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燭城是一座繁華的城市,同樣也是一座人族與妖族共存的城市。
有妖虎頭人身,街頭叫賣著炊餅。
有妖人頭狼身,四腳踏地,旁顧無人的肆意溜街串巷。
有妖渾身毛發,披甲持槍巡邏在街頭巷尾。
也有妖長著一張魅惑眾生的臉蛋,身后卻拖著一條毛茸茸尾巴,站在醉春樓的門前,賣力的招攬著客人……
人族與妖族共存,在紅燭城,或者說在整個大宋皇朝,都是習以為常的事情。
在這里,妖族只要不是作奸犯科、罪孽滔天之輩,與人族享有共同的權利,可以經商、入伍,甚至還可以入朝為官。
當然,這人與妖族和平共處的前提,都是建立在完整健全的制度之下的,而且還需要有能力執行。
顯然,大宋朝有這個健全的制度,更有這個強大的能力去執行。
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大宋朝的國教——道家!
道家,不僅精通煉氣,同樣精通符箓、占卜以及陣法!
在大宋皇朝里,大到京都州府,小到縣城鄉村,都建有一套完整的妖孽探測陣法!
這個妖孽,并不是指天才的意思,而是指妖族殘害人族之后,其自身氣血中產生的一種孽障!
這種孽障在妖族的氣血中顯現為黑色,一旦有孽障的妖族進入大宋的任意一個人族聚集地,都會被陣法第一時間發現,或直接絞殺,或預警人族!
所以,在大宋皇朝境界的妖族,都是本分老實之輩,至少是不曾殘害過人族,這也是人妖和平共處的基石。
據傳,紅燭城建城的時間,可以追溯道上古時期,在整座伏舟大陸都算的上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
作為古城,數萬栽沉淀下的歷史底蘊當中,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規矩。
比如,紅燭城在每個月的十五這天,天黑之后,全城是不許點燈的!
這個規矩,無論男女老少,無論人族妖族,無論修仙者還是凡人,更無論權貴還是平民都需要遵守!
這條自上古時代就流傳下來的規矩,無人可破,因為不遵守的人全都死了!
至于是如何死的,有人說是鬼魅行兇,也有人說是詛咒之力,還有人說是蠻荒時代的的亡魂未死,并且帶來了不祥!
于是,每到月中十五這天的夜里,紅燭城都會宛如一座死城,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孫二娘今年五十三歲,丈夫死了好多年,膝下只有一子,業已成家。
孫二娘的兒子趙大壯本是一位屠夫,名如其人,長的就是一個字:賊壯實!前些日子機緣巧合下,捉住了兩個入室偷竊的毛賊。
押送毛賊去衙門的路上,被張捕頭看到長的賊壯的趙大壯,頓時驚為天人,當下就詢問趙大壯是否愿在其手下當一名捕快。
捕快在朝廷系統里,雖然是最底層的存在,但好歹也是披了一層官家的皮,在這個輕商的時代里,一個屠夫搖身一變成為了一名捕快,并且有貴人扶持,可以算是在階級的路上,又向上踏出了一小步。
成為捕快的趙大壯,初次領了月俸,便去城西的百寶店里,給媳婦和娘親個打了一對金耳環。
拿著兒子送的金耳環,孫二娘異常欣喜,當下就穿戴起來,急急忙忙的出了門,這是打算跟她那些老姐妹們炫耀去了。
日垂西山,天都快全黑了,孫二娘這才哭喪著個臉回到了家中。
“娘,怎么回來這么晚?是不是跟劉嬸們嘮嗑又忘了時間。”趙大壯見娘親回來,堆起笑臉問道,但突然發現孫二娘的臉色很是難看。
“娘,發生了什么事!你臉色怎如此的難看!”趙大壯心中一驚急忙問道。
孫二娘,呆滯的眼神緩緩看向兒子,嘴唇哆哆嗦嗦了老半天才憋出了一句話:
“金……耳環丟了一只!”
“這……怎么會弄丟了呢!”趙大壯聽聞臉色一急,那金耳環可是他一兩銀子一只買的,要知道一兩銀子足夠他一家三口吃喝好多天了!
“我也不知道……當時我離開了劉嬸家后準備回家,行至半路,突然一摸耳朵,就少了一只!我當時急忙尋原路回去找,可是找到天黑也沒找到,兒啊,是娘沒用啊……”孫二娘說著說著就開始嚎啕大哭了起來,哭鬧的動靜把后院的兒媳也驚動了過來。
兒媳趙黃氏一番詢問之下,頓時弄明白了緣由,連忙上前好生安慰著孫二娘,并說明日一早再去找找……
次日一大早,天蒙蒙亮,趙黃氏與孫二娘就出了門,在孫二娘昨日走過的路上,來回找了七八遍也一無所獲,兩人垂頭喪氣的準備回家。
當路過一間鋪子的時候,“吱呀”一聲傳來,二人聞聲抬頭,就看到了一名身著道袍的少年。
少年模樣平平,臉色蒼白,一雙明亮的眼睛卻是炯炯有神。
一身青色的道袍漿洗的有些發白,黑亮的長發在頭頂梳成了一個發髻,其腰間掛著兩個刺繡精致的錦囊。
那名小道士開門之后,將幌子擺放穩當,淡青色的幌子,迎風中颯颯飄展。
只見那幌子上一面寫著:助人為樂,另一面上則是:青城山道觀扛把子!
幌子放好之后,小道士轉過身,一對黑亮的眸子就朝趙黃氏二人看去,只見二人垂頭喪氣,滿是沮喪之色,想必是碰到了什么難處。
“二位娘子,在下青城山道觀吳涯,敢問二人可是碰到了什么難事?”少年雙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指右手無名指根節,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梢節,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禮道。
趙黃氏見說話的一名小道士,眼睛朝看了其身后的幌子一眼,頓時眼中一亮,再一抬頭,正好看到了店鋪牌匾上的四個大字:多管閑事!
于是乎,趙黃氏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急忙拉著孫二娘行了一個婦人之禮……
片刻后,屋內的少年道士,終于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原來如此,耳環的事情小道可以幫二位娘子解決。”
“此話當真?道長,你要怎么解決?”趙黃氏臉色大喜,急忙的從座位上站起,起坐之間,圓潤的臀部繃起一個驚人的弧度,看著小道士的清澈的眸子,沒來由的涌起一股心安。
道教乃是大宋皇朝的國教,即使是趙黃氏這種凡人,也知道道教中人都是神仙人物,手段不是她這種小人物可以揣測的。
名為吳涯的小道士目不斜視,笑著開口道:
“尋物而已,簡單的很,二位稍等片刻,小道這就施法。”吳涯站起身形,來到一張木桌之前,右手在腰間一抹,頓時一張明黃色的空白符紙就出現在了手中。
將空白符紙平布在桌上,提起桌上的一根毛筆,投入研磨好朱砂的硯臺里,將筆鋒蘸至飽滿,隨后靜氣凝神,在空白符紙上就是一頓龍飛鳳舞。
撂下毛筆,吳涯右手食指與中指并攏,兀自向那符紙中間部位一指,口中念道:
“去!”
頓時一道常人無法察覺的白光,就沒入了符紙之中。
“好了!”吳涯捻起符紙,轉身看向孫二娘,隨后捏著符紙的手一抖,畫著復雜篆文的符紙就向趙黃氏的飛去,并穩穩的貼在了其左胸的部位!
“道長,你這是做甚!”趙黃氏見狀當下就急了,婆婆雖然年紀大了,但好歹也是個婦道人家,這小道士怎可將符紙貼在女子的那里!
看著少年白白凈凈的,沒想到心里竟然全是齷齪的心思!
吳涯神色淡然的一擺手,制止了趙黃氏,并用眼神示意她看向孫二娘,只見孫二娘在符紙貼身的一剎那,眼神突然變的驚恐,隨即又是一亮,最后全都化作了欣喜之色。
仿佛看到了什么的孫二娘,都沒顧上和兒媳婦打招呼,起身就向店鋪的門外走去……
“道長!你對我婆婆做了什么!”趙黃氏見到這一幕大驚失色,聲色厲茬的質問道。
“等著便是!”吳涯懶得解釋什么,轉身坐回了主位,端起桌上的香茗,輕輕的抿了一口,臉色甚是平靜。
剛剛他篆寫的是一道尋物符,在包羅萬象的符箓里算是最簡單的一種。至于貼在了孫二娘的胸部,并不是吳涯猥瑣而特意為之,只是因為左胸距離心臟最近,尋物符貼在那里,則能更好的發揮效果。
不出片刻,孫二娘去而復返,臉色欣喜若狂,手中還拿著一物,正是之前丟失的金耳環……
失物復得的二位婦人,想要撂下十枚銅板,以當做小道士的酬勞,但那少年執意不收,只希冀二人幫他多宣傳宣傳。
按那小道介紹所言,似乎他無所不能:
小到尋物、尋畜、婚姻、求子、問財、卜吉兇、清宅、鎮宅,大到驅鬼、除邪,降妖、除魔、搬山、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