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网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网文欣阅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李自成的明末游戲

第29章 老朱,跟我造反吧

李自成的明末游戲 三院老哥 3348 2021-09-24 00:14:00

  幾年前復社大人物吳應箕在路過河南真陽縣(正陽),被縣城外荒涼景象所震驚,震驚之余他將當日所見所聞一一記錄下來——

  早晨出發,出城門20里后,放眼看去四周都是黃白茅草,雜草中條條田埂痕跡依稀可辨,而田地之中并無莊稼,從出發到此,近40里田地全然荒廢。

  我問轎夫:“你們縣里的土地都是這樣嗎?”

  轎夫說:“十有八酒是這樣,隔壁息縣好一些,也有四五成。”

  到了驛站,我見到幾個老人和衙役,便問他們:“為什么這么多田地無人耕種,任其荒蕪,難道百姓都不用交稅了?”

  他們說:“哪有那美事,白日做夢啊。”

  我問:“既然要交稅,那為什么還不種地?不種地怎么交稅?”

  他們說:“沒有牛,種哪門子地啊。”

  我問:“怎么會沒有牛呢?”

  他們說:“一來偷牛的太多,二來有牛的話官府就總是派徭役,扛不住,就只能賣牛,最后連人都逃了。人逃了,可稅還得交,就分攤到同村的其他人頭上,于是逃的人越來越多,最后整村都逃了。”

  我問:“為什么不把地賣了呢?”

  他們說:“官府按家有田地大小派稅派工,田地越大派得越多,家里虧得也就越多。現在大家都想把田地從自己名下去掉,誰還會買?就是因為這樣,所以現在田地寧可讓它荒廢在那里,也沒人愿意去種。”

  我問:“就沒有人去縣里找官府反映這個情況嗎?”

  他們像看傻子一樣看著我:“人家好不容易做了官,除了貪污受賄,還有不擇手段完成上面派下來的錢糧指標好保住官位,他們怎么會去管其他的事?之前就有人將情況反映到縣里,結果被暴打一頓,從此誰都不敢再去反映了。”

  我說:“這可是通衢大道啊,那么多大官都要從這里經過,就沒人管這事?”

  他們說:“對啊,沒人管。”

  這種情況好意思讓什么小冰河,讓起義軍背鍋?

  崇禎年間,河南各路大小王公莊田就不提了,還有曹、褚、苗、范四大家族,各霸良田十余萬畝,號稱“四兇”。

  可見河南老鄉日子也苦啊!

  李自成心懷百姓,打算少搜刮點就行了。結果一入濟源才發現,來晚了。

  什么獨頭虎、滿天星、一丈青的剛飽掠而去,已經過黃河前往洛陽、宜陽一帶了。

  上天龍、王老虎、獨行狼等等跑的更遠,去了南陽、鄧州。

  濟源南面是孟縣,黃河在這里水面放寬,流速減緩,大量泥沙開始淤積,常受水患,窮不拉幾。不去。

  不過既然來一趟,反正順路,李自成派人往緱村尋找薛所蘊家眷拉拉關系。

  老薛現任山西襄陵(襄汾)知縣,后累官國子監司業。等李自成破北京,先降順后仕清,官至禮部左侍郎。

  濟源東面是懷慶府城河內縣(沁陽)。

  “河內,南控虎牢之險,北倚太行之固。沁河東流,沇水西帶。表里山河,雄跨晉衛,舟車都會,號稱“陸海'。豈非控扼之要地歟?”

  “河內當太行之麓,襟洪河而帶丹沁,夙饒川澤之利……民遂殷富。”

  秦朝時當地就開始修水利,農業發達,如今上等田每畝可產糧三四石,是河南重要的產糧區。有“河北小江南”之稱。③“河北”代指黃河之北。

  明英宗時,山東、陜西的流民逃荒到河南的人數達20余萬,朝廷在河南開出兩地糧倉進行救助,其中之一就是懷慶府倉。可見當地糧多。

  城里還住著鄭王,財富大大的有,可惜李自成暫時不敢覬覦。

  革命軍繼續往東走,紫陵村倒也有兩家大土豪,只是寨墻高聳,而且牛大戶早帶著家產躲城里去了。

  再走就是清化鎮。

  當前的鎮不能算正式的行政單位,市面繁榮的地方往往都稱鎮。

  作為太行八陘之一的重要出山口,“清化為三晉咽喉,乃財貨積聚之鄉。凡商之自南而北者,莫不居停于此。”“北達京師,南通伊洛。”

  鎮子門口的小丹河是隋朝開鑿的京杭大運河永濟渠的一條重要分支,在此處坐船可直達天津。

  鎮里有五六百家商戶,有錢。

  李自成未免打草驚蛇,先率軍進入九峰山潛藏。

  然后就尋到了九峰寺。

  ……

  有關明代藩王府內發生的荒唐事,毫不夸張地說,那是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皇朙宗室作為一個龐大的寄生群體,在我大明的日月光輝照耀下,滋生出什么雜種都不為過。

  當然,也可以開脫為——好醇酒美婦即為賢王,好讀書習文武藝者即為反賊,捉去鳳陽為罪囚!

  不荒唐的宗室當然也有,比如最出名的朱載堉。

  朱載堉,明太祖九世孫,明成祖朱棣長子明仁宗朱高熾鄭藩第六代世子。

  他幼年即從外舅祖何瑭學習天文、算術等學問。(何瑭還是“千里修書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幾種來源版本之一)

  當初他爹老鄭王上疏,規諫嘉靖皇帝不要迷信煉丹。惹的皇帝大怒。后來又有宗室誣告,結果老鄭王遭削爵,降為庶人,禁錮鳳陽。

  時朱載堉剛十五歲,“痛父非罪見系,筑土室宮門外,席藁獨處者十九年,厚烷還邸,始入宮。”

  老鄭王去世后,作為長子的朱載堉本該承襲王位,他卻連續十五年七疏讓國。此期間又住在宮門外土房子。皇帝沒法,只好允準。

  朱載堉此后隱居九峰山,直到七十六病逝,即葬在此處。

  十二平均律就不說了,改樂器、繪舞譜等“載歌載舞”也不提。老朱用超大算盤開方開到有效數字達二十五位,恐怕自古以來的數學家也只他有這份耐心。

  他還研究出了數列等式,最早解答了已知等比數列的首項、末項和項數,解決了不同進位制的小數換算。

  他還精確計算出京城經緯度與地磁偏角,計算回歸年的長度和水銀密度等等。其中回歸年長度值只比三百年后測量相差17秒。

  朱載堉是樂律學家、音樂家、樂器制造家、舞學家、算學家、物理學家、天文歷法家,還在美術、哲學、書法、文學方面也有建樹。

  要是再來個軍事家就成全才了!

  然而皇親國戚荒銀無度可以,沾兵事絕對死——低爵位者例外。

  朱老漢墓就是個普普通通的土饅頭,李自成找了好半天才尋到。

  “咋連墓碑都沒有?”

  “……”守墓老漢瞟了大統領一眼,抽著旱煙不搭話。

  “也別等王鐸了,我的身份我的書法配的上老朱。我給他留個墓志銘。”

  “你是誰?”

  “我……奉天倡義國民革命軍大統領,威震天。簡單說,反賊!”

  守墓人一驚,結結巴巴道:“端靖世子不愿立碑。”

  李自成上前扒拉,“你懂個屁!起開!”

  守墓人大怒,一摔煙桿,一梗脖子,“我不懂你懂?我是他兒我沒你懂?”

  “……”李自成有些懵。

  朱翊鈦穿著粗布麻衣,不修邊幅,哪能看出來是皇親國戚。

  “你好像是東垣王吧?”

  “那是我哥的兒子……”

  朱載堉不愿襲爵,他兩兒也效仿,皇帝就以世子世孫祿終其身。另封長子朱翊錫的兒子為東垣王——要再過幾年老東垣王死了他才能襲爵。

  朱老漢遺囑不立神道碑,倆兒子前幾年刻了碑,但未立,存在九峰寺里。

  李自成看罷之后大贊:“這行草瀟灑!小漢奸果然有兩下!”②有說法王鐸在書法上的地位能跟王羲之相比。

  “小漢奸?”

  “王鐸將來要投韃……不過這次天降偉人,他應該沒機會了。”

  “投韃?”朱翊鈦聽不懂。

  “算了,不說這些。老朱,跟我造反吧。推翻腐朽大明,再造盛世中華!”

  “……”朱翊鈦心說,你腦子沒問題吧?

  “趙孟頫是大宋皇族后裔,不是一樣為元朝效力?那個,老朱,鄭王府家產有沒有一千萬?”

  “要殺就殺,盡說廢話!”

  “唉,你爹要是還活著,我倒有意讓他當個宰相。”

  “……”朱翊鈦無語。

  “紙糊窗,竹做榻,掛一幅單條畫,種幾枝得意花,生前有一院,死后有一丘,足矣。”

  李自成吟完后嘆道:“現成的王爺都不要,天底下有幾人能做到?若是我,怎么也要生他三五百個娃。”

  “……”朱翊鈦暗嘁一聲。

  他又挺得意,我爹的境界豈是你這種反賊能相比?

  老朱活得明白——

  《山坡羊·十不足》——

  逐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綾羅身上穿,抬頭又嫌房屋低。

  蓋下高樓并大廈,床前缺少美貌妻。

  嬌妻美妾都娶下,又慮門前無馬騎。

  將錢買下高頭馬,馬前馬后少跟隨。

  家人招下數十個,有錢沒勢被人欺。

  一銓銓到知縣位,又說官小職位卑。

  一攀攀到閣老位,每日思量要登基。

  一朝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來下棋。

  洞賓與他把棋下,又問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閻王發牌鬼來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還嫌低!

  《老不好》——

  嘆人生,不喜老,老了沒有半點好。

  兩眼常流淚,鼻涕擦不了;咳嗽又氣喘,說話多顛倒。

  惹人不待見,自己也不曉。

  低說聽不見,叫人說的高。他還未聽見,別人先知道……

  兒孫多厭惡,不如死了好。

  幾句實情話,轉向老人表。

  勸君休笑老年人,不久少者也要老……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苏尼特右旗| 彩票| 子洲县| 岢岚县| 崇义县| 杭锦后旗| 锦州市| 新平| 会东县| 汉阴县| 临漳县| 彰化市| 西峡县| 略阳县| 诸暨市| 新源县| 习水县| 奉新县| 亚东县| 巴林左旗| 麻江县| 南汇区| 大英县| 长海县| 革吉县| 上栗县| 论坛| 霸州市| 上思县| 唐海县| 沂源县| 延川县| 盘锦市| 鄯善县| 河西区| 晋中市| 日土县| 石首市| 西华县| 苍梧县| 桓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