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聽說過人間三界?”黃總門長轉換了話題。
“人間三界?恕晚輩孤陋寡聞,我只聽說上有天界,下有鬼界,中間是人界。”陸離直言說道。
“這中間的人界又被人為地分為三個層界,分別為:‘修煉界’、‘武林界’、‘凡人界’。”
“晚輩愿聞其詳。”陸離謙虛地說道。邊說邊從巖石上下來,并示意黃源真人上坐。光從年齡上,眼前的這位老人就值得自己尊敬。黃源真人沒客氣,坐在了巖石之上,陸離則垂手站在旁邊。
“‘修煉界’又被稱為‘修真界’,因為其中大部分是修道之士,‘修道’又被稱為‘修真’;也被稱為‘修仙界’因為修煉的目地是修煉成仙、羽化飛升。修煉界之人被稱為‘修士’。而‘武林界’是由‘修煉界’衍生出來的,只知修煉武功,不知修煉仙法。武林界之人被稱為‘武林人士’。而‘凡人界’就是指普通的黎民百姓,他們不會武功,更不知修煉仙法。
‘修煉界’的修士處于凡人與仙人之間的過渡狀態,可以說是通往成仙之路上的人類,不是普通凡人,他們有悠長的壽命,不會得普通人的那些疾病。而‘武林界’的人士,是指修習了內家武學的人,在本質上仍然屬于凡人,與凡人一樣生老病死。只是他們往往有真氣護體,得病的機率很小,而且也往往身體強壯,不懼毒蟲猛獸,可以說是比較強壯的人類。而‘凡人界’的人就不用多說了,他們身體柔弱,容易生病,如若單人空手遇到虎豹財狼等野獸,恐怕也不是對手。渴了不行,餓了不行,冷了不行,熱了不行,總之活得很辛苦,很麻煩。”黃源真人繼續解釋道。
“您說修煉界的人有悠長的壽命,悠長究竟是多長?”陸離問道。
“如果不出意外,怎么也有五六百年吧。”
“真的很長。——那您是屬于‘修煉界’吧?”
“不錯。”
“那我是屬于‘凡人界’還是‘武林界’?”
“你既然修習了內家武學,就應該屬于‘武林界’。”
“我以前為什么從來沒聽人說過‘修煉界’?你們修煉界很神秘吧!”
“也不算神秘,只是有一些規則:修煉界的存在盡量不讓武林界知道,同樣武林界的存在也盡量不讓凡人界知道。”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則?”
“各界有各界的生活秩序,為了不互相干擾。”
“我還是不太明白,知道了就會互相干擾了嗎?再說,好像不太公平,凡人界不知道修煉界,但修煉界卻知道凡人界。”
“如果凡人界知道了修煉界的存在,就會對修煉界產生依賴心理。舉個例子,農民們種了禾苗,天旱了禾苗要枯死了,農民們就要挑水抗旱,這是凡人的生活秩序。但那些本應該挑水抗旱的農民如果知道并了解了修煉界,就會依賴于修煉界,求修煉界的人來下雨,就沒人去挑水抗旱了。這就是擾亂了凡人界應有的生活秩序。再說,也沒什么不公平,武林界高于凡人界,而修煉界又高于武林界,正所謂站的高看的遠,高處的人能看清低處的情況很正常,而低處的人想看清高處的情況就難了。武林界的人原則上不插手凡人界的事,但偶爾也會有人忍不住插手一下;修煉界的人原則上不插手武林界的事,但遇到特殊情況也會插手管一管,畢竟武林界是修煉界衍生出來的,也不能完全放之不管。”
“修煉界的人真的能下雨嗎?”陸離的眼睛亮了起來,這是他以前聞所未聞的事。
“呼風喚雨只是道家小術。”黃源真人平靜地回答道。陸離聽后心神往之。
“你還有什么疑問嗎?”黃源真人問陸離。
陸離想了想,問道:“既然修煉界的存在盡量不讓武林界的人知道,那您現在為什么還要告訴我這些?”
“我今天來正是要把你帶入修煉界呀!”
“把我帶入修煉界?怎么個帶法?”陸離問道。
“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層窗戶紙,捅破了,你就過來了。”黃源真人接著說道,“先給你說說凡人與武林人的區別吧。凡人也習武,比如軍隊之中士兵,也是耍刀舞槍的,但那不屬于武林界之人,因為他們不練氣。同為習武,武林界之人習武的最大的特點是練氣,而練氣也有外家、內家之分,外家氣走皮肉,內家氣走經脈。氣走皮肉易散,氣走經脈易聚。武林界之人大多練的是內家武學,也有內外兼修的,很少有單純外家的。其中內外兼修的最難,因為氣一旦走了皮肉,就極難再入經脈。外家氣走皮肉比較松散,就像是民兵,一貫以松散的狀態前進;而內家氣走經脈比較嚴謹,就像是正規軍,一貫以整齊的隊伍前進;松散貫了的就很難再約束他們讓他們整齊劃一。”
“接著再說武林人與修煉人的區別。武林人與修煉人同樣練氣,同樣是氣走經脈。但不同的是,武林人的練氣法門中截斷了進一步提升的空間,武林人一生都停留在練氣階段,而修煉人在練氣大圓滿之后就會進升到練法階段。而從練氣到練法的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緩慢過度的過程。不是修煉界的人就不知道這一過程的存在。而何人才有資格進入修煉界,則要看天賦和緣分了,有天賦才有可能成功,有緣分才會得遇明師指點。正所謂‘法不輕傳’。”
“天賦和緣分,很玄奧,似乎都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啊。”陸離無奈地說道,“如何來判別呢?”
“的確,都不是自己此生所能左右的。沒有誰第一世修行就有修煉天賦,天賦都是累世積修積攢下來的,緣分是自己過去創造的。至于判別方法,修為到了一定境界,別人有沒有天賦,一眼就能看出來,至于緣分,今天你遇到我——這便是緣分。”
“還是不大明白。”陸離皺眉說道。
“你相信我所說的內容嗎?你認為我所說的修仙之事是無稽之談嗎?”
“我相信您所說的!”陸離肯定地答道。
“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事,乍聞便信,這就說明你有修煉天賦。其實大多數的人初聞此事都是不信的,大都認為我老頭兒瘋了,在誆騙他們。——再說你我今天的相遇,你認為是偶然的嗎?”
陸離點了點頭。
“對于你來說,只是偶然的機遇;而對于我來說,卻是刻意制造的緣分。”
“刻意制造?”陸離更迷惑了。
“算了,有些事再多解釋也沒用,將來你自然就明白了。先說說眼前的事情吧。你武學修煉到何地步了?”
“前些日子,剛剛打通了大周天。”陸離如實回答道。
“嗯,渾身上下氣機澎湃、氣脈流暢,是大周天已通的跡象。——我知道你有天賦,但不知道你天賦究竟如何,你說說最初通小周天時的情形吧。”
“您剛才不是說您一眼就能看出來嗎?”
“那是對于從來沒有修習過任何功法的人,一眼就能判斷。而你已經修煉了多年,就無法準確判斷了。”
“噢,最初氣感在丹田凝聚,一團火熱……”
“等等,最初氣感便在丹田嗎?不是在任脈或是玉柱嗎?”
“記不太清了,好像是在丹田。”
“好吧,這兩處是小周天的難點。”
“說到難點。”
“——好,那你說說。”
“當丹田氣滿,鼓脹脹的,一團火熱,辛辛苦苦凝聚出來的這團氣便消失了,好像是漏掉了。”
“你當時沒有就此事問過你師父嗎?”
“問了,可我師父當年通小周天時并沒有遇到這種情形,師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讓我多試幾次。”
黃源真人嘴上沒說,心中卻說:這是未遇明師啊!
“我又花了數天時間凝聚出一團真氣,和上次一樣又消失了……第四次的時候,我試著用意念緊閉,但這兩種想法似乎相逆沖,最初感覺極為別扭,進行得很是艱難,記不清是第五次還是第六次才勉強通過了。”
“接下來便是‘下鵲橋’。”陸離繼續說道,就是小周天這個圓圈上的兩個斷點,之所以‘斷’是因為這兩處到了體外,其它地方都在體內都有經脈,而這兩處卻在體外沒有經脈,直接連通體外。”
黃源真人心中略感驚異,“斷點”這個詞,倒沒什么,他也經常這樣說,要不怎么叫“鵲橋”呢,就是要凌空飛渡的意思。但“體外”的這種說法,他也是頭一次聽說,而從身體結構上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要解決這兩處的問題只要煉到內氣外發再收回來就可以了。”陸離接著說道。
什么?內氣外發?要練到內氣外發才打通小周天?這是繞了多大的彎路啊!
齊云,你誤人子弟啊!
唉,自己能早點兒遇到這孩子就好了。“明師難遇,正法難求”啊!說的一點兒都不錯。但黃源真人可不會當著陸離的面說他師父齊云道長的不是。況且,也不能全怪齊云,畢竟齊云充其量也只能算是武林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