫁給他。
孫堅收到董卓的信,不為所動,并堅定的拒絕了。
董卓見求和失敗,只好應戰,孫堅越戰越勇,打敗了董卓。
敗退的董卓放過燒了洛陽,逃亡長安。
這時,聯軍拿董卓沒什么辦法,就解散了。
解散過之后,袁紹積極招兵買馬,但是在翼州太守韓馥的地盤上,袁紹過得很難受,因為靠韓馥的糧草,不得不忍氣吞聲。
這時,袁紹身邊的謀士逢紀給了他一個建議。
“你和公孫瓚寫封密信,讓他帶兵攻打翼州,你做內應,事成之后地盤五五分成,公孫瓚肯定會出兵的,而韓馥是一個很慫的人,雖然翼州兵強馬壯,但韓馥太猶豫寡斷了,公孫瓚攻打他,他必定很慌,到時候你再派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去說服他。”
“怎么說服法?”袁紹兩眼放光,急不可耐的問道。
“說服他讓位給你,就能不費吹飛灰之力得到翼州了,有地盤才能很好的發展啊。”
袁紹連連點頭。
現實跟著劇本一樣走,公孫瓚果然出兵攻打翼州城。
韓馥一下子慌了,雖然翼州兵強馬壯,但韓馥總覺得很難抵抗。
“韓太守,不如讓位給袁紹,讓他來對抗公孫瓚,你就可保存性命。”
韓馥猶疑不決。
“現在袁紹在西,公孫瓚在東,萬一他們連手圍剿我們,那守不住啊。”
韓馥聽完徹底慌了,決定讓位給袁紹。
“太守不可啊,袁紹沒地盤,連兵糧都是我們供應的,我們切斷他的糧草,袁紹不戰而敗,不足為慮啊,況且,翼州糧食充足,可十年不愁,守住翼州城不是很難的啊,請太守三思。”有幾位謀士勸言韓馥。
韓馥不聽,決定讓位。
袁紹大喜,各路名士紛紛投奔袁紹,袁紹實力日漸強大。
另一方面,在揚州,劉名得到了一袋財物,買了種子,開始種水稻和玉米。
于是,開始除草,挖坑,修建道路。
很快,春走秋來,劉名收獲了好幾個倉庫的糧食,為將來的招兵買馬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