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界輪回轉(zhuǎn)世有隔胎之迷,生靈均迷癡其中,不知往返,這也是下趣輪回中難以解脫的原因之一,迷癡本性,混在五濁亂世,更加容易禁不住誘惑,而做出損傷自身修為的事情,多少天界仙人下凡渡劫,原為了卻原來的業(yè)障,不想又惹下了新的凡緣,在這里積累了功德,卻又在那里損了修為,六界修行,功不抵過,再想解脫更是難上加難。
明塵受自己秉性驅(qū)使,找回靈珠心切,為躲避師父福德仙王的處罰,在混亂中下凡投胎,由于在天界修行的靈氣尚存,六界中本可幻化成人,只是曾經(jīng)打翻過琉璃燈,又差點火燒福德大殿,修為已經(jīng)大損,此時轉(zhuǎn)世成人已不足成形,另外,明塵在天界修行千載,本性純良,實無惡舉,過于苦難的惡趣與其靈魂格格不相容,因此,明塵被冥冥中這股力量牽引著,輾轉(zhuǎn)千回,在凡間一處荒無人煙的山嶺,降生為野狐之身。
古典記載,狐,五十歲,可化婦人,百歲,可化為美女、神巫,能知千里外事,所謂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話說天界福德仙王,拿著明塵一捋黑發(fā)傷神悲痛之際,投胎化狐的明塵,早已生在凡間,受日月光華,修行多年。
凡間此處山嶺,名為寒嶺,世間號稱七十二嶺之首,山嶺深處常年積雪不化,最為陰寒陡峭,凡間在這一帶少有人煙,只有些許野狐、野獸時常出沒,山嶺腳下,有一汪清水塘,在寒嶺生活的野獸常在此處飲水。
一日,山腳下遠遠望去,一只毛色雪白的狐,正在水塘邊低著頭,梳理自己光亮的毛發(fā),突然間,山嶺遠處似乎有低沉的吼聲傳來,正在梳洗的白狐聽到后,先是一驚,然后警覺的回過頭,頭頂赫然顯現(xiàn)出一捋黑色毛發(fā),在全身白色毛發(fā)的映襯下,格外耀眼,自出生就如此,都是當年投胎之時,天界福德仙王為救自己的徒弟,使出全身法力,卻也只扯掉其一縷頭發(fā)所致,此狐,便是當年在天界,福德仙王殿中的凈案使者,明塵,下凡所化。
白狐起身,豎起耳朵仔細聆聽著聲音的來源,張望著聲音的方向,此時遠處的聲音突然消失了,又回到了空曠一般的寂靜,白狐回過頭,愣在了原地若有所思,突然間,一股強烈的氣流從背后涌來,只覺得全身莫名的慌亂,似乎有危險突然來襲,正在白狐不知所措時,寒嶺的積雪突然在身后爆發(fā),震的地面轟轟作響,白狐被突然的爆發(fā)嚇住了,站在原地動彈不得,突然,從雪崩深處騰空躍起一只猛獸,向著白狐的方向兇狠的撲了過來,白狐此時才反應(yīng)過來,立刻逃跑,猛獸不知從何而來,卻在白狐身后緊追不舍,白狐不可能短時間內(nèi)甩掉猛獸,于是施法術(shù)分身,多個方向都有自己的幻影,可猛獸居然蒙騙不過,每次都追著自己的方向追來,白狐急中生智,向寒嶺遠處的山崖跑去,猛獸在身后緊追不舍,白狐跑到了懸崖邊上,等猛獸追近時,自己縱身一躍,輕盈的身體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便穩(wěn)穩(wěn)的掛在了懸崖下的迎客松上,此時猛獸被白狐引導著猛撲過來,隨著一聲怒吼,瞬間跌入懸崖深淵,消失不見了。
此時,白狐掛在迎客松上搖搖欲墜,尾巴和后腿上的傷口還在流血,此時已經(jīng)沒有體力支撐,松樹枝在白狐的壓力下逐漸瀕臨斷裂,天色又漸漸暗了下來,山崖周圍一片漆黑,白狐在命懸一線之際,終于發(fā)出慘烈的求救的叫聲,這叫聲既凄慘,又哀怨,在夜晚空曠的山谷中游蕩回響,久久不絕……
在寒嶺深處,有一只通體血紅毛色的紅狐,是一種狐妖,生性混沌,靠吸人畜精華之血氣增長修為,每次吸過精氣之后,為躲避天道捕殺,都要回到這寒嶺來閉世修行,因為妖族不為天界所容,長時間霍亂人間容易遭天譴,只有在偏僻而又人煙稀少的地方,潛心修習才可以增長功力。隨著修為增長,法力增加,紅狐的毛色也越發(fā)變得烈艷,而白狐,是由天界使者所化,靈珠雖然丟失,但仙靈并沒有消滅,由于善根尚存,修為隨日月精華流轉(zhuǎn),他日還可以修習成仙,最終回歸天界,因此白狐與紅狐雖在凡間同類,卻不在六界同族。
此刻正值深夜子時,紅狐在寒嶺深處山崖下的舊山洞里打坐運功,突然被一聲撕心裂肺的慘叫驚醒,紅狐驚的突然睜開了眼睛,聽了一會兒,聲音又不見了,于是閉上眼睛繼續(xù)運功,突然間又一聲刺耳的凄慘叫聲傳來,紅狐起身走到山洞口,仔細聆聽著,白狐凄慘哀怨的求救聲,一聲接一聲的響徹山谷,叫的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紅狐頓時分辨出來是狐貍的叫聲,此時再也沒心思打坐,于是小心翼翼的走出洞口,跳到山崖上面,循聲試探。
紅狐循著聲音,慢慢的發(fā)現(xiàn)了掛在山崖下面迎客松上的白狐,紅狐發(fā)現(xiàn)原來是同類被吊在了松樹枝上,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于是竟慢慢的趴在了懸崖邊上看著下面的白狐,略有些不耐煩:
“別叫了,別叫了,好歹也是寒嶺出沒的常客,你既然知道這懸崖下面有松樹枝,竟不知這松樹枝下有山洞呢?”
白狐看到有同類過來,于是求生心大增:
“求小仙救我!”
說罷,紅狐起身,順著山崖下的樹枝藤條緩緩墜下,來到白狐懸掛的迎客松前,拉著白狐一起順著藤條的搖晃的慣性,一下把自己和白狐一起甩進了山崖下的山洞里。
進了山洞,紅狐起身轉(zhuǎn)了一圈,看看周圍道:
“許久不來,一點仙氣都不在了!”
看看坐在地上的白狐:
“這是我過去用來避難修煉的地方,寒嶺山崖雪洞比較多,基本每個山崖下面,都有我的地盤,你就將就一下吧!”
紅狐看到白狐腿上和尾部有傷,于是走過去伸出手來按住白狐的傷患處,為它施法療傷,白狐心存感激道:
“不知恩仙如何稱呼?”
紅狐抬頭看了它一眼,看到它頭頂那一縷黑色,略顯不屑,狐妖修行,隨功力增長,毛色也會逐漸變得純凈,一般只會出現(xiàn)同一種顏色,白狐通體雪白毛發(fā),只頭頂一縷黑毛,心想定是修為不精專所致,于是紅狐很不屑,說道:
“我紅狐的大名在妖族都很響亮,寒嶺居然還有不認識我的,最近天下不太平,很多狐妖都遭了劫數(shù),我最近也在避難,你也小心點吧。”
紅狐看白狐傷好的差不多了,于是起身準備離開,走之前也不忘囑咐一句:
“這山洞雖然簡陋,但還可以遮風擋雨,在此處好好修養(yǎng),等日出之后,就可以再回到嶺上了,到時候我再來看你。”
白狐謝過之后,紅狐從洞口順著騰跳,跳躍著翻身上了懸崖。
深夜,月光灑下清輝,照亮整個山谷,白狐獨自在山洞中修養(yǎng),折騰了一天,突然覺得有點餓,于是借著月光在洞口邊張望,看到洞外不遠處有凌亂的伸著枝葉的果樹,白狐略顯欣喜,小心翼翼的在伏在洞邊,伸手摘得一個果子,由于傷和體力沒完全恢復,拿著果子勉強轉(zhuǎn)身回到洞里,白狐靠在洞壁上,氣喘吁吁,緩了一會兒,拿起果子放到嘴邊剛準備吃掉,突然隱約看到這山洞深處的墻壁上,似乎刻著什么東西,借著通亮的月光,白狐起身走過去仔細看了看,發(fā)現(xiàn)墻壁上竟然鑲嵌著一處神龕,里面雕刻的正是土地神,只是這山洞在懸崖峭壁處,少有人發(fā)現(xiàn),早已荒廢多年,也定是滄海變桑田,萬世流轉(zhuǎn)的結(jié)果,白狐看到神龕久無香火,又被雜草灰塵覆蓋,心生憐憫。
由于在天界的記憶,引導了現(xiàn)世的行為,天界的明塵使者每日修行就是在神殿打掃上供、打坐念經(jīng),看到神龕之后,精神略有些恍惚,仿佛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在哪里遇到過,如此熟悉。
白狐于是本能的伸出手,將神龕外的雜草撥到一邊,簡單的整理了一下,把果子先放在了土地神前,然后跪在地上,恭敬的拜了拜,才回到原地休息。
土地神龕在白狐的整理下,變得莊嚴起來,神采奕奕。土地神像受到供奉,閃過一道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