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向第一重
很喜歡屈原的一句詩“人生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句話的意思是,“道路無邊無際,又遠(yuǎn)又長,我將上上下下追求理想。”是啊誰又不渴望能夠追求自己的理想了,但那是可望而不可及。因為我是一個不愛說話,不愛社交,不交朋友的,所以我這樣的人不配擁有理想。
接下來我來講講我的內(nèi)向性格是怎么來的,我是一個體弱多病的一個人,從我能夠記事的時候開始,那時我還是一個活潑開朗的一個孩子,無憂無慮的,每天開開心心的。爸爸媽媽的朋友們也很喜歡我,這不是我自夸,確實如此。當(dāng)然,每個人小的時候肯定都是討人喜歡的。那時我三歲左右,父母都是打工人,他們平時工作都是帶著我在廠里面上班,我清清楚楚的記得,不過只能記起那幾個深刻的畫面。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父母天天吵架,當(dāng)著我的面吵架,吵也就算了,還打架。我一個小孩不知所措,媽媽哭了也不知道該怎么辦,我只能看著。那時候開始,我慢慢變得沒那么活潑了。
后來我四歲的時候,媽媽生了個妹妹,我又變得活潑了起來,因為我有了一個妹妹,也沒那么無趣,每天看著妹妹都很開心,逗妹妹笑,我也跟笑。但是好景不長,我們一家四口回到了老家,爸爸帶著我和妹妹認(rèn)識了姑姑伯伯,但是沒有爺爺奶奶,他們在我還沒有出生就去世了,爺爺奶奶在的話,我也就不會變成現(xiàn)在這個樣子了吧。
在老家,每個人都是陌生的,因為新的環(huán)境,但是又覺得親切,姑姑伯伯對我都很好,最讓我難忘的是我表姐,長的漂亮對我又好,每天帶著我玩。
后來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妹妹去了外婆家,我騎在爸爸的肩膀上,媽媽背著妹妹,走上坡路。“汪汪”,聽見幾聲狗叫,接著有人走了出來,爸爸說:“叫外婆。”“外婆。”外婆輕聲回到:“哎。”那時我覺得外婆是個很好的人。
不知過了多少天,爸爸媽媽要外出打工了,他們想先把妹妹帶著回?fù)P州,把我留在外婆家。而我心里特別不好受,不知怎么辦,留在還不怎么熟悉的外婆家。
這天早晨,天還沒亮。爸爸媽媽收拾好東西準(zhǔn)備悄悄的走了,卻不曾想到,我其實早就醒了,他們走到外面的路上就回來了,因為我哭了,叫他們回來。爸爸回來了,看著我,他也哭了,他跟我說:“現(xiàn)在錢不夠,帶不了你,等過段時間爸回來接你。”就這樣我看著爸爸,爸爸看著我,互相看著哭了起來,然后媽媽說對爸爸說,“快點走,一會趕不上車。”接著他們就走了。我就在床上躺著哭。
接下來我的人生觀發(fā)生了變化,父母剛走當(dāng)天,就在當(dāng)天晚上,洗臉的時候,我用的毛巾掛不上去,外婆就這樣看著我,也不幫我,對我擠眉瞪眼的,但對我表弟卻好的很,而且都是外孫,知道為什么嗎?因為他父母比我父母有錢。哈哈,可笑吧。
外婆經(jīng)常叫表弟打我,我只能稍微擋一下,不敢還手,怕外婆打我更疼。有的時候呢,我一些不好的動作什么的,外婆看見就跟著學(xué)我,說我像個二傻子,那時候感覺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要不是前不久父母跟我說起才半個月,我還以為好幾年了。這件事我一直沒敢跟父母說,估計他們也不在乎。我也從那時候開始,直接變成內(nèi)向的人,不敢跟人說話,見了陌生人直接躲,就連父母都不會溝通了。
這時候我5歲左右,才五歲就讓我經(jīng)歷這么一件事,試問一個五歲的孩子怎么能夠承受這么大的打擊?
這里我想告訴各位做父母的人,一定要把孩子留在身邊,哪怕你再苦再累,都要把孩子留在身邊。你就算要離開孩子一段時間,也要把孩子交給熟悉的人,信任的人,因為可能稍微一不注意,像我一樣,因為這件事,給自己留下了陰影。多陪陪孩子,小孩子都是最需要父母的時候,因為只有你們更懂孩子需要什么,只有你們更懂怎么愛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