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站在城門之上,目送武庚和他的兄弟前往封地的隊伍,轉身將要回往大殿的時候,一個奴隸的身影讓他愣在了原地。那個披頭散發奴隸模樣的人,難道是萁子?聽聞三仁之中比干已死,只剩下萁子和微子,原來如此。
武王回宮之后換下朝服,輕車簡從找到了萁子的住處,向他請教治理天下的方略。
“維天陰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倫所序。”
——《史記·宋微子世家》
萁子說,那我給你講個故事吧。
“上古時期天神鯀竊息壤治水,然而他只會一昧的堵塞,結果水患更嚴重了。天帝震怒,派祝融殺鯀與羽郊。鯀死的不甘心,精魂在他的尸身中孕育出了他的兒子禹。禹繼承了父親的經驗,一改以往治水的方法,疏通了九州的河道從而成功治理了洪水。天帝承認了禹的功績,于是便傳授給了他天道九種大法治理九州,從此世間便有了穩定的秩序。”
聽的入神的武王心想,我們周朝的祖先后稷,在大禹時期只不過是農業部的負責人,還真沒接觸過“天道九種大法”。看來殷商王室是從大禹的夏繼承了這種天道啊,幸虧沒讓我錯過。
聽到這里的武王屏退左右,壓低了聲音對萁子說道:“先生,不如我們做個交易,如何?”萁子思忖良久,他豈能不知武王所圖為何,最后無奈嘆了一聲,“也罷!”
萁子整理了一下衣著,肅然講起:
“所謂天道九種大法,分別為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皇極;三德;稽疑;庶征;饗用五福,畏用六極。其中五行是...”
武王越聽越是心驚,如此章法,難怪夏殷兩朝能統治九州近千年之久。萁子講述完九法,看著入神的武王,低聲問道:“武王以為如何?”
”不愧是天帝所授。不過現在我周王室取而代之,先生打算如何自處?“
萁子苦笑了一聲,“武庚年幼,日后難免犯錯,到時候還求西周切莫斬草除根,為我殷商留下祭祀之人。吾身已賤,聽憑發落。”
武王看著落魄的萁子說道:“以先生之大德,不如另擇一方天地,傳我華夏之大道。”
萁子驚訝的看著武王問道:“何往?”
武王遙指東北的方向
“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