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陷入困境 攻克技術難關
酒舍正常營業,鄭小同過了個年仿佛長大了,長著七尺之軀,一臉英俊,目光清澈。走到鄭渾房間門口敲了敲門,“徒弟,開門!”沒反應,鄭小同繼續敲了幾下,還是沒反應,改用錘了,“梆梆梆。”房門突然打開,鄭小同呆了,這貨和袁宜呆在房間已經半個月之久了,除了上廁所,幾乎沒看到他倆。眼前的人滿臉胡子,眼睛通紅,這特么跟行尸走肉一樣快比變異了吧,鄭小同心里想到。眼前之人突然哭了“恩師,學生無能,研究了半個月,和袁宜共同商量都無法解決鳥船銜接內部船槳的問題。”鄭小同呆了下想到“對了,這里還是漢朝,造船技術方面比明朝落后幾百年,據史料記載,中國船舶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發展一樣長久,數千年來,船舶經歷了筏、獨木舟、木板船、槳船、木帆船、輪船,螺旋槳到鋼質現代船的發展歷程,千姿百態的船型、結構、帆裝、推進動力反映了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多元化。在中國古代的諸多船舶中,最有影響的也是最著名的包括漢代的樓船,隋朝的大龍舟和明朝的鄭和寶船。漢代的樓船,樓船雖然遠在漢代以前就已出現,但它的發展卻是從漢代開始的。漢代樓船高十余丈,船上的各層建筑物都各有專名。第一層稱為廬,就是房屋,第二層因高居于上,所以稱為飛廬,最上層稱為雀室,是古船上的望臺,一般派士兵在里面望、警戒,像鳥一樣站在高處觀察四周的動靜,故稱為雀室。樓船不但外觀高大巍峨,而且列矛戈、樹旗幟,戒備森嚴,攻防皆宜,是一座真正的水上堡壘。由于樓船身高體大,具威懾力,一般用作指揮船,只是它的行動不夠靈便,在水戰中,必須與其它戰船互相配合。樓船的甲板上有三層建筑,每一層的周圍都設置半人高的防護墻。第一層的四周又用木板圍成“戰格“,防護墻與戰格上都開有若干箭孔、矛穴,既能遠攻,又可近防。甲板建筑的四周還有較大的空間和信道,便于士兵往來,甚至可以行車、騎馬。想罷,鄭小同對二人道“飯要一步步吃,鳥船的事先放一放吧,先出來吃個飯洗個澡休息!”二人點頭休息去了。鄭小同心想到,畢竟是跨時代的產物,遇到點困難很正常,現在樓船是最符合現在情況可以快速建造的船只,看來自己還有有點好高騖遠了,鳥船等去到夷洲在考慮不遲,鄭小同心里想道。回去房間重新畫了樓船的竹簡和制作方法給了鄭渾和袁宜,第三天一早二人興高采烈的找到自己,說隨時可以制作樓船,按照現在一艘小樓船可以容納50人,造價要500貫銅錢,中型的要1000貫銅錢,大型樓船要3000貫銅錢,鄭小同聽完震驚了一下張了下嘴,但是很快恢復正常,現在自己制鹽販鹽加上酒舍的生意除去開支已經有1萬多貫銅錢了,制作三艘大樓船出海已經沒問題。想罷,鄭小同吩咐魏明帶著二人去了李家村伐木造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