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芳踏雪而歸,營帳外王軒還坐在火堆旁休息。
“你怎么還不去睡覺?”
天色已晚,除了負責巡邏的禁軍,就只有王軒還沒睡了。
“月芽在我帳篷里休息呢!”王軒傻笑著說道。
趙德芳聽完驚訝道:“你就沒陪著姑娘多聊會天?”
“沒有,殿下和她家小姐走了之后,我就讓她去我帳篷休息了,我一直在這守著。”這王軒果真是個老實人。
“傻小子,給你機會,你不中用啊!”趙德芳怒其不爭的罵道。
“殿下啥意思?”王軒不解的問道。
“你是不是喜歡那個叫月芽的丫鬟?”
王軒紅著臉嘿嘿一笑:“殿下我喜歡月芽,還不是你讓的嘛?”
“我讓的?”趙德芳聽不明白了。
見趙德芳不認賬,王軒焦急的說道:“殿下!其它的事你都能忘,這事你可得記起來啊!以前你親口說的,你去追她家小姐,我去追她家丫鬟,還讓我從月芽口中多套點靈兒小姐的消息。”
原來是給自己追女孩找僚機,讓自家兄弟先找別人閨蜜下手!
不過看情況,王軒不僅沒從月芽那里套出什么消息,反倒像是被別人策反了。
趙德芳想嚇嚇王軒,便調笑道:“那完了,今夜我那老丈人找我過去,就是找我商量退婚的,若我娶不成她家小姐,你怕是也沒機會了。”
說完便要往自己的營帳走去。
“殿下,你可不要想不開啊,說不定太傅大人是逗你的!”王軒聽完,確實被嚇了一跳,急忙起身追著趙德芳說道。
“這有什么想不開的,像我們這樣的穿越人士,若是自帶婚約,十有八九都是要被退婚的,這叫退婚流!懂嗎?”趙德芳倒是不以為意,還拿小說橋段安慰自己。
“殿下,以前有一次,靈兒小姐因為你和去喝了花酒,說是要退婚,你當時可是急得要跳井啊!”
王軒居然還講起了以前趙德芳的黑歷史。
不過這以前的趙德芳怎么如此窩囊,為了個女子要死要活的。
趙德芳故作瀟灑道:“放心,本殿下好得很,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
說完又吩咐道:“你去吧月芽叫起來,她家下人還在等她一起回去。”
“殿下,你可真別想不開啊!”王軒依舊很不放心。
“讓你去叫人你就去!別啰里吧嗦的,本殿下要睡覺了!”說完一人鉆進了自己的營帳內。
這一夜,只有趙德芳睡了個安穩覺。
次日清晨,隊伍開拔趕回汴京。
趙德芳有了上次教訓,不敢再去騎馬,讓王軒找了輛馬車坐。
因為都坐著車馬,回去時,只走了一天便到了汴京。
進城之后,群臣各回府邸,而明日早朝之時,便會宣讀遺詔,確定這大宋第二位皇帝。
回到府上,趙德芳便對著王軒吩咐道:“你給下面的人說一聲,若是有個小乞丐拿了根銀釵來府上,就給他一百兩銀子?”
他并不知道這宋代這銀子到底值多少錢,只知道這電視上賞錢都是一百兩一百兩叫的。
王軒卻被嚇了一跳:“一百兩!打發個乞丐哪用那么多?”
“那在汴京請個醫生要多少錢?”趙德芳問道。
“就是請太醫院的太醫上門診治,吃最好的藥,也花不了一兩銀子!”王軒回到。
趙德芳聽完,伸出只手,張開五指:“那就給個五兩銀子!”
“殿下,小的我兩年月錢加起來都沒五兩銀子,你若是想打發個乞丐,給他幾貫銅錢就行了。”
“他手里的釵子是靈兒的,我答應了靈兒,要把釵子贖回來,具體給多少,你自己看著辦吧,記住莫要虧待了別人。”趙德芳顯然搞不懂北宋的物價,只能將這事情交給王軒去辦。
王軒聽聞釵子是趙靈兒的,連忙問道:“殿下可是和靈兒小姐和好了?我就說嘛,殿下怎么回合靈兒小姐退婚。”
“你一天怎么這么八卦!”趙德芳被問的很是不耐煩,瞪了王軒一眼后接著說道:“去給打盆水來,本殿下要洗澡!”
見主子發火王軒連忙閉嘴,跑去做事。
不一會兒王軒差人燒好了熱水。
這府里的洗澡桶要比營帳用的那個大了不少,足以把趙德芳全身都泡進去。
趙德芳剛跳進水桶中,還沒搓上澡,只聽砰的一聲,房門被踢開了!
來人正是趙靈兒!
有了上一次經驗,趙靈兒倒是不害羞了,直勾勾的盯著趙德芳。
趙德芳很是無語的說道:“我說大小姐,你不用每次我一洗澡,你就闖進來吧?”
“月芽,你把王軒帶出去,我有事要和殿下淡淡!”趙靈兒來勢洶洶
“喏!”說罷,月芽就提著王軒的耳朵,出了門,臨走前還不忘把門帶上。
至于王軒?
嘴里叫著殿下,表情確實很是享受,也不反抗,跟著就出去了。
媽的!被王軒賣了!
趙德芳無奈道:“外面人還造謠我偷看你洗澡,咱兩到底是誰偷看誰啊!”
“那你可知近日汴京中,又有人在傳你的謠言?”趙靈兒冷冷回到。
“還有人造我謠?”
趙靈兒厲聲回到:“近日汴京城中盛傳,你與皇后娘娘在后宮行茍且之事,被官家撞見,官家是被你給氣死的!”
“啥?”
趙德芳聽完嚇得一愣,這是要把他當成楊廣啊。
反應過來之后,連忙說道:“這事千萬不能傳到大娘娘耳中!”
趙德芳自己倒沒什么,這萬一讓皇后娘娘聽見,只怕她會做出過激之事。
“放心,傳謠之人我已經查到。”
“趙德昭?”
.趙靈兒點了點頭
“查到又怎樣,只要這謠言傳出去,再去辟謠就難了。”
“那簡單,我們再去造一個更離譜的謠言就行了!”
“你該不會在外面說我把你肚子搞大了,被官家知道,才把官家氣死的吧?”趙德芳瞪大眼睛問道。
趙靈兒被氣得一愣,稍微平復之后咬著牙回到:“我讓人在汴京尋人就說,那日官家招晉王進宮飲酒,官家酒醉,唯獨晉王守在身邊,屋外宮女遙見得燭光下晉王起身,拿一玉斧揮砍!”
好家伙,原來燭影斧聲是這么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