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拙的人沒什么壞心眼,總是很善良,有時讓人心疼。
沒完成的任務,就是一首寫不完的詩。沒有不殘缺一說,只能接受不完美。
可能是我想太多,也可能是我想太少,這如流水一般的人和事。我真的看不清,要么就用點心,鼓起勇氣做下去,要么就什么也別管,什么也別期待,一刀兩斷。
心亂,那么事情就很難再做下去了。
我知道,越是充沛的地方反而越是斤斤計較,瓜田李下的,我捏手捏腳尚來不及。我還是趕緊離開吧!
夢里,在打電競耶!又回憶起過去的一些事,取得過什么自欺欺人的成績,玩過什么幼稚的游戲。唔!仔細一想,沒有什么能比挫折更讓人成長。可是,如果可以,我當然是希望能少一點挫折,多一點幼稚。因為,這個世界的不開心已經很多了,如果可以,當然是希望能往開心多的方向努力。不過的話,適當的挫折,真的會讓人停止在小事上不開心。
我對一件事的認知是持續變化的,我總說,覺今是而昨非,現在看來,并非如此。它如果“是”,只能是因為它合適于當下的任務,如果它“非”,那也僅僅是不適配當下任務而已。是非,不篤于時,只困于處境。
所以,針對當下的任務,我還是要結合長輩們的經驗教訓,認真修改修改啊!
事到如今,糾結是誰的問題早就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解決要解決的。
不是笨拙,是因為心思不在這里。我還是覺著,自己還沒想好,也辦不好,所以還是再想想吧!再想想,那還是因為不夠迫切,或者還是因為自己并不是真的需要。
原來,真的是這樣。在習得某個技能之前,比如安慰別人,或者陪伴別人,必須先要陷入需要被安慰、被陪伴的境地,然后才知道安慰與陪伴的重要性,然后才會去學習如何安慰與陪伴。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的道理是很正確的,只是沒有很好地與我們的生活結合,導致我們不太能理解這些道理的精髓。
王國維的三個境界,我覺著其實只有兩個,可能因為我還年輕,參悟不到第三層。
不要囈語。
人的神性,一定是從人性的磨練中誕生,一花一草一塵埃,都很可愛。還未卑微到塵土里的種子,開不出花。
我還要學好多知識啊,不要驕傲,要十分謙虛。學基礎,能用得上的,別學創意,還沒有到那樣高的程度,暫時用不上。
假設自己達到了極致,也只是知的極致,而不是行的極致啊!我要走的路,還很長,似乎,還沒出門。
找思路比找錯誤難很多,你請教別人幫忙,更像是在照鏡子,而不是找老師。呵!原來啊,我們學習,都是從失敗和不足開始的,沒有誰能直接習得輝煌,輝煌是改出來的。
人這一生,總要有那么一次,能深刻意識到,自己相當不足。如果一直意識不到,那就一直沒法有很大的提高。
我知道,我還是知道,答案,只能由我一人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