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輕輕拂過枝葉,太陽早早爬上山頭,花兒鳥兒都在勤奮地忙碌著,迎接又一個看似平凡的一天——“嗯——嗯——嗯——”啼哭聲打破了一切的和諧,大自然尋找著聲音的來源,隨著聲音越來越近,一切好像有了眉目。
“咔嗒”,一個人推開單元門走了出來,他消瘦的臉搭配上瘦弱的身體,顯得格外蒼老,一件單薄的格子襯衫和一條普普通通的藍色牛仔褲,更加重了他攜帶著的蒼老的氣息。其實他也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只是一直在廠里工作,掙得少吃的更少,才在這短短幾年中年邁了許多。他叫吳奈。
吳奈邁著沉慢的步伐,拎著一個黑色的袋子,向不遠處的垃圾箱走去。離垃圾箱越來越近了,隱約出現了什么聲音,吳奈以為自己幻聽了,畢竟這幾天他都沒有休息好,所以也沒怎么在意。他扔完垃圾,原路返回的途中聲音還是一直縈繞在他耳邊,這次他決定回身尋找,看看究竟。
他找到了,在垃圾箱的后面有一個在動的牛奶箱,他打開箱子,發現里面有五只小狗,四只小狗已經不動了,只剩下一只在虛弱地“嗯——嗯——”地哭叫著。吳奈來不及思考,抱著箱子,向最近的一家寵物醫院跑去。太陽還沒有展露它毒辣的一面,汗水卻已經浸滿了吳奈的衣衫,可就連紅燈也沒有讓吳奈放慢腳步,這還是他第一次闖紅燈。
十分鐘過去了,寵物醫院到了,經過和醫生的幾句話簡述,吳奈拿出了兜里皺皺巴巴的錢給唯一幸存的小狗買了羊奶粉和一些小狗需要用的東西,抱著那只狗離開了醫院。剛出醫院,他的電話就響了。
“喂?”吳奈接了電話
“喂,我是余好,有空一起吃個飯嗎?”
“嗯——好。”
余好是吳奈的朋友,她知道吳奈的生活很吃緊,所以一有時間她都會請吳奈一起吃飯,再順便給他買一些生活用品。不過也不是每頓飯都和余好預想的一樣——有時候無奈會拒絕或以上廁所為由偷偷買單。但是今天吳奈實在沒錢請這頓飯了,而且他還需要余好幫他一個忙。
飯吃到了一半,無奈終于說了這件事。
“小好,我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
“有事兒就說吧,跟我還磨嘰啥。”余好是一個很爽快直率的人,她說話辦事都很干凈利落,相反,吳奈卻是一個說話畏首畏尾的人。
“我今早倒垃圾的時候撿到了五只小狗,送到醫院后,醫生說只有一只還活著了,我看它挺可憐的,如果把它留在醫院,天天被關在籠子里,又是孤零零的,所以我想把它接回家,可是我現在的條件你也知道,我……”“你想讓我幫你養它,對吧?”余好打斷了他的話。“嗯,如果我養的話,可能照顧不好它,所以……”“行,多大點事兒。”余好再次打斷了他的話,答應了這件事。
吃過飯,余好開車去接了小狗。就這樣,這只小狗在余好家住下了。可是余好家并不是一個很好的歸宿——余好的女兒上高中了,每天“早出晚歸”,余好是一名游泳教練,每天也不清閑,兩個人都無法很好地照顧小狗。而且這只小狗剛出生不久,經常容易餓,每天只能早上五點吃一頓,晚上九點再吃一頓的話,對它來講也是飽受“折磨”。無奈,余好只能再另尋下家。可是這又哪里好找?一天了,余好給能聯系的人都打了電話,可收到的從來都是委婉的拒絕,到了晚上,余好也沒找到一個能養這只小狗的人。她也沒了辦法,心想:算了,能養一天是一天吧。之后她給小狗沖了羊奶粉,等小狗吃完后她像往常一樣下樓散步了。
在余好住的小區中心有一個人工湖,湖中央有一個小亭子,亭子里常有乘涼的人。湖的形狀并不規則,像是隨意建造的,湖邊圍繞著一米多寬的磚路。每到夜幕降臨,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湖邊散步,尤其是余好,自從搬到了這個小區后她每晚都在湖邊散步,風雨無阻。
她走了一會兒,碰到了一起來散步的唐安。唐安是余好在湖邊認識的,她們總會一起在湖邊邊走邊聊。這天她們也像往常一樣,聊著聊著,無意間,余好講起了小狗的事。唐安思考了一會兒,說:“拿到我家養吧,我姑娘也喜歡狗。”這句話散開了一整天纏在余好頭上的迷霧,雖然現在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可唐安這句話卻讓余好像看到太陽升起了般,心里感到很舒坦,很溫暖。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兒,便各自回家了。唐安答應明天上午來接小狗。
又是陽光明媚的一天,太陽像平時那樣高高地掛在了天空上,想用一身“正氣”來表達自己愉快的心情。可是現在才五月末,太陽無法充分展現它的魅力,要等到七八月才能讓人們看到“真正”的它。不過這時候的天氣很好,太陽光照射下來,溫暖而不燥熱;風輕輕吹過,涼爽而不寒冷。
“叮鈴鈴”下課鈴響了,孩子們陸續走出校門。
一個女孩扎著高高的馬尾,穿著藍白相間的校服和一雙黑色運動鞋,向家的方向走著,她叫黎語。今天的天氣顯然討了黎語的歡心,如果在平時她一定會刻意放慢腳步,觀察、欣賞、享受這一花一草。可是今天不知怎么了,她突然想早點回家。
她加快了腳步,不一會兒便到了家。
進門后她像往常一樣和正在廚房做飯的媽媽說了句“我回來了”,然后轉身關門,換拖鞋,等她再次轉身的時候客廳突然多出的地毯上一只毛茸茸的小家伙吸引了她的注意。沒錯,這就是從余好家接來的那只小狗。唐安看到女兒瞪大的眼睛,笑了:“我就知道你喜歡。”黎語沒顧得上回答媽媽的話,而是先躡手躡腳地走到了小狗的面前,蹲下來看了好一會兒才問媽媽:“您怎么養狗了呀?”
“你不喜歡嗎?”
“超級喜歡,可是,您不是不同意在家里養狗嗎?”
唐安簡單地交代了事情經過。這次的她也想遵從一次女兒的意愿,讓女兒養一次狗。
唐安簡述了這件事情,不過關于那四只小狗的事,為了不讓黎語過早接觸“死亡”這個詞,唐安騙女兒說余好只養了一只,其他四只養在余好的朋友家。這時候的黎語還在上初二,還是個小孩子,她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了當下這只小狗身上,也沒有在意太多,這件事也就暫時告一段落了。
黎語給小狗起名叫黎貝貝。
貝貝因為剛出生不久,她還沒有睜開眼睛,所以在地毯上的她也只能偶爾試探性地走兩步,然后又趴下睡著了。即使貝貝的這一個小小的動作都深深吸引著黎語。或許是因為黎語終于如愿以償可以在家里養狗了,但更多的好像是貝貝對黎語的一種吸引,不,應該是貝貝和黎語之間的吸引。就像命中注定一樣,貝貝經歷了幾次“搬家”,與黎語相遇了。冥冥之中或許是一種安排,讓黎語走進了貝貝的生活,讓貝貝點亮了黎語的生活。可是誰都以為最圓滿的結局卻是一切離別的開始,之后,貝貝還是沒能一直待在黎語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