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醫生告訴我再也不能運動了,我想問個究竟,他補充說除非游泳和騎車一類不是很傷膝蓋的運動。
緊接著疫情來了,家邊上的大學砌了幾堵墻,周末去不了球場,從那開始再沒有打過球,慢慢的膝蓋的疼痛真的好了。
從最初的永安行到現在的哈啰單車,幾乎所有在市場上出現過的共享單車都騎了遍,其中光哈啰單車就有三千公里,全部加起來估計也接近四千公里。好多品牌在市場上已經不見蹤影,以前橫七豎八在大街上的各類共享單車也清理得差不多了,現在只剩下一兩個品牌。
夏天的某個周末早晨,無計劃的騎著單車一路往北,不知不覺進了大山里面,感覺世界清明,噪音消退,像是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從那以后,幾乎每周末都要騎著共享單車進山。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上坡和下坡,有些地方的坡度達到四十多度,彎道也多,所以上去費體力和膝蓋,最近膝蓋有隱隱作痛,必須要調整一下騎車的頻率和強度;下山的時候,共享單車的車況和剎車不是很好,控速也比較難,所以必須全神貫注,眼里只能有路,腦里必須全神貫注來保障安全。
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問題的問題。路上經常有裝備齊全的專業人員以異樣的眼光打量我和我的共享單車,配合著共享單車實時提示騎出運營區域的提示聲音,難免會尷尬。特別是在上坡的時候,他們輕松的從我身邊掠過,在我旁邊的時候還使勁的踏幾下踏板,揚長而去。下坡的時候就不存在速度上劣勢了,我也壓低腦袋,做出破風的姿勢一路沖下去。這個時候是最爽的,務必要去除心中所有雜念,調整好呼吸,做到心無旁騖路就會越跑越寬。
第三個問題是安全。有兩次我發現單車往左的時候車輪會抱死,可能是剎車盤里面損壞了。因為共享單車每次都不會是騎到同一輛車,車況不盡相同,加上人為的損壞,存在很多安全隱患。解決的辦法只能是出發之前好好檢查下車輛,進山之前提前發現車輛的問題,及時換車。
再來講講好處。
一方面是一段時間以后,騎車上下車的平路太好騎了,簡直是毫不費力。回想起最早在城里騎車的時候,戰戰兢兢,等別人都走了在后面跟著。現在經常可以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入人群并取得競爭優勢。
另一方面是獲得心境的平和,進山之后,空氣好、寧靜干凈,特別是下坡的時候,心無旁騖,似乎進入了另一個情景里面。
還有就是身體確實好了,特別是呼吸,總是可以體察到呼吸的存在。
本周末可能有雨雪,我計劃還是早起一些,在別人之前出發,在別人之前回家。

每天吵三遍
工作之外,找到愛好有益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