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古文墓銘
僧人舉著火把,照亮豎棺背面的文字,這些文字非常古老,楊巧穎問這些是不是甲骨文。僧人搖頭否認,甲骨文是在中原地帶盛行,嶺南這個地方當時還屬于南荒之城,所使用的是少數民族文字,到了后期秦始皇修建靈渠,統一四方后,才實施了車同軌,書同文,全國才統一文字。這些文字遠比秦國的篆書還要古老。
阿五問不是甲骨文那么這個是什么文字?僧人說這叫鐘周古文,十分罕見,所盛傳下來的古籍只有零星記載,大多由極為少數的民間老人口口相傳,至今幾乎已經絕跡。阿五說別管它是什么文字,這棺材上寫的是什么?
僧人舉著火把認真辨認,墓銘上一共有三十三個字,記著的是一件大事,第一句話是,圣征郞,唯子鼠朝露至雁和。這個圣是指當時鐘周古國的君主名字,郞是指丹陸古國的國君赤瑞,因為傳說他長得非常漂亮,所以世人也稱他為赤郞。古籍記載,有景云之瑞,有赤方兩星,以天明于攝提………阿五不耐煩打斷,你個和尚又扯遠了,你就直接說上面寫的是什么。
僧人照亮文字,說:這第一句,圣征郞,唯子鼠朝露至雁和,雁和是丹陸的國都,是說國君圣攻打丹陸,發生在子鼠日的那天早晨,天剛蒙蒙亮,地上的朝露還未干,大軍就到達了丹陸古國的國都,雁和。這第一個圣字比較特別,左邊一個王,右邊一個圣,這個字也是圣,這個字只要出現在古籍里,都只指一個人,鐘周圣君,也稱鐘周圣林君。
阿五怕僧人啰嗦起來就沒完沒了,趕緊催促他,第二句說什么。僧人看著第二句,只有四個字,熒惑沖鼎,古代天文知識比較匱乏,火星在古代被稱為熒惑星也被稱為戰神星,是星象玄學中的一種稱呼,熒惑沖鼎,就是說圣林君征赤郞那天,出現了一個很奇特的天文現象,鼎是最高,就是那天熒惑星出現在最高處,在星象玄學中來說,戰神星明亮,照耀四方,這是非常吉利的星象。其實根據這個星象擺陣來推算,也是可以推算回去當時大戰的大約時間,因為每個行星都有著固定的運作軌道,上一次熒惑沖鼎,推算回去,應該發生在公元前1056年九月十五日六點到七點左右,因為朝露未干,大概是早上六七點左右。僧人解釋說九月十五這個日期也符合秋收的時節,古代大戰,對秋收的看待是非常重的,大多都是秋收起兵,糧草豐足。
楊巧穎感嘆若是教授看到這個墓銘記載,不知道有多開心。阿五不想大家悲傷,急忙問第三句說什么呢?僧人看著第三句,暮克夙郞,就是說滅掉丹陸國都,只用了一天時間,暮是指太陽下山太陽下山。第四句,羊未,圣白浪犒師。未,就是我們十二時辰中常說的未時。由子鼠往下數八個數就是羊未,也就八天后,圣林君在一個叫白浪的地方,犒勞軍隊,封賞將士,第五句,將穆公松金尊,尊,在鐘周古國中是最高貴的意思,有一個叫穆松的將軍,被授予了最高級別的封賞。
阿五想這個穆公將軍,應該就是這口豎棺的主人。楊巧穎說:這左邊是國后的黑石棺,右邊是大元帥的豎棺,想必,這個大墓的真正墓主人,就是鐘周圣林君無疑。
僧人點頭同意。阿五圍著豎棺查看了一圈,原來是大元帥的石棺,怪不得外面有四天王守門,除了這么霸氣威武的將軍,誰能震得住外面的四天王。阿五想要開棺看看,三人商量妥當,這次僧人不再反對,他心里也想一堵風采,如此英雄少年的棟梁,究竟是何方神圣,死后仍守候在國君左右,這份忠義之情,讓僧人肅然起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