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宿醉胃中火辣,李少陵專程到自己酒樓打包了些清淡口味的飯菜回來,其中不乏偷師抖音的菜譜。
肖慕武盛了一碗開水白菜湯,一口下去滿臉陶醉,忍不住贊嘆道:“唇齒留香清香四溢,真是美味呀,甚至比皇宮的御廚做得還好。”
李少陵一臉得意,笑道:“過獎過獎呀。”
半個時辰前,李少陵找到酒樓李錦記的大廚,讓他按照自己的食譜做菜,一開始還一臉嫌棄。覺得李少陵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可當他嘗了味道以后就差跪下拜師了。
正在此時,一名暗哨突然來報:“殿下,鄭大人到江城了,現在正在督查司府衙。”
肖慕武點點頭,道:“清閑了兩日也該做點事情了,走,陪我去督查府衙走走。”
督查府衙?李少陵有些尷尬,剛剛才把人家閨女給懟了,現在送上門去自投羅網,這不是茅坑里面打燈籠,找死(屎)嗎?
“你們談國家大事,我就不用去了吧。”
肖慕武可沒打算放過他,道:“此次賑災主事人明面上是巡撫鄭經國,可父皇的意思是讓我歷練歷練,你可懂其中的深意?你頭腦靈活,可得給我出出主意吧。”
李少陵雖然不情愿,可肖慕武都這么說了,再不答應就有點不近人情了。
府衙鄭經國與吳世榮正在商討賑災事宜,因現在糧食短缺,更雪上加霜的是道路還沒疏通,外面有糧卻進不來。
兩人正談到關鍵地方,正在此時卻在三個年輕人大搖大擺的走進府衙,吳世榮正想發火,還好鄭經國一把將他拉住。
吳世榮正疑惑,卻見鄭經國撲通一下跪在地上:“微臣拜見秦王殿下。”
吳世榮臉色頓變猛的一下跪倒在地,腦袋磕在地上砰砰作響。
“拜見秦王殿下,微臣萬死!”
肖慕武擺擺手,道:“兩位卿家起來吧,吳大人,昨夜之事怪不得你,起來吧。”
二人如釋重負,肖慕武坐在首座,笑問道:“剛剛聽聞二位大人在商議賑災一事,現在進展得如何了?”
吳世榮將現在的情況又講了一遍,這才挪了半邊屁股登兒戰戰兢兢的坐下。
肖慕武也有些焦頭爛額,不過好在來之前早有完全的準備,他拿出一本名冊,乃是出京之前讓蛛網的人幫忙弄來的。
“這里是江城大戶的名冊,鄭大人拿去看看吧。”
鄭經國剛翻開第一頁就嚇得差點掉地上了,上面所列都是這些大戶近年來所做的一些見不得光的勾當。
他將名冊遞給吳世榮,吳世榮臉色難看至極,翻頁的手忍不住的顫抖。
“臣執法不力,還請殿下治罪。”吳世榮屁股一滑直接摔在地上,作為一方司法執政官,眼皮底下居然還有這么多齷齪勾當自然難辭其咎。
肖慕武沒有讓他起來,而是居高臨下看著他,道:“我不是來查辦他們的,水至清則無魚,這些道理你們比我懂。”
兩人疑惑道:“那殿下這是……?”
肖慕武冷笑道:“我要你們拿著這些東西去要糧。”
“殿下英明!”
鄭經國冷汗直流,這哪是傳言中有勇無謀的武夫呀,簡直就是料事如神的諸葛孔明。看看手中的名冊,怕是半月之前便已經開始籌劃了。
鄭經國久經官場,這次吳世榮就算賑災有功。可殿下遇刺,治下法度不嚴官商勾連,這兩天罪狀足以讓他仕途無望了。
他有心幫一把,便說道:“殿下,吳大人之女今日已籌集不少糧款,還請殿下定奪。”
吳世榮也是一愣,這事兒我怎么不知道。李少陵正在一旁喝茶,突然聽見鄭經國提起籌糧,終于算是有點精神了。
肖慕武看了看吳世榮,心中對鄭經國的想法了然于胸。
肖慕武等吳世榮跪了片刻,這才笑著將他扶起,笑道:“吳大人真是生了個好女兒呀,不僅才貌雙全還有顆憂國憂民的菩薩心腸。你且讓她過來吧,看看有多少錢糧可用調度。”
片刻功夫吳素素便踏著蓮步而來,饒是肖慕武也被她傾國傾城的氣質所吸引,怔怔愣了片刻,這一切都被吳世榮與鄭經國看在眼里。
“民女見過秦王殿下。”
肖慕武單手虛抬算是扶起了吳素素,“聽聞素素姑娘才貌雙全菩薩轉世,今日一見果然所言不虛。”
李少陵怕被吳素素看見一直埋著腦袋,心中暗罵肖慕武臉皮厚吹牛皮,你他媽才第一次見面就知道菩薩心腸了?還不是看人家漂亮。
“素素姑娘坐下回話吧。”
“謝殿下。”
府衙后堂就屁大點地方,吳素素一轉頭便愣在當場,心中疑惑,這家伙怎么跑到府衙來了。
她眼神兇狠的瞪了眼李少陵,恨不得在他身上戳兩個洞出來。
現場氣氛詭異,在場之人都是人精,自然看得出有問題。
唯有鄭經國知道怎么回事,他暗罵自己糊涂,剛剛他沒注意秦王身邊的少年,現在一看不就是今日市口的那個少年嗎。
吳世榮也看出了名堂,知道兩人恐怕有過節,他深知吳素素的性格跳脫不拘一格,可要是開罪了秦王的朋友恐招來殺身之禍。
李少陵知道眼前這個女人心高氣傲,自己好男不和女斗,就給你個面子。他咧嘴一笑,道:“吳姑娘,咱兩真是有緣,又見面了。”
吳素素咬著牙冷冷道:“是呀,李大公子。”
肖慕武愣愣看著兩人,好奇道:“你們認識?”
李少陵知道藏不下去了,便將今日在市口所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不過沒說和吳素素吵起來的事兒,還不失分寸的把吳素素狠夸了一遍。
鄭、吳二人臉上滿是笑容,對李少陵投去感激的眼神,倒是吳素素不怎么領情,對他依舊板著個臉。
肖慕武臉色難堪,憤憤道:“我說三弟,你好歹也算是江城的大戶人家,二兩碎銀你也拿得出手?不嫌丟人呀。”
“三弟?肖慕武叫他三弟。”
李少陵萬萬沒想到肖慕武會在如此重要的場合說出他們的關系,這讓他很是意外。
同時鄭、吳二位大人交換了下眼神,不管肖慕武是有心還是無意,這對他兩來說都是個極其重要的信號。
李少陵知道肖慕武的用意,苦笑道:“我說大哥,我有錢還會去當鋪?”
肖慕武滿心無奈,話題回到賑災上,吳素素顯然比她爹強多了,面對肖慕武的提問對答如流沒有絲毫膽怯,不得不讓人刮目相看。
吳素素憂慮說道:“錢糧看著挺多,可面對數萬災民也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鄭經國在賑災方面還是很有經驗的,同樣焦慮道:“殿下,災民不怕沒有糧,反正大家都餓著。可就怕不均呀,如今江城附近的糧倉都已經沒糧了,這邊放糧其他地方恐會生變呀。”
肖慕武點點頭表示認可,“人性使然,還是鄭大人思慮周全。再堅持幾日吧,江南道的稅糧也快到了。你們也這幾日得辛苦一下,抓緊時間把漢江疏通,保證航道通暢。”
“屬下明白。”
吳世榮雖然沒什么政績,但也算愛民如子,眼看著百姓遭難心里難受,“有糧不能放,要不施粥吧,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
肖慕武也很無奈,他帶著些許無奈道:“只能……”
李少陵突然打斷了肖慕武,道:“不能施粥。”
幾人驚愕的看著李少陵,沒想到他會如此無禮的打斷肖慕武。
“為何?”
李少陵一如在市口一樣,不卑不亢道:“正如殿下所說,現在最緊要的是保證航道通暢,所以這些錢糧必須用在民夫身上。”
吳世榮也顧不上肖慕武了,他有些氣憤的說道:“保證航道固然重要,可現在城中無糧,鄭大人找那些大戶籌措也需要時日。那些災民怎么辦,難道就讓他們餓死嗎?”
李少陵突然笑道:“吳大人愛民如子,在下佩服。那些難民也知道我們會想辦法籌措糧食救他們于水火,可正因為這樣,他們每天在城中游蕩,就等著你們放糧。
當局者迷,吳大人可知道加固堤壩疏通河道的是些什么人?都是些沒遭災沒受難的人啊。那些難民呢?天然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可憐人,便等著大伙兒的救濟度日,又有幾人愿意去做民夫?”
李少陵的話讓鄭、吳兩位大人如遭雷擊,他們還真是忽略了這個問題。若是難民愿意去做民夫,那許多問題都可以解決。
吳素素雖然討厭李少陵,但又不得不承認他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肖慕武心中疑惑:“總不能強迫他們去做民夫吧,就算去了,河壩上錢糧怕也維持不了幾日吧。”
李少陵笑道:“大哥放心,到時候只需吳大人昭告全城百'城中無糧',到時候這些難民自然會到河壩上去的。
至于錢糧就更簡單了,工錢可以約定工期完了再付,多加點利息便是,等災情之后他們還可以拿著這筆錢重建家園。”
肖慕武大笑道:“帶你來果然沒錯,這主意甚好呀。”
吳素素雖然很不想和李少陵搭話,但關系到父親的仕途,她還是問道:“那壩上吃的怎么解決,那可是上千張嘴。”
李少陵道:“可以加點菜葉和麩糠熬成粥就好了,既能充饑還有營養,豈不兩全其美。”
在場之人都是富貴人家,連麩糠為何物都不知道,吳素素也是近日籌糧才知道其為何物。她怒視著李少陵,“那是給牲畜吃的東西,你居然要給人吃,你還有人性嗎?”
“給牲畜吃的?”幾人都很驚訝,肖慕武有些為難道:“這……確實有點不合適吧。”
李少陵冷冷著盯著吳素素,黑著臉道:“你不是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嗎,現在都他們都要死了,和那畜生有什么區別。
再說了,戰場上陷入絕境的戰士別說麩糠了,樹皮草根都是奢侈的,沒水只能喝尿解渴。他們難道不是人嗎?”
李少陵突然覺得在思想上和這些讀書人不在一個維度上,他帶著無奈和疲憊道:“算了,百無一用是書生,和你說說風花雪月還行,這些……你不懂。”
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有些誅心,相當于把在場的兩位大佬一起給罵了。
吳素素心中氣惱,正欲反駁,卻被肖慕武打斷。
“行了,就按三弟的意思辦吧。我大周將士能吃樹皮草根,他們吃點麩糠算什么。”
李少陵的一席話引起了肖慕武的共鳴,他本就常在軍中,對戰場的殘酷最是了解,知道李少陵的話并沒有夸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