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小盆友們沒必要精通鋼琴,但這是幼兒園的要求,就是每個小朋友必須都掌握一些基礎的樂理,要求高一些的地區,甚至會要求孩子們可以熟練彈奏一些簡單的鋼琴曲。
作為幼兒園一霸!
沈通無疑是個所有小朋友的榜樣。
況且,他可是有掛的男人!
系統送給沈通的鋼琴是專業級水平,平時上鋼琴課他簡直就是眾星捧月!
但是今天,他有點不開心!
首先是對a要不起老師沒有用充滿小心心的眼神看他!
更主要的是,新來的這位鋼琴老師,完全沒有對小盆友那種熱情!
你說,氣不氣人!
這么漂亮的大美妞,不應該給小朋友一個熱情的擁抱嗎?
白瞎你這么漂亮!
“好啦,小可愛們,這是咱們臨時的代課老師哦,老師最近有點事情,等過一段時間就會回來了。”
新來的鋼琴老師,扎著馬尾辮,看上去很鄰家的樣子,不過舉手投足間都流露出一股高高在上的傲慢感覺。
“我叫孫培,你們可以叫我孫老師,這一段時間會是你們的鋼琴老師。”
“你們是小孩子,大多數都有沒有一點鋼琴基礎,甚至完全不會。”
她站在鋼琴旁邊,語氣清冷:“所以我希望在我教你們的時候,你們仔細聽。我講的會比較難懂一些。”
這是鋼琴老師的開場白,沒錯,她根本就不是什么老師,她是青城鋼琴協會的著名成員孫培。
她之所以來這里,一個是因為這個幼兒園是她舅媽開的,恰巧幼兒園鋼琴老師家里出了一點事,她來臨時頂班。
第二個原因就是最近她比較閑,今年評級已經過了,她已經正式被評為最年輕的專業級別的鋼琴師了。
這已經刷新了很多記錄了,今年她可是才23歲,足足比前輩早了一年多!
班級里面十五個小朋友根本不知道她說的什么,就知道開心的鼓掌。
孫培微微一笑:“我聽老師說,咱們班里有位小神童,現在鋼琴水平就很高了,這很好,因為我從小也被人叫神童,我希望你和我一樣,堅持下來,這樣你在鋼琴領域才能有所建樹。”
沈通不樂意了。
你這是給我一個下馬威嗎?
孫培坐在鋼琴椅上冷冰冰道:“這節課我們教曲子,就從最簡單的開始吧?《小綿羊》,誰會彈?”
小朋友瘋狂舉手,然后,老師點了沈通的名字。
哈?
難道你對舉手活動有什么誤解嗎?
我一點在你身邊撩你的欲望都沒有,你為什么要針對我?
絕大多數小朋友是這個學期才開始接觸鋼琴,學的曲子都一樣,都是藍星著名的小朋友曲子,其中《小綿羊》就是比較經典的初級曲目。
孫培淡淡道:“你能告訴我名字嗎?”
“沈通。”
沈通?
孫培一愣,貌似就是幼兒園老師說的那個小神童吧。
沈通神童?
這名字起的有意思啊。
孫培嘴角勾起,她可不是幼兒園老師那種菜鳥,這些菜鳥老師懂什么叫彈琴嗎?
她就喜歡讓這些自以為是天才的人上了,等他們彈完曲子的時候,自己再從專業的角度把每個錯誤都挑出來,然后再順勢告訴他們,跟自己學,才能成為真正的天才!
嘖嘖。
為人師表也是一些小套路啊!
孫培說道:“你彈一首小綿羊吧。”
沈通是拒絕的,倒不是說他不會,只是單純的不想聽話了。
這個老師的眼神讓他感受到了一絲絲小套路。
估計會有什么陰謀等著他。
所以,彈琴可以,但是,我才不要彈你說的!
自己不是正好有一首《致愛麗絲》?
嘿嘿,試試!
嘴上答應的好好的,翻臉就不認人!
果然是未來大豬蹄子的雛形。
哦,不是,未來高人的形象!
“誒。又是沈通,怎么老師都喜歡他?”
其他小朋友不太開心。
見自己沒選上,有些失望的放下了手。
沈通坐在鋼琴前。
這還是他自己第一次彈自己系統出品的歌曲啊。
之前是對a要不起老師,他忙著刷任務,也沒注意。
今天,那就來吧!
五指撐開。
右手落鍵。
第一組和弦音輕快的流淌出來,歡快而清晰,緊接著沈通的左手跟上,十根手指在琴鍵上跳躍。
“這是什么?”
孫培挑了挑眉,神特喵的《小綿羊》,這從第一個字符就不對!
等一下!
這個旋律?
沈通沉浸在演奏中。
傾斜而下的音流似漫天飛舞的林中精靈,又像那潺潺流水,時重時輕的強弱對比中,圓潤的重音穿插,一點都不突兀,不但如此,還格外的好聽!
孫培的表情漸漸變了。
樂曲進行到第一次重復,沈通手指下的樂聲展現出驚人的彈性,幾乎沒有任何錯音,中間倒是出現過一些粘黏音。
這是必然的,他的手實在太小了,連一個八度都夠不全,能彈出來這種水平,已經非常驚人了!
這么成熟的彈奏技巧,這?
你說他才4歲?
小音符在沈通的處理下非常細膩,清晰的樂句劃分和對小動機的完美勾勒,明朗詮釋著樂曲意境。
不僅僅孫培。
就連座位上的小朋友也是忍不住張大了嘴巴,好聽的音樂是沒有國界,不分年齡的!
貝多芬這《致愛麗絲》第一次登錄藍星,雖然觀眾并不高級,但是,依然對大家產生了震撼!
在地球上1808到1810年間,40歲左右的貝多芬教了一個名叫特蕾澤的女學生。
多情總被雨打風吹去,才子愛上了佳人。
并且寫了一首《a小調巴加泰勒》的小曲贈給她,樂譜名叫做“獻給特雷莎。
之后,這份世上唯一的樂譜就一直留在特雷莎那里,甚至貝多芬都沒有底稿。
因此,貝多芬去世后在其作品目錄里都沒有這首曲子。
直到19世紀60年代,德國音樂家諾爾為貝多芬寫傳記,在特雷莎的遺物中才發現了這首樂曲的手稿。
曲子輾轉了近60年,終于在1867年,諾爾在德國西南部的城市斯圖加特出版了這首曲子。
但是再見之時,《致特蕾莎》錯譯寫成了《致愛麗絲》。
從此,這首鋼琴作品開始以《致愛麗絲》的名稱在世界上廣泛流傳,而原名《致特蕾莎》卻被人們忘記了。

三百斤的大叔
收藏一下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