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同人文:
姜星火第三世·困守孤城。
————
姜星火的第三世,穿越到唐朝,成為一名陪戎校尉,手底下管著二百多號士卒。
相比前兩世落地成盒,第三世的姜星火,乍眼一看,倒是稱得上頗有地位。
然而,他所處的時代并非盛唐,而是正爆發安史之亂,由盛轉衰的中唐時期。姜星火人在睢陽,外面則是安慶緒、尹子奇帶領的安史叛軍。
歷史上,睢陽雖然守軍不多,其地理位置卻非常重要。一旦失守,唐軍在江淮地區的整個防線都會崩潰,對東南地區造成巨大威脅。如果江淮不保,唐王朝將徹底無力回天。
當時,中原地區的唐軍兵力薄弱,根本沒有哪一支軍隊可以頂住安史叛軍進攻,甚至連東都洛陽都已失守。
安史叛軍連戰連勝,見戰局一片大好,信心滿滿地意圖長安、江淮兩路并舉,一路大軍向西進攻京師長安,另一路大軍則進攻睢陽。
奈何睢陽守將張巡決定誓死抵抗叛軍的進攻,死守孤城睢陽。
在面對如潮水般沖來的叛軍,張巡鼓勵手下將士們堅持抵抗,不要放棄。結果,他們硬是守住了叛軍的十幾次進攻。
叛軍連攻不下,干脆不打了,直接把睢陽圍的跟個鐵通似的,想著耗到睢陽城彈盡糧絕的那一天。
這一圍,直接把姜星火圍傻了。
他原本想著這一世肯定是奮勇殺敵、戰死城頭,比起前兩世落地成盒的結局無疑是要好上許多,順便還能學習一下軍事指揮技能,鍛煉一番武藝。
但在安史叛軍決定只圍不攻的情況下,無法主動求死的姜星火,自閉了。
他與其他守軍一起,隨著糧草告罄,不得不啃樹皮吃茶紙,接著羅雀掘鼠、殺馬而食。
可這些玩意不是正經食物來源不說,量也不夠。在沒有糧草補給也沒有援兵可盼的情況下死守孤城,無疑是在慢性的自我毀丨滅。
饑腸轆轆的守城士兵,出現不穩定的情緒。受夠吃土的姜星火趁勢提議,不如突圍出去。
在十幾萬叛軍圍困下突圍,顯然是不可能的。
但姜星火也沒想當真期望突圍成功。他只是想著與其餓死,不如干脆一點戰死于沙場。
然而守將張巡誓死守城,煮丨妾為食,供將士充饑。有著張巡以身作則,其他將官也跟著效仿,以自家奴仆為祭,重新穩住了軍心。
可是即便如此,又能怎樣呢?城外的叛軍不會退去,城中的糧食也不會變充裕。
最終,睢陽城中戰前有戶口四萬,至城破之時,僅剩四百活人,無一老弱婦孺。
姜星火并沒有參與其中。
他終究是過不去心里的坎,縱使餓得頭暈眼花,也只拄著橫刀靠在墻上。
萬幸,餓死并不算主動求死。
姜星火靠在墻上,又因身上氣力的不斷流失,到最后連站都站不穩,順著城墻滑落跌坐。
人在亂世,命如草芥。而回顧上下五千年,稱得上太平盛世的時代,加起來又能有多少年?
自此,姜星火徹底絕了建功立業、稱王稱霸的心思。
他只在視野黑下來前,聲如蚊吶地呢喃道:“爸爸媽媽,兒想你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