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學之后,你可能會發現自己之前活像個井底之蛙,對人對事都是如此。自認為付出是可以得到對等的,自認為只管學習完事了,自認為都是好人……但這怎么可能呢寶。
當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圈,我們是不是得穿個三級甲保護好自己啊。不能像個小憨批被人耍得團團轉,不能被別人欺負當槍使,更不能讓自己落荒而逃。我們活該像小鋼炮一樣,扶搖直上九萬里。
大學里的輔導員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班主任,但又不太一樣,畢竟班主任管理的是一個班級,而輔導員管理的卻是院系里的一級,老多人呢。所以一年到頭,也見不了幾面。這么一看的話,那是不是得跟輔導員打好關系?說實話,有這個疑問的人,我就覺得懂點人情世故。我們不僅要在輔導員面前刷存在感,還要在院系、在班級混臉熟。不要說些我不要這么阿諛奉承之類的話,因為這并沒有讓我感覺你有多清高,只會讓我知道你的死板。當你看到別人因為人際關系而得到的好處的時候,你確定自己沒有一點點的羨慕??再者,這不是舔,這叫小聰明~
人有一張嘴,都會說,道理也都懂,但真正干起來,多難只有自己有數。當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我們就該果斷放棄,沒準下一條路會更寬更平呢。小聰明不好使,那就專業課緊緊肚皮,好好學,期末名次沖一波,第一第二也是配有名字的不是嗎。至于那些沒法沖的,就想想以后,早點把今后的打算計劃好,不爭不搶,安安穩穩的去實現它,也是個非常不戳的計謀。
扯這么多在有的人眼里可能連個屁都不算,這點我認。毋庸置疑,人就是有三六九等,有的出生就是在金字塔頂端,有的連活著都是奢望。這些不能斤斤計較、不能酸、不該酸,我們已經很幸運,就夠了。
但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我從來沒有視金錢如糞土,更沒有說過錢不是萬能的這種話。我就一俗人,我想嘗嘗金錢買不到的苦,而不是沒錢買的苦,咱就是說,同樣不好聽的兩個詞,暴發戶是不是比苦逼入耳點?
十八了哎,已經是個大人了,總不能一直都向父母伸手吧。嘗試一下新鮮事物——兼職,可能這個過程會起起落落落落,但是當手里拿著自己掙到的兩分錢的時候,相信我,自豪感爆棚!前提一定得保證這錢合理合規,亂七八槽的咱不能搞。為什么?我們這屬于先探探路,摸索摸索社會,沒想體驗一把社會的險惡,丟西瓜撿芝麻這筆買賣可算的明白???
其實成人也沒多么可怕,妖怪成精還得遭雷劈呢。怕的是我們不甘自己碌碌無為,不服自己平平無奇,而又不得不認命的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