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我們就一直這樣,直到升學?!?p> 第一次關系發(fā)生變化應該是初中吧。
那時候告白還是寫信,而且是很正式的那種信紙,當時是托了別人給的,我也忘記是誰了。
只是那時候學生間的告白,不是說會答應或者不答應,可能只是相互有好感了,才會寫信,那時候也不會說誰誰誰和你告白,而是說誰誰誰給你的情書,反正只要你有了信這個動作,其他人就會知道,那兩人是互相有意思的,別人的小男友,小女友了。
“后來好像不知道怎么傳出來,說是男生間打賭之類的,讓一定要送出情書,所以才有了那信。”
“我也記不清是誰跟我說的了,好像是我當時的同桌?!?p> 女孩約了男孩出來,男孩什么都沒說,不承認不否認,女孩回家后就把東西給扔了。
初中后,好像掀起了早戀潮一般,小情侶特別多,也不算情侶,就是如果有在一起了的,就會請班里同學吃糖。
如果看到有人帶了一堆糖,然后身邊跟著幾個人在起哄,那就說明又有人在談戀愛了。
“后來也有別的男生追我,對我也很好?!?p> 那個男生會給女孩帶零食,輪到女孩值日的時候幫忙擦黑板,打掃的時候幫忙疊凳子,也會提前到教室,幫女孩擦椅子。
“可是很奇怪的是,我沒有什么感覺,可能前面的人對我太好了吧?!?p> 后來,女孩也沒和另外那個男生在一起。
其實他們小學畢業(yè)和初中畢業(yè)的時候,他們都是不同班的,那時候還沒有手機拍照這回事,所以她們連一張集體合照都沒有。
高中的時候,女孩繼續(xù)升學,男孩沒有再讀書,他們永遠不會再成為同學了。
“我也不知道我怎么會有他手機號碼的了,當時我自己好像是升高中,才買了新手機。之前用的是我爸的舊手機?!?p> 女孩上高中的時候,因為要換手機,之前的號碼卡不能用于新手機,而且當時通訊錄里面人也不多,沒有什么影響,所以連號碼卡也換了。
“我當時群發(fā)了換號碼的短信,然后馬上就接到了他的電話?!?p> 女孩短信剛發(fā)出,就有電話打進來了,女孩已經把通訊錄都轉移到新手機,所以有來電顯示。
“當時我們已經很久沒聯系了,可是我還是有接電話?!?p> 女孩已經不記得當時是說了什么了,反正就是演變成了雙方都有對方的號碼,可是都沒再打過電話。
“后來,應該是我先給他打的電話?!?p> “我一點都不喜歡住宿,可是我不住宿上學肯定遲到,這個學校太奇怪了,老是讓換宿舍,開學才一個學期,這已經是第三個宿舍了?!?p> 女孩對于新環(huán)境無法適應,又不好在室友面前表現出來,半夜睡不著,也不知道怎么的,就撥通了男孩的號碼。
“反正他就是你什么時候打電話,他都是接的,半夜也好,大早上也好?!?p> 男孩很快就接了,也沒有多說什么,就是聽著女孩委屈的訴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