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還是明面上的,暗地里有一支兵馬也不容小覷”張璞說道。
“暗地里是何說法?”鎮北王李義饒有興致的問道。
“江湖人士,這些人也不簡單!多能人異士”張璞說道。
“高手在民間,據聞我那侄兒入敵陣擒阿史那朗月時是江湖人士鐘天成最后擒的敵首,確實不可小覷”李義說道。
“這些江湖人士分散各地又各有所能,用時集中,不用時難以察覺多寡,真正兩軍對圓正面廝殺時他們或許沒多大用,但是一旦偷襲或者追殺殘兵時卻是防不勝防”張璞認真說道。
“你手下不也有一支這樣人馬嗎?和太子比如何?”李義饒有興致的問道。
“難說!各有所長”張璞說道。
“聽你言太子也算兵強馬壯,南陽王李梓怕不是他對手嘍?”李義接著問道。
“皆是人中龍鳳,朝中驍將肖戰父子,右相劉師權之子,虎威將軍趙令山等皆歸當今南陽王,南陽王手下也是人才輩出,況且國庫在南陽國都而南陽王所占六州皆富魚米之鄉富饒之地,單論錢財南陽王便占盡上風”張璞說道。
“怕就怕如此,倘若他二人里有一個草包也不至于現在這樣,勢均力敵而且都是人中龍鳳,頭疼!”李義眉頭深鎖嘆息道!
“目前王爺若是出兵,傻大個奔南陽王,我奔太子,兩月必大獲全勝,王爺不必嘆息!哈哈,再過一年半載的話你恐怕拿不下這倆侄兒嘍!”張璞又沒了正形,笑嘻嘻的說道。
“滾”鎮北王李義邊喊便扔出了酒杯,青銅酒杯在王爺手里飛出也是力大勢沉。
“哎呦!滾就滾何必動怒呢!”張璞笑嘻嘻的說話,酒杯已經輕飄飄的握在了手里,這一手功夫便能看出此人功底深厚。
“你也出去吧”王爺又對蓋褚說道,蓋褚一字不說彎腰行禮后躬身退出。
“傻大個,請你吃肉喝花酒去嗎?”張璞笑著問蓋褚。
“不去!”蓋褚簡短的回答。
“忒也無趣”張璞踢了蓋褚屁股一腳轉身便走。
蓋褚也不惱,轉身往自己大營走去。
鎮北王李義手底下有兩只虎,便是剛才這兩位,這二人脾氣秉性各異,張璞是鎮北王手下眾將中唯一一個敢在他面前嬉皮笑臉的,蓋褚則是只要在鎮北王面前便規規矩矩的。
“寧見閻王,不見菩薩”這句話不但在北方軍中廣為流傳,就是疏勒國和大宛國軍中也流傳甚廣。閻王自然是指蓋褚,菩薩則是指張璞。
鎮北王其人雄才大略自然不必多說,但是有今日之勢離不開這倆人相助,張璞在哪都是笑呵呵的沒個正形但是此人心細如發而且殺伐果斷,不論是戰場之上亦或是整飭軍紀皆是殺人不眨眼,最主要的是此人看似身形單薄但是真正動手時力大無窮身姿靈活。
蓋褚這活閻王的名字是早年間被敵國叫出來的,蓋褚身長九尺有余,凡是大戰必身先士卒,手中一桿大戟拍碎過多少敵兵敵將的腦袋自己都數不清,他是從小兵戰到現在的地位的,以前就是個愣頭青,后來被鎮北王賞識后留在身邊,鎮北王對誰都沒耐心唯獨對這個愣子有耐心,一點點教其識文斷字再到兵法到如今。
蓋褚對鎮北王最是忠心耿耿,但是他對張璞卻也佩服敬重有加,當年疏勒國和大宛國聯手攻大夏,蓋褚當時是先鋒大將,可蓋褚卻中了敵軍誘兵之計,深入腹地后便陷入重圍,饒是蓋褚所部拼死力戰也不能突圍,眼見身邊兵士越來越少,蓋褚身受重傷又急又憤,那桿大戟運轉如飛也無用,眼看便要被伏亦或身死之際張璞僅帥五百人斜刺里殺出。
當年張璞不過二十三四,面如冠玉身披重鎧,見蓋褚孤軍深入罵了句“他媽的”隨后提槍上馬,只點身邊近衛五百人長途奔襲去救蓋褚。
當時兩國敵軍將蓋褚殘部圍了個水泄不通,張璞冷哼一聲策馬長槍就殺了進去,身后五百人緊緊跟隨,張璞手持白虎槍上下翻飛,所過之處無人敢擋,一直殺至蓋褚身前。
蓋褚本來都已力竭就差抽出短刀抹脖子了,看見張璞自遠處殺來猶如戰仙下世,激動的都快哭了,張璞下馬把蓋褚推了上去,手持白虎槍在前開路硬生生把蓋褚救了出來,后來戰馬被射死后張璞一手持槍還得背著九尺多的蓋褚沖殺,同行五百人僅剩三十來人。
鎮北王李義當時就在城頭,急得團團轉,看見張璞把蓋褚救了出來這才松了口大氣,鎮北王李義跑下城樓手執馬鞭對著蓋褚舉了四五次也沒真落下去,張璞氣喘吁吁也累癱了,說了句“不舍得打趕緊救人吧!別耽擱了”。
鎮北王李義瞪了一眼癱坐在地的張璞后趕緊叫來人把這些人抬了下去,張璞倒是沒什么事只是累的虛脫了,蓋褚是身披重創從鬼門關硬生生拽回來的。
蓋褚恢復后先是去鎮北王那領罪,自己孤軍深入險些身死也就罷了還害的老將張智霖獨子張璞入險境,鎮北王李義當即繳了蓋褚前鋒大將軍銜留在自己身邊當衛兵,蓋褚磕頭謝不殺之恩也毫無埋怨。
蓋褚領了罪后趕忙到張將軍府,他沒死是張璞救的及時,這救命大恩他怎么能忘?當即跪在張璞面前磕了頭謝了救命大恩。張璞倒沒推辭,大刺刺的看著蓋褚磕完了頭才把他扶起來。
張璞何人?他當即知道鎮北王李義繳了蓋褚軍銜留在身邊何意,自此之后蓋褚隨鎮北王先識文斷字后習兵法陣法,如今早已經是一代名將,張璞本就是名將之后,看似文弱實則不論武功還是兵法都鮮有人及。
張璞和蓋褚是鎮北王的左膀右臂,這二人皆有大將之風,北方本來就是百戰之地,這二人也都是萬人敵。
張璞曾對鎮北王說過只要現在揮兵南下,蓋褚軍擊南陽王,張璞領軍攻太子,兩月便可拿下的話絕對沒有半點水分,北方之軍確實驍勇善戰而且絕對有這個實力。
但是現在揮兵南下就是赤裸裸的造反,皇上可是還沒死呢?哪怕皇上死了繼位的也不是鎮北王李義呀!有實力歸有實力,愿不愿意是另一回事!
鎮北王李義絕非優柔寡斷之人,可是遇見的卻是優柔寡斷的事,鎮北王李義絕對有造反的實力可他根本沒有造反的心,一來是他與當今皇上情同手足,二來他是真沒想趁勢殺了兩個侄兒自己當皇帝。
鎮北王李義現在唯一想的是如何延續李家王朝,這兩個侄兒都有人中之龍的能力,這讓他都為難,不知如何取舍。
鎮北王李義確實難以取舍,太子有大才且無過滅不得,南陽王有反心無反行且處置國政能力出眾,埋怨皇上也沒什么用,可是現在不處置將來二子相爭必有一戰,那一戰必會引來郎月國大軍,疏勒國和大宛國也必會有所動作,李義開始輾轉反側。
李義那邊輾轉反側的同時太子這邊也沒閑著,太子自定安城一戰過后開始招兵買馬,如今白剛手下五萬大軍,王朗手下五萬大軍,延邊各州守城眾將皆歸太子調遣,這期間太子還布了暗旗,就是張璞所說的江湖人士。
太子令柳逸暗中布置,這期間秦振做起了老本行成立五湖鏢局,明面上是鏢局其實鏢師眾多都使大刀,人數眾多,平日間無鏢可走時都于鏢局中習練。
原彩戲門門主吳燕如今重開彩戲門,廣羅天下奇女子,散布各州,監察各地官員等動向。
鐵掌幫幫主鐘全重立鐵掌幫,門下之徒廣布。沙海幫幫主吳義現為四海幫幫主,大江大河沿海湖邊漕運皆有其過手,如今真正可稱為過江龍了。
柳逸常駐煙雨樓,這煙雨樓如今是武林圣地,每日來訪之人絡繹不絕,各門各派愿效力者可得武功秘籍絕世神兵等!
太子也廣納良才,但凡有用之人不論出身皆委以重任,賢名遠播,各方之才也都蜂擁而至,太子也都倒履相迎。
唯一沒有任何負擔的是鐘天成,鐘天成在定安城大戰過后便帶著三位夫人開始游山玩水,大夏十八州讓他走了個遍后回到了櫻花島,倒不是因為逛夠了而是因為張小青肚子越來越大走不動了。
櫻花島上張小青生了一女,張小青借了張家一個姓借著女兒還了張家一個名,女兒取名鐘瑤,這個瑤字便是張之瑤的瑤,鐘天成笑著說好聽。
鐘瑤出生可算櫻花島前所未有的大事,有名的接生婆就來了好幾個,但是張小青生鐘瑤可沒那么費勁也沒多少危險,很是自然而然。
鐘瑤出生時聲音洪亮,雙目狹長,接生婆也夸此千金將來必有沉魚落雁之貌,當然也都得了重賞。
鐘瑤算是含著金湯匙出生,便是當朝公主怕是也只能這個待遇了,鐘南夫婦一生無子女,楊毅夫婦一生無子女,到了鐘天成這兒生了這么個女兒當即成了寶中之寶,當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鐘天成初為人父自然也視女兒珍之又重,鐘南夫婦當即決定余生全部陪伴鐘瑤,教其畢生所學,武眉也決定將琴棋書畫等等一身本事盡皆傳給鐘瑤,聽的鐘天成都一陣迷糊,這不得把自己女兒給累死!
不論是鐘南亦或是武眉,這二人一個文學無雙一個武術無敵,自己這小女兒哪怕學成一個也足以傲世世間了,兩個都學全的話那可當真是無敵了。
幸好鐘瑤還小,除了哭和吃奶外暫時還不會干別的,但是不管怎樣櫻花島有了鐘瑤后確實其樂融融,連下人們都跟著沾光,這種如溫泉中浸泡的暖洋洋與國中煎熬的氛圍完全是兩個極端。
太子自從定安城之戰沒留住鐘天成后也絕沒再打擾過鐘天成,但是太子心里可知道這人絕對是一把利刀,不但是利刀而且這把刀能要敵人的命,這把刀如果用好了能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