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旭臣并沒有聽到外面有什么動靜,不過是找個借口跑出來,他也知自己的玄術(shù)是差了一點(diǎn),可說不定哪天得了機(jī)緣就會了呢。
日近黃昏,南山寺里已經(jīng)沒有香客,除了寺中僧侶剩下的便是在槐村受傷的相關(guān)人士,人數(shù)沒有當(dāng)初那么多,各自呆在院中也不吵鬧。
像燕飄飄等傷得不重的,穩(wěn)定了傷情后便可以回家,各家都有自己的療傷法子,不必非得呆在僧寺中。修道者不像僧人在吃食上也得克制,都受傷了還只能天天都素菜,怎么挨得下去。忍了半個月,但凡能走的都走了。
龍廟主前幾天也回了京,他還有許多事務(wù)要處理,不好在外面久留。
龍旭升那時也想回去,只是身體還沒有恢復(fù)。他呆在“槐村”的時間比龍廟主等人身陷陰世的時間短,身體也沒有太大的損傷,卻是所有人中陰氣侵體最嚴(yán)重的。“槐村”處于陰陽夾縫之間,像是有人造出來的槐村的陰世版,里面的陰氣不會比陰世濃,龍旭升卻在這里被迷了心志受了重傷,這不得不讓人深思。
有人懷疑“槐村”才是幕后黑手豢養(yǎng)邪物的地方,也請了陰差前去查探,卻已然找不到入口。
先是青河鬼王,再是槐村,明明是太平盛世,怎么有一種要朝代更迭的錯覺,探查此事的修行者心中生出疑惑,卻沒有深想太多。俗世的事,有俗世的人去煩惱。
龍旭臣不曾知道這些,這么些日子下來,也在南山寺里呆得煩悶,心下只盼著燕飄飄早點(diǎn)走。她走了,他就可以趁兄長睡著的時候下山尋些肉食。明明也沒有受太重的傷,南山寺的大師都覺得她一個女子住在僧寺中不便勸她離開,偏她一直不走。
不走就算了,她還會讓楊易下山給她買肉吃。兩人當(dāng)然沒在南山寺里面吃,卻也離得不遠(yuǎn),就在寺外后山,寺里的大師聽說后都有些不滿,又沒法說她,她還偶爾會引誘路過的小沙彌吃肉,跟她理論她要么撒潑要么露出被男人欺負(fù)了的委屈樣,倒讓他們不知怎么應(yīng)對。
一天沒見著她,龍旭臣當(dāng)她是不是又去后山偷吃,走到空曠的寺院,卻發(fā)現(xiàn)燕飄飄和楊易站在寺前放生池前,似在等什么人。
“也不知那個俊和尚什么時候回來。”
“表妹,你守在寺門口等和尚,會不會不太好?龍大哥還在寺里住著呢。”
“你也說這是在寺前,龍大哥也在,我就是看兩眼又怎么了。我就是想確定一下早上我是不是看錯了。”
“看錯什么了?”
若是他們在這里看別人,龍旭臣也就假裝不知情,可他們等的一聽就是公良軒,他也就想跟著湊湊熱鬧。
“嗬,你什么時候來的?”
冷不丁有人在身后出聲,燕飄飄被嚇了一跳,又見是龍旭臣面上就有幾分不自在。她非得留在南山寺,說白了也是為了龍旭升,可惜因?yàn)辇埿癯荚冢妄埿癯缄P(guān)系也不好,有他死守著,她一直也沒找著機(jī)會接近龍旭升。
“剛來,等朋友。”龍旭臣戲謔說完,又加了一句,“還有一個長得俊美的和尚。”
燕飄飄也知女子當(dāng)矜持,不該站在外面窺視男人,面上有些過不去。
“什么和尚,和尚不都在里面念經(jīng)。”
“其實(shí)那個和尚也不是真的和尚,有些法力,卻是官場中人,以前還中過狀元。”
即使是玄修世家對官員也存著敬畏,像龍家這樣兩邊都占一席之地的,是不少家族的向往。玄修一道想要代代相傳不易,若是混得不好還容易被妖邪所害,當(dāng)官就不一樣了,要是沒有才干還可以先干著閑職,不必?fù)?dān)心斷了生計,東山再起的機(jī)會也大。
燕飄飄也曾有過當(dāng)官太太的夢,后來實(shí)在受不了那些規(guī)矩只好作罷。要是當(dāng)了官太太,她哪里能天南地北的跑。若是能嫁給一個既當(dāng)官又能天南地北跑任她跑讓她展示能力、模樣性情還過得去的,當(dāng)然最好。龍旭升便是一個,龍旭臣現(xiàn)在所說的和尚也算。
長得好看、年紀(jì)輕輕又是狀元……楊易比燕飄飄想得多,心里馬上有了一個名字。
“他是公良軒?”
“怎么可能是公良軒!”
燕飄飄也聽說過公良軒的大名,知道他是景國建朝最年輕的狀元,有天人之姿,還是圓元大師的弟子,可他并不是和尚呀,她聽說公良軒一頭烏發(fā)如墨,比一般女子的頭發(fā)還黑濃。
“就是他。”龍旭臣挑著下巴,又看向山下的臺階,“你看,他不是上來了。”
燕飄飄轉(zhuǎn)頭看了下去,在滿天霞光之下,一灰衣僧人款步拾級而上,就像是掛在天邊緩緩升起的星辰,又或是驅(qū)散了黑暗的月光。哪怕是心下笑話過公良軒成了禿驢的龍旭臣,也不得不承認(rèn)他有沒有頭發(fā)都是俊美的,跟在他身后的尹皓生和李萸被他比得黯淡無光。
他們一個是龍旭臣的好友,一個是實(shí)力讓他敬佩、救了他父兄的恩人,他卻沒有第一次時間注意到他們,反倒多看了公良軒一眼,在心里抱怨幾句才發(fā)現(xiàn)兩人的存在。
“皓生、李大師,你們回來了~”龍旭臣大聲招呼,故意漏了公良軒。
他和公良軒關(guān)系不好,一開始是氣他一個要考狀元的人靈感竟然比他還好,后來是為了尹皓生不平。公良軒也不是什么好性,就算關(guān)系好,他也不見得會擺著笑臉相待,何況對他有成見的那些人。龍旭臣一看到他如此傲慢,與他關(guān)系越發(fā)差,幸好兩人不是時常遇見,想吵也沒有機(jī)會吵。
有尹皓生這個共同的好友在,他們一直避不見面也不可能。
公良軒也沒打算跟龍旭臣搞好關(guān)系,看向前面的目光無悲無喜,像是看著一團(tuán)虛無的空氣。龍旭臣一直注意他的表情,見他并不搭理,心里就有一拳打空的憋屈。
他不打招呼,不代表別人也可以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