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上次招募的都是正規軍,軍隊出征沒有輔兵不行,所以在輪戍兵里選出了倆萬輔兵,輔兵的待遇比輪戍兵好但比禁衛軍差。
都準備就緒后,黃飛虎帶著倆萬禁軍和一萬輔兵再加上大商境內輪戍兵的配合,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剿匪行動。
因為是在大商境內,糧草由各地官府支援一部分,所以倒是不需要多少輔兵。
送走了出征將士后,帝辛想去看看那群鐵匠搞的怎么樣了,過來后他大失所望,上次來沒什么進展,這次來還是這樣,這都過了多長時間了,這讓他很惱火。
這次帝辛可沒那么好的脾氣,把鐵匠門一頓臭罵,罵完后也知道這事急不得,正準備離去。
誰知道有一個工匠建議他到邊關城池去招募鐵匠,這讓他很疑惑,邊關的鐵匠難道比朝歌的好?
最后總算弄明白了,原來邊關將領一直都有防守壓力,所以他們自己也會招募工匠打造武器。
在戰場形勢的高壓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這點他懂,不是有人說過:“戰爭是促進科技進步的最好動力嗎?”
可是他感到奇葩的是朝廷竟然允許將領們私自研發武器。
自己沒有掌握的技術地方掌握了也就算了,而朝廷這么長時間了卻沒有想辦法弄到手,軍國利器就這樣被別人掌握,讓他很無語。
帝辛同意了那個工匠的提議,還給了他不少賞賜。
回來后下旨讓邊關將領把有關工匠都送到朝歌來,通知他們以后的武器由樞密院軍械司提供。
如果武器有特殊要求可以向朝廷奏請,明令不允許地方將領私自招募工匠。
想到既然朝歌城的工匠不靠譜,為了不錯過人才,又下旨向整個大商招募工匠,俸祿給的很高。
又想到四大諸侯常年面對外族,會不會武備也比自己好?
想到這,就讓他不放心了,命令費仲還有尤渾想辦法從四大諸侯那里弄工匠過來。
忙完了工匠的事,帝辛又看了尤渾送來的情報,非常生氣。
他千叮嚀萬囑咐去年過年期間不能餓死人,不能凍死人,有些地方官吏這么點事都做不到,看樣子把他的話當耳邊風了。
最讓他不能理解的是其中一個叫麟縣的縣城,一個冬天餓死凍死的竟然有一百多人,他簡直不能想象這是怎么發生的,還以為那里發生天災了。
帝辛發火了,讓他們盡快查清楚為什么還有這么多餓死凍死的人。
沒過幾天就有了回復,帝辛看了奏報后久久無語。
自從地方官吏收到天子的這道旨意后不敢怠慢,畢竟現在的天子的威望很高。
而且去年剛殺了那么多官吏貴族,所以在這件事上是下了功夫的。
專門派人給那些一看就知道什么都沒有的貧民發放糧食還有冬衣。
不僅如此,他們比帝辛自己的送溫暖行動做的更加好,每隔幾天都還要派人去看看哪家有困難的。
然后會派人給他們送點糧食,有些有責任心的官員還會送點肉食過去。
甚至有的縣官每隔幾天都會親自下去查看這件事情做的怎么樣了,可以說該做的他們都做了。
為什么還會死這么多人?
看了情報后帝辛才知道死的都是奴隸。
有可能官吏們覺得奴隸不能算人,有可能他們覺得奴隸是別人的私人財產,所以地方官吏都沒有意識到這是自己的任務。
按照費仲還有尤渾的匯報的數據來看,今年死的還算比較少的。
主要是去年修路帝辛給奴隸們發了錢糧,不然就不是自己看到的這點數字了。
要說奴隸是貴族的私人財產,他們也會好好珍惜的,可是死去的奴隸都是老弱病殘,留著只能浪費糧食,奴隸主們就選擇讓他們自生自滅了。
他想嚴懲那些官員,可是又覺得不對,畢竟這次死去的奴隸中,屬于朝廷的奴隸也不少,這讓他怎么懲罰,自己打自己的臉嗎?
而且奴隸地位低下,大商律法規定奴隸是私人財產,私人財產貴族想怎么處理就怎么處理,誰也不能多說什么,自己要以此懲罰的話就不能讓人心服。
考慮了半天還是放棄了,可是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帝辛左思右想,想出了幾條。第一就是朝廷以方便管理為借口來統計奴隸的數量。
第二就是規定不得隨便處死奴隸,給出的理由是奴隸為大商種地還有打仗,除了是私人財產外也是朝廷的財產,要處死奴隸也要由朝廷決定。
為了讓第二條能真正實施,他又想出了第三條。
朝廷大量贖買奴隸,以前的老弱病殘,奴隸主們都讓他們自生自滅,甚至有的人道處理了,現在朝廷都會出錢贖買。
第四就是所有直屬于朝廷并且勞作已經三年以上的奴隸全部解除奴籍,讓他們去開墾荒地。
不過帝辛又規定開墾的土地他們只能得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分給當地百姓,最后三分之一歸朝廷。
并且最高上限只能得十畝土地,也就是說每戶奴隸家庭最多能開墾三十畝地,至于田稅和百姓都一樣。
之所以這么規定,還是老問題,就是水利設施不到位,能開墾的不多,再加上奴隸天然被看不起的屬性,這樣就會引起當地百姓的不滿,從而引發沖突。
帝辛為了讓奴隸更好的融入當地,才讓他們出一部分,朝廷也出一部分,來分給當地百姓。
這件事在朝廷上沒什么太大爭議就通過了,對處死奴隸要朝廷同意大臣很有點意見。
但是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畢竟除非沒有用了,不然他們也不會隨便處死奴隸。
至于朝廷贖買老弱病殘的奴隸,他們是舉雙手贊成的,每年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勞作的奴隸也有不少,現在能賣給朝廷有什么不好的。
關于朝廷釋放奴隸,他們表示關我屁事,只是感覺天子對奴隸太好,讓他們不是滋味,那些低賤奴隸有什么值得可伶的。
只有幾個忠直的大臣擔心朝廷人力不夠用,可是想到朝廷連徭役都能改成有償勞動,就什么都沒有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