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零章 非分之想
很顯然,“山陸人”憑借著所在地域的基本自然情況,實現上述這兩個方面的條件,是輕而易舉就能做到的事情。
相比那些只能獲取到單一的某種礦產資源的族群而言,“山陸人”在這方面肯定是有著巨大的戰略優勢的。
即便是某個族群擁有著儲量巨大的某種類型的礦產,以及能夠成熟的進行提煉與加工的體系,也是不足以解決礦產資源種類匱乏,這一個在發展自身的過程中,無法予以彌補的致命缺陷的。
此時,再去看“山陸人”所在的山地林區,就知道這個地區所蘊藏的巨大價值了。
這里只是提及了礦產資源,還沒有談及被視為是在所有的物質資源中,堪稱是一枝獨秀的林木資源。
這可是為“山陸人”引以為傲的一種重要資源,單拿林木種類一項的數據來講,就是被其他的陸人族群所羨慕不已的,處于碾壓其他的陸人族群的情況。
若是再說起不同種類的林木,所能提供出來的實際木材方量,就更是讓其他的陸人族群竭盡所能也無法相比的了。
有豐厚的家底,也有安全上的充分保障,本應是信心爆棚的“山陸人”,卻在與其他的陸人族群進行交往溝通的時候,有著處處加以提防的表現,顯然表明在他們的心中,所謂的安全感是非常不穩固的。
而這種不穩固的因素來源是,他們知道自己是缺少了一些至關重要的東西的。
只是,這些重要的東西并不是輕易就能獲得的。
所以,在清楚自身有著重要不足的情況下,“山陸人”在與其他的陸人族群進行交往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就會筑起一道心理上的防線,表現為有些“拒人于千里之外”了。
看來,這在“山陸人”的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之態,實屬是外強中干的一個情況。
然而,“山陸人”在有這樣表現的同時,在另外的方面上,卻又是一掃對于自身不足的擔憂,充分表達了自己的一種十足自信。
“山陸人”的性格是最為復雜的這個特點,在此時是表露的非常徹底的。
有著眾多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和自然資源的“山陸人”,基于這樣的現實,難免就會在心中生出驕縱的情緒,覺得憑借自身的實力,那些自己還沒有掌握的東西,遲早會獲得并擁有的。
因而,“山陸人”更多的時候,是視自己為大陸之上的“霸主”的。
這種情緒從他們對自己族群的首腦的稱謂中,就可以清晰的感覺出來。
“大王”,一個極具沖擊力和霸氣十足的稱呼,就是“山陸人”對自己族群首腦所用的專屬稱謂。
這個稱謂中的“大”字,應該跟“低陸人”所用的“大司事”中的“大”字,所想要表達的意思是沒有什么不同的。
而這個“王”字,卻是這個稱謂的“點睛之筆”。
“王”,在此當然不是當做姓氏來使用的。
“山陸人”族群雖然頭腦簡單一些,行事莽撞粗暴一些,但還不至于是如此的幼稚。
“王”,自然是寓意著“山陸人”族群的首腦是具有王者之氣的人。
在“大王”的統領之下,“山陸人”族群最終一定是能夠成為“王天下”的族群,將本已是分化開來的各個陸人族群重新匯聚在自己族群的周邊。
而山地林區四面與高原、盆地及平原接壤的現實地理狀況,又暗含了“山陸人”希望分散于大陸各個地域里的,陸人族群能夠為他們的實力所折服,最終奉他們的族群為主上之群,心甘情愿地做為他們的臣屬,一切聽從他們統御的志向心態。
“山陸人”認為自己所在的山地林區,是能給他們帶來幸運的“吉兆所在之地”,很是倍加珍視的。
在這樣的心態下,“山陸人”是不容許其他的陸人族群的成員,未經批準而擅入自己管轄的山地林區的。
由此,我們也就可以判斷出“山陸人”的行事風格,究竟會是怎樣的了。
大陸的平原陸人族群有著這三個性格迥異,行事風格各具特色的鄰居相伴,注定在其追求自身發展的過程中,是身處一片喧囂熱鬧之中的。
“魂羅天罡儀”的存在,就成為了大陸的平原陸人族群被經常襲擾的緣由。
其中,尤以“山陸人”展開的以奪取“魂羅天罡儀”的行動最為頻繁,行動的態度也最為積極。
只是,在“原陸人”的嚴密防范之下,以“山陸人”為首的意在將“魂羅天罡儀”據為己有的搶奪隊伍,在具體的做為上,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