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搭建在古木竹林旁,許是沾染了圣賢詩書的氣息,殿閣也沾染了幾分清幽風雅的韻致。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余成歲,律呂調陽…”學堂里一位先生教著稚童們咿呀學語,背著手來回踱步每到興致高漲之時便不由自主的搖頭晃腦,臺下稚童們也跟著搖頭晃腦小腦袋一點一點好像這樣便聽懂了一般。這樣有趣的情景,不免讓人在這原本肅穆的學堂里平添出幾分笑意來。
“今日便到此為止,下去記得自己復習今日所學之內容,放課。”說罷,先生便轉身離去。伴隨著先生出門去,學堂里的一群稚童總算松下一口氣,說說笑笑之間屋內重新變得喧鬧起來。徐臨安與福安還有王書亦和他的陪讀小童赫然在內。
“終于放課了,快回家去,李書亦,待會別忘了城外見”徐臨安的語氣中滿是喜悅之色。
“知道了,知道了,一會就來,你也快些到,我等你。”李書亦和他的語氣如出一轍,遮不住的喜悅從中透漏出來。
“爹,娘,我吃飽了,出去玩了。”往日里最愛的肉肉都不香了,好不容易吃完,徐臨安就迫不及待的丟下碗筷,轉身要向府外跑去。徐清州稍有不悅:“沒規矩,這般急躁。”蘇婉依卻抿嘴一笑,目光柔和:“夫君莫要和孩子這般置氣,臨安還小,只是有些貪玩罷了,你就讓他開開心心的出去玩吧,有福伯他們看著,出不了什么事,來,吃菜。”
城外,李書亦早已經等候在那里了:“看你,還讓我快些,自己卻來的這般慢,讓我和莘云等這么久。”徐臨安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這不是來了嗎,你們不要生氣好不好,我們快走。”一邊說著話,一邊便自然而然的牽起了李書亦身旁那個小女孩向前走去。小女孩長的粉雕玉琢,一張白凈的瓜子臉,彎彎的眉毛下面藏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小女孩臉一紅,低頭順從道:“臨安哥哥,書亦哥哥,我們快走吧。”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漫步在草地上,聽云雀啁啾,沐浴著溫暖的陽光,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看著紙鳶飛向高空,一種別樣的愜意便涌上心頭,如果有清風可以托付,風箏就可以和白云一起翱翔在高空,這大概就是年少時期最美好的樣子,有你,有我,有大家。
幾只風箏在天上悠悠的飄著,放著放著徐臨安不免有些乏了,隨手將風箏交給了福安,讓他替自己牽線放著,轉身掐斷一只狗尾巴草叼在嘴里,便悠閑的躺在了草地上,陽光正明媚只微微地灑在臉上,耳邊時不時的傳來一兩聲歡笑,漸漸的聲音好像遠了又似忽的近了,遠近之間,聲音好像消失了一般,入了夢里。
忽然傳來一聲少女的驚呼,將徐臨安從夢中驚醒:“我的風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