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迅速的改造(三)
在陳寒睡著的時間,跨越了荒蕪的宇宙空間的另一端,亞特蘭蒂斯星球。
“吾王!坐標已經確定了。”
亞特蘭蒂斯文明的深海中,一則驚天的消息傳遍了整個世界。
位于亞特蘭蒂斯城的國王下達了征召動員令,并且許諾所有參與的領主們將會分配到起源星上的應許之地。
“起源星!竟然真的存在啊...”
一名龍蝦腦袋模樣的智慧生命驚嘆的說道,而它的同伴們也同樣驚嘆到:
“原來神殿里的故事...都是真的?”
整個亞特蘭蒂斯文明的軍事力量都開始調集了起來,一隊又一隊模樣怪異的智慧生物們在它們的首領集結下,前往了它們的王城——亞特蘭蒂斯城,它們將在這里進行整編。
一個個亞特蘭蒂斯文明獨有的武器裝備和一箱箱它們命名為“磁歐石”的能源被從武備倉庫中拉了出來,一頭又一頭龐大的鯨魚般的機械開啟了自己的大口,將這些物資吞下后,成群結隊的前往了這顆星球的北極。
而在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移民船外,原本神圣的祭祀之地此時已經匯聚了大量亞特蘭蒂斯文明的能工巧匠,它們將對這艘塵封已久的星際飛船進行一次徹底的維護和改造。
當亞特蘭蒂斯的后人們走進它們祖先曾經駕馭的星際飛船時,再一次被深深的震撼了。整個飛船的空間足以容納下一座城市的人口,巨大的空間和隨處可見的精美雕刻彰顯著亞特蘭蒂斯文明曾經的輝煌與奢侈,然而這些工匠們很快便發現,由于星際飛船過于龐大,它們的人手似乎有些不足。
不過好在這艘星艦上的人工智能系統依然可以使用,在系統的規劃下,它們預計將花費一年的時間重新啟動并讓這艘星艦進行宇宙航行。
而在地球上,人類文明則是一刻也沒有放松下來。
自從發現了小行星隕石上的諸多痕跡之后,人類便對亞特蘭蒂斯文明進行了全面的溯源與解析,從古籍到碑文,在到陳寒帶來的錄像和造物,數十個研究團隊針對這一切進行了詳細的逆向推演,得出的結論也另高層們微微松了一口氣。
“亞特蘭蒂斯文明...如果真實存在的話...我們目前應該還是有反擊之力的。”
“他們的科技水平看起來很高,但是技術層次...其實并不高明...充其量比阿特蘭人要強上許多...”
“但是它們最大的問題是...似乎沒有進行信息化革命...雖然它們可以做到...?”
“我們嚴重懷疑...對方掌握了某種我們未曾發現的能源,并且很有可能這種能源...本來我們也應該擁有的...”
而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發現與另一個發現相比,則是顯得沒那么夸張了。
“我們發現...那種黑色細線...是由無數的超微型納米機器組成的...”
“這應該不是亞特蘭蒂斯文明的科技...經過我們向孕育者的求證...”
“這是...清掃者遺留下來的物品...”
“也就是說...清掃者也知道地球的坐標?”
這一發現讓所有知情者大吃一驚,要知道,一直以來人類都認為清掃者和孕育者僅僅是在阿特蘭的世界出現,而又因為阿特蘭世界與人類世界并不在同一個位面宇宙中,所以人類并沒有太多的危機感。
而本宇宙清掃者文明遺跡的發現,則說明地球所處的宇宙,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安全了。
“先做好我們該做的事情吧。清掃者也好,孕育者也罷...”
“都離我們太遠了!”
“要知道...這是我們的時代!”
人類之所以能說出這樣的豪言壯語,也是有著自己的底氣的。
連同地球在內的十個世界組成的人類文明,目前已經真正的成為了一個龐然大物,整整十一顆星球的各類資源加上孕育者那里饋贈的科技,讓整個文明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技術大爆炸時期,再加上阿特蘭人的生物主腦與人類超級量子計算機的結合,技術進步到達了一個夸張的地步。
毫不客氣的說,有了生物主腦與量子計算機的推演,原本需要數十年才能完成的科技逆向工程僅僅只需要幾天的時間便能被驗證復刻,接下來又會被仿生人工智能夸張的生產力和十顆資源星球提供的海量資源被加以應用。
七個月的時間內,人類雖然沒有發生質的改變,但是也差不多快了。
此時此刻的人類艦隊已經不再是一個只有七艘試驗艦船的小型艦隊了,而是擁有三百余艘各類星艦初具規模的深空艦隊,人類文明下屬的每一顆星球此時都已經駐扎了至少一支星艦艦隊用于鎮壓和維護文明的統治。
而在文明的內部,在面臨人口短缺的情況下,第一批人工授精并以人造子宮孕育的嬰兒潮已經出現了,數億的新生人口讓聯合政府不得不構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社會公養體系,這些新生人口被分流到了地球本土和人類比較鞏固的兩個世界內進行撫養,并且配備了更多數量的仿生人工智能進行陪伴,隨著社會公養制度的進行,原本就岌岌可危的家庭制度開始走向崩塌與瓦解,雖然媒體上依然有人堅持認為親情與愛情是人類的美德之一,但是隨著原子化社會的浪潮越來越大,反對的聲音很快被淹沒。
而聯合政府自然也希望家庭制度走向瓦解,畢竟家庭制度與現在的生產力并不匹配了。
當陳寒回到地球時,已經是一個月以后。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放棄家庭制度”的標語,已經讓陳寒感慨有些看不懂這些年輕人了。
作為一名通過冷凍冬眠技術跨越而來的“穿越者”,他的一些觀念相對來說還比較保守,按照現在的年輕人的話來說,簡直是有些迂腐,但是他還是挺喜歡和父母相處的時間的。
畢竟他并沒有在這個時代的社會真正意義上生活太久。
“陳寒,你也三十多了...”
父母坐在飯桌上,再一次嘮叨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