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主任最寶貝那兩個女兒了,今年輪到大女兒參加一年一度的大學入學考試,俗稱高考。在美國沒有高考,基本上各科通過SAT考試即可,然后各個大學按照SAT分數和學生在校成績決定是否錄取,但是SAT每年都有好幾次考試,一次考不好再考下一次,學生沒有中國學生那樣大的壓力。董主任本來想把女兒送到美國讀書的,錢也準備差不多了,但是一場婚變讓這個計劃徹底泡了湯。大女兒一直怪董主任這對夫妻,既在心里埋怨董主任也在心里埋怨董主任的前妻,可能埋怨前妻的份兒更多點。大女兒是要強的個性,這方面有點像董主任。但是區別是,董主任遇事比較想得開,但是大女兒比較考慮問題思路專一,比較容易鉆牛角尖。比如考試這東西,既包括努力也包括運氣,平時很努力,考試不一定考得好,畢竟這么多內容,而且題目也是千變萬化,沒有人能夠保證一定能考得很好。其實連那些學霸在查高考分數的時候也是手顫抖的,心情十分緊張,人心與人性都是相通的。一個人遇到的問題,其他人也肯定遇到過類似問題或者正在去遇到類似問題的路上。
大女兒認真復習了好幾個月,但是大女兒學校里喜歡的男生在考前拒絕了她離校前對那男生做的表白,所以情緒異常低落,失去了自信,在高考中沒有取得優異成績,與自己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大女兒想不通,真的坐在了窗臺上好半天,幸好那天董主任身體不適早回到家,否則說不定董主任這輩子都再也見不到寶貝大女兒一面了。
“對人生有認真態度固然是好事,但是俗話說物極必反,過度的認真會帶來心理上遭遇挫折時的不適應性,容易走極端。所以你們在家要多開導開導她,讓她不要想太多??荚嚽芭?,考完試就以坦蕩的胸懷看待結果。”,董主任帶著大女兒做心理輔導時,心理醫生對董主任說。
董主任帶著大女兒回到家里,他也嘗試著與大女兒交流,紓解心里疙瘩??上Т笈畠合萑肭閳鍪б馓?,又陷入高考失意太深,突然有天早上起床后,大女兒用頭猛烈地去撞墻。幸好董主任在家還沒出門去上班,于是董主任帶大女兒去了精神病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結果是說大女兒得了人格分裂癥,需要住院治療。董主任的老婆葉阿姨探訪娘家去了,在電話里得知這個消息后,火速趕回家里,到醫院去看望大女兒去了,但是精神病院不讓他們進入,只能在隔離窗前看大女兒里面的生活狀況。就這樣葉阿姨工作之余就去那個玻璃隔離墻前去探望大女兒,風雨無阻,期盼有奇跡發生,大女兒能夠恢復神智。
董主任也十分納悶,前妻走后,與葉阿姨結婚,整個家庭慢慢有了起色,怎么就這樣突然發生了這種變故。怪只怪自己工作太忙了,沒去關心大女兒的愛情生活和學習生活,只關注了學習成績,忽略了精神層面的關心。自己也在大腦中像播放幻燈片一樣回放自己和大女兒這幾年的歲月歷程,忽然覺得每一點點,大女兒都發生著變化,而這些變化恰恰都被他忽視了。他太關注了工作和事業而忽略了大女兒的身心健康。董主任沒有把大女兒的情況告訴前妻,因為他覺得即使告訴了也沒用,除了添加前妻的煩惱外,別無益處,所以他幾次想撥通給前妻的電話,都作罷。
正如某位教育學家所說的那樣,孩子不需要特別優秀,心理和身體的健康更重要;如果教育出來的優秀生個個都是成績的強者,逆境的弱者的話,這個教育還值得給孩子嗎?但是家長們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害慘了很多家庭里的小孩。小孩們被逼得像趕場子一樣在各個補習班之間奔波,他們猶如提早闖入了一個競技場,很像在充斥了“適者生存不適合者淘汰”的達爾文主義思想的培訓市場里的一個個實驗品和犧牲品。小孩們為此失去了童年,在童年有的甚至都沒有足夠的時間玩耍和放松心情。日積月累,終于造成了心理毛病。一旦遇到生活的逆境,立即精神崩潰。
但是董主任和葉阿姨沒有失去信心,還繼續堅持對大女兒的心理關愛,爭取著用愛來感化大女兒以恢復神智。葉阿姨的兒子也加入了關愛隊伍中。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大家都相信這天下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就像這滿天的星星,總有明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