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表發布的任命書中,荊州派出的使者團正使為劉琦。
但劉表可能考慮到劉琦處事經驗不足,或者擔心劉琦在張繡那里吃了虧,因此在他選定的使者團中,副使足足安排了四位。
這數位副使按照官職高低排序,分別是荊州別駕劉先,從事中郎韓嵩,治學從事潘濬,文學從事王粲。
劉先乃是零陵郡人士,荊南名士,是荊南官員在襄陽中的代表人物之一。
而且其官任荊州別駕,論官職不在蔡瑁、蒯越等人之下,乃是這次荊州出使南陽的使團內,除劉琦外身份最貴重的一人。
而劉表將劉先特意安排進使團內,其目的也很明顯,那就是借用劉先在荊州的資歷與威望為劉琦站場子,令其不至于會因為年紀輕而被張繡輕視。
而使團內其余三位副使,也各自身份都不簡單。
韓嵩,字德高,義陽人,少時好學,雖貧而不改易其操守。
年輕時的韓嵩知世將亂,故不應三公之命,只與同好數人隱居于酈西山中。
后來黃巾亂起,韓嵩避難南方,劉表因為其名聲遂辟其為從事中郎。
由韓嵩的個人履歷可以看出,其是荊州中為數不多的帶有北方背景的官員。
而且從事中郎一職乃是類似于幕僚一職,韓嵩能擔任這個職位,足見劉表對其的信任。
劉表將這樣一個親信及大名士派到劉琦為首的使團中,乃是劉表讓韓嵩代替自己照看好劉琦的。
而治學從事潘濬,雖然他在這四人中年級最輕,但名聲卻不是最小的。
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漢壽縣人,他為人聰察,對問有機理,在他二十一歲就得以拜入荊州大儒宋忠的門下。
宋忠乃是當世得以與大儒鄭玄可以相提并論的人物,他授五業從事,撰寫《五經章句》,對漢代律法的研究造詣十分精深。
當代名士王肅、尹默、李撰等都是他的門生。
潘濬能得這位大儒的賞識,入其門下,這足以說明潘濬有著非凡的過人之處。
不僅如此,潘濬還十分得王粲的器重,王粲認為潘濬有千里之才,也因為王粲的贊賞,潘濬才得以逐步顯名于當世。
在劉表聽聞了潘濬的名聲之后,非常禮敬他,但一直沒給他安排什么職務。
潘濬的治學從事一職,是劉表將其安排進劉琦的使團之后,才給潘濬任命的。
而這一點,也是劉表在為劉琦樹立黨羽,培養親信。
畢竟潘濬的官職可以說乃是因為劉琦才得到的。
而且潘濬上任后的第一個差事就是陪伴劉琦北上,若是將劉琦比作東宮太子的話,那潘濬便是劉表為劉琦安排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東宮僚屬。
而且潘濬無疑是個有大才的人,這樣的人劉表放著不用,今日才拿出來安排給劉琦當黨羽僚屬,由此可見劉表的良苦用心。
劉琦使團中的四大副使中,還有一人便是文學從事王粲了。
王粲論官職不是這四人當中最高的,但名聲卻絕對是最大的。
而且王粲與韓嵩雖然都是北州士子,但他們之間卻有著很大的不同。
韓嵩能夠在荊州任職,主要是因為他的名聲及其是劉表的故交,故而韓嵩算是劉表的元從之臣,不能認為其是北州士子在荊州為官的典例。
王粲雖然本身的名聲也很大,但他能夠在荊州任職,乃是劉表看重其在北州士子中的巨大名聲。
故而劉表特地招辟其為荊州牧屬臣,是將王粲當做其與北州士子之間溝通的一座橋梁的。
同樣的,因為王粲得到劉表的器重在州牧府任職,故而王粲也是那些有志出仕于荊州的北州士子中的一個標桿人物。
王粲此人的態度,能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在荊州的眾多北州士子的態度。
劉表將王粲特地安排進劉琦的使團中,可不是讓王粲與劉琦兩人互相研究文學去的。
劉表是希望劉琦能夠通過與王粲交好,而與那些寄居在荊州的北州士子們交好。
這樣可以保證在劉琦將來繼位后,能快速精準的起用一批擁護他的北州士子來穩定自己的統治。
除了這四人之外,劉表還特地將一人安排進了劉琦的使團中。
那人便是屢立戰功卻一直得不到升遷的軍司馬文聘文仲業了。
對于文聘,劉表的安排就沒那么隱晦了。
他直接將文聘麾下的數百精兵及其本人都劃撥到了劉琦的成武校尉中的建制中。
從此以后,文聘不再從屬于蔡瑁管轄,而是歸劉琦直接領導的一名將領了。
劉表雖認為此番讓劉琦北上南陽不會有太大風險,但畢竟劉表已經定下了立劉琦為儲的心思,那么儲君離京,不派人保護,劉表終究是不安心的。
而文聘這個人劉表是知道的,在軍略之事上的才干甚佳,不輸于如今荊州的任何一名良將,否則文聘也不會屢立戰功了。
但同時文聘因為出身問題一直得不到重用,所以將其突然歸到劉琦麾下不會有太大的阻力。
同時因為文聘一直郁郁不得志,若是在其加入劉琦麾下后,劉琦能對其重用有加,那么劉琦是很容易能夠收服文聘的心的。
而有文聘這個知兵之人率兵保護劉琦北上,劉表也對劉琦的安全放心了不少。
劉表以上的種種安排可謂是煞費苦心,又面面俱到。
而當劉表的這封任命經由王粲之手潤色之后發出后,瞬間就在荊州的官場引發了一場不小的震動。
并且這場震動很快的便由荊州的官場,傳播到了荊州一地的名士圈中。
劉表的這則任命一出,代表著一個很強烈的消息,
若是說之前劉表立劉琦為儲的意向是呼之欲出的話,那如今便是劉景升之心,路人皆知了。
不出意外的話,劉琦必為荊州的世子。
能夠在官場混的都是人精,在他們收到這則消息后,都立馬紛紛派人來造訪劉琦,邀請劉琦到他們的府上飲宴。
而反觀原先支持劉琮的那一派官員,全都變得惶惶不可終日起來。
劉琦因為劉表的這封任命書,一下子成為了荊州的矚目點。
正在劉琦的聲望因為劉表的安排變得越來越高的時候,蒯越也及時地抓住了這個機會。
他向劉表進言,言其愿意為劉琦求娶黃氏嫡女,正愁劉琦羽翼未豐的劉表欣然答應。
在得到劉表的同意后,蒯越備上了貴重的禮品,來到了襄陽城中的黃府中為劉琦求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