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家卷十八:玩點兒陰的
他來了,他來了,他邁著腳步走來了。
楚自先君到熊惲將近二十代的君主,從來都是馬背上征伐天下,跟管仲這老陰比比,純真的猶如一個孩童。管仲,這個時代的弄潮兒,原來是這么玩的…
武夫對于戰爭的理解是攜刀弄棒,喊打喊殺。文化人則不同,講究不戰而屈人之兵。管仲作為一個斯文人,憑借著齊國強大的金融霸權,先后對魯國,梁國,代國,楚國,衡山國展開了貿易戰…
給大家普及一下2000多年前的老祖宗就明白的產業知識:
第一產業:農業
第二產業:工業
第三產業:服務業
工業衍生于農業,吃飽飯了才有新的需求去織布。服務業又衍于工業。穿暖了才會想著洗澡按摩,很淺顯的道理。民以食為天,吃不飽飯什么都甭提。想要打倒一個國家經濟,就要從跟拔起,從原材料和農業對其進行鉗制,讓它不得不屈服。管仲要做的就是釜底抽薪,抽干每個敵對國的口糧。而要這么做,首先一點,你得有錢,有很多錢。
管仲有錢嗎?沒有。可齊國有,而且有很多。
人家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好意思,與楚國端著個破碗一點點升級打怪不同。齊國立國之初就是個大戶人家,既靠山又靠海,家里有礦又有鹽,想窮都難。再加上內政高手管仲的屬性加持,可謂是富的流油。
可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還真就可以。
小白想做中原的扛把子,首先要做的就是搞服楚國。這是個有意思的階段,能把楚國打服的,那就是大家伙的大哥,那就是霸主。齊國小白是這樣,晉國重耳也是這樣。當沒人能擋得了楚國了,那楚國就是霸主,熊惲的孫子楚莊王就是個例子。想成扛把子,就得揍服楚國,這已經成了中原各國的共識。
那怎么辦呢
管仲先通過民間買賣大量儲存國內糧食,再向楚高價購買生鹿。楚國的人民一看,抓鹿可比種地劃算多了,紛紛去從事捕獵生鹿這項有趣的活動而荒廢了土地。而齊國家里就有礦山,他家的鈔票是可以隨便印的。資本是逐利的,怕就怕的就是這樣式兒的陽謀。民間行為國家禁之不絕。這也就導致了楚國人民手里的錢越來越多,糧食卻越來越少。平時沒事兒時還可以給你口糧食讓你裹腹,可一旦惹的我不高興了,那我立馬關閉齊楚關卡。你想打下糧食,得等到來年開春,只要你扛得住,我是無所謂。你農戶手里的錢都是齊國的錢,我不賣給你糧食,你只能啃鐵。終于有一天,齊國不高興了。楚國的糧食一下子漲到了500刀一石,楚國頓時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因為不但有國內的老百姓吃不飽飯,還有齊國小白還拿著棒槌在后面喊打喊殺…
熊惲很郁悶,這是他和他的先輩都不成遇到過的。
小白卻很開心,噠噠的馬蹄聲中混合著雄赳赳,氣昂昂的氣勢。
小白和小白的八國聯軍很牛氣的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