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已經關閉了,趙顥罵了一句“不知道顧客是上帝嗎?”
腦海中系統回響著聲音,“不接待窮的客人。”
聽到這話,趙顥即便是有再好的休養也想罵人,可無奈的是道德潔癖太嚴重了。
趙顥還是不死心“那你總可以告訴我怎么獲取名望吧,我相信系統也希望盡快升級不是嗎?再說這屬于基本的介紹也不是違反規則。”
大概系統也覺得趙顥這番話說的有道理,才有接下來這番解釋“名望任務已經版面已經打開,宿主可以通過名望任務獲得。具體名望任務如下,民心安定一到五級,民心歸附一到五級,前者每達成一級可獎勵點數一,后者乘以二。每一個名望等級有一個任務,一共十個名望等級十個任務分別如下。”
一希望
賦稅的性質,強制固定和無償
時期:北宋
1苛捐雜稅田賦、身丁稅、科率、和糴、和買、免役錢
北宋的田賦承襲唐朝,當時唐朝包括兩稅,而在北宋僅限于田賦。夏六月一號收取田賦,秋十月一號起收。鑒于南北方不一樣,夏稅和秋稅也不一樣所以各有不同,南方:夏:錢和絹帛,秋:晚稻;北方:夏:大麥小麥和布帛,秋:少量的雜糧和草。
至于兩稅稅額,北宋并沒有全國劃一,有些唐時的規矩也被承襲下來,比如江南東路池州和貴池兩縣,青陽在南唐時成為宰相宋齊丘的食邑,稅額畸重,畝稅三斗;而相鄰的貴池畝稅僅四升。
中原地圖宋太祖執行后周的檢田政策;檢田不利的官員降黜或流放甚至處死,其目的在于均富。
這些是在仁宗時期之前的歷史,仁宗時期因為西夏的戰事增加了不少的名目,導致賦稅復雜剝削量激增。
身丁稅:宋初五賦之一,銀錢實物比如說麥米絹。
科率:從歷史角度來看,五代時期最重其次是南宋之后是北宋中期仁宗時期再次是北宋前期。
和糴:詞解民間收購草料的一種行為,主要供于軍備和存邊還有常平倉,遵守豐收時多糴,歉收時少糴或者罷糴。
和買:在北宋專指官府向民間購買絲麻產品。于和糴類似供給軍備和存邊,存惠民之意,仁宗時期,惠民之意漸失,直至南宋才轉變為賦稅。
免役錢:全國性征收之前仁宗時期就有,征收之后是從熙寧四年1071年,按戶高低征收。
二改革
這里也有五個問題,按照系統的說法這里解決一個問題可以給予兩倍的點數。
土地兼并(田制不利)
農民起義:北宋初,川峽地區的土地大多被官僚、豪強、寺觀霸占。許多農民淪為客戶(包括旁戶),繳納重賦,階級矛盾極為尖銳。宋太宗即位后,川峽天災頻仍,餓殍載道,民不聊生。導致王小波李順起義。
冗官:為了防止文武專權采用分化事權
冗兵:為了緩和階級爭斗在一些受了天災的地方采取募兵制以至于達到兵力120萬
冗費:龐大軍隊造成龐大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