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接著李曄又頒布了一道敕旨,削去陳、田二人一切職銜,加韋昭度為行營招討使,仍留“平章事”銜,以使相身份擔任行營統帥,同時加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復恭義子楊守亮為招討副使,顧彥朗為行軍司馬,義子楊守誠為行營監軍,閬州刺史王建為行營都指揮使,協助韋昭度戰場指揮。
五月二十日,出征的前一天,天子在安喜樓設宴,親自為宰相韋昭度餞行,韋昭度感激涕零,表示不滅逆賊,誓不回朝,然后便率領兩萬神策軍和東川、山南諸鎮五萬兵準備南下進攻成都。
經這么一搞,此時長安城內神策軍已不足兩萬,已難以承擔守衛京城的重任,這便讓李曄有了充分的理由擴軍,補充兵力。
同時鑒于韋昭度出征在外,政事堂空缺了一個宰相,李曄便趁勢命王摶參知政事,入政事堂參與決策,杜讓能也靠著資歷,成了代理首席宰相。
回到后宮,李曄長呼了口氣,這幾日所為不過是他奪權路上走出的第一步,至于能否順利走出第二步,直到最終順利鏟掉攔路虎,那就要看天意了。
自從幾個月前魂穿到唐末的昭宗皇帝身上,他便站在了整個漩渦的中心,逃不掉,躲不開,唯有鼓足勇氣,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百年之后,史書上,定會有他濃重的一筆,卻不知是如何評說,中興雄主乎?亡國之君乎?
……
幾日后,李曄御臨紫宸殿視朝,百官魚貫而入,三呼萬歲后,按班站立,然后有內侍朗聲道:“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翰林學士承旨劉崇望手捧奏疏奏道:“河北魏博鎮牙軍叛亂,牙軍裨將羅弘信殺節度使樂彥禎及其子樂從訓,自稱魏博留后,已派人遞出奏表,請陛下賜其魏博旌節?!?p> 李曄接過奏疏,又仔細看了下奏表,大致理清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原來,魏博節度使樂彥禎,驕橫不法,征發了六州的人民,在魏州城墻外修筑外城方圓八十里,人們苦于沉重的勞役。
樂彥禎的兒子樂從訓尤其兇狠險惡,之前宣武節度使朱溫擠走義成軍節度使王鐸時,樂從訓就埋伏在高雞泊請王鐸吃了板面刀,自此,魏州的老百姓“皆惡之”。
之后,樂從訓又聚集了五百多亡命之徒組成親軍,稱為“子將”,“招聚兵甲,欲誅牙軍”。
魏州牙兵對此大為疑懼,推舉牙將羅宏信為首領,發動了兵變,和樂從訓的“子將”惡戰了一場。樂從訓戰敗被殺。
說起來,樂彥禎也是牙將出身,趁魏博軍內亂,殺了原魏博節度使韓簡,自立節度使,現在羅宏信的所作所為,不過是重復著他昨天的故事。
讀罷正文,李曄心下一陣感慨,朝廷剛出兵去西南平叛削藩,東北又出了這事,如今還真是多事之秋啊!
不過唐末的現狀他也了解,此事放在盛唐時絕對是不可想象的禍事,但是放在如今卻只能算是再稀疏平常不過的一件事情了。
李曄稍稍沉吟片刻,便叫來中書舍人,知制誥李谿,替他擬旨:加羅弘信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仆射,封魏博留節度使。
長安天子,魏府牙軍。河北魏博鎮自田承嗣召募矯健強力者為牙兵之后,由于待遇優厚,這支牙軍甚為嬌寵,逐漸變得驕橫跋扈,軍中一直都是父子相襲,勢力盤根錯節。
田承嗣之后,牙軍變易主帥,事同兒戲,節度使史憲誠、何進滔、韓允中、趙文牟的廢立都是經過牙軍之手。魏博鎮牙軍逐帥、殺帥之風沿習二百年之久,直至今日再一次上演了牙軍逐帥的戲碼。
兵驕而逐帥,帥驕而背主,自晚唐藩鎮勢力大興以來,士卒殺部將、部將殺主帥、主帥殺藩鎮,層層太阿倒持,遍地驕兵悍將,兵將擅自殺帥逐帥的事件層出不窮。
自魏博鎮首開弒上奪權、自立自代之風后,其余諸鎮也是有樣學樣,他們取得節度使實權以后,往往先自稱留后,再發奏表請朝廷正式下詔任命其為節度使。
諸藩表面上隸屬于中央,實則在法令、官爵、甲兵、租賦、刑殺等方面一切自專,名為藩臣,實同敵國。
如今朝廷對那些驕橫的藩鎮早已無可奈何,除了裝聾作啞、一概默認之外,一點辦法也沒有。
既然他們還愿意承認朝廷的正統地位,朝廷也樂得做個順水人情,立馬將節度使的旌節斧鉞拱手交給那些父死子繼或者通過兵變上臺的軍將,這套形式已經延續了一百多年,早已成為人所皆知的潛規則了。
李曄自問自己目前還沒有挑戰潛規則的實力,與其撕破臉皮,弄得彼此臉上都不好看,還不如順水推舟,成全他們,讓他們自己狗咬狗去。
處理完魏博兵變的事后,秘書監孫維出班奏道:“臣以為有國之規,無先學校;理官之要,莫尚儒學,貞觀,開元時募借繕寫,洛陽,長安各聚四部群書。安史之亂后,兩京失守,內府書籍,亡散殆盡。肅宗、代宗崇重儒術,屢詔購募,文宗時又多方搜采遺文。開成初年,四部書已有五萬余卷。
黃賊造反,攻克兩都,宮廟寺署,俱毀于戰火,內庫遺籍,更是尺簡不存。臣請陛下發詔命于各道求購遺失的經史典籍,借此收拾人心,重興教化之道。”
“準了?!?p> 興儒學能夠安定人心,提升天下士子對帝國的凝聚力,李曄自然應允了。
接下來李曄又處理了幾件不大不小的政務后,再次環視群臣一遍,說道:“今天就這樣吧。”
然后看了一眼新晉禮部堂官馮揚,道:“馮卿,你且到西側殿等候,朕有話說?!?p> 馮揚應了一聲后,便急步走入了西側殿,片刻之后,方見李曄緩步入內,馮揚急忙躬身迎接,李曄揮手道:“先生是王府舊臣,朕的心腹體己人,你我不必拘禮,就座吧?!瘪T揚行禮已畢,便依言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