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世家卷二十九:背后捅刀
楚國是南方的傳統強國,吳國是東南的霸主,本來兩者相安無事,共同享用邊界資源,卻不料,因為一個“饅頭”,引發了一場火拼血案,從此吳楚世代為仇,不死不休。
事情起因很小。楚國的小孩在吳楚邊境采摘桑葉,被吳國一婦女阻止,說桑葉是吳國的。小孩不肯相讓,兩者發生了爭執,被婦女打了一頓。
要說事件到此為止也就罷了,無非是生產資料有限發生了爭奪,起了沖突,是尋常百姓雞毛蒜皮的矛盾。可孩子回家后找了家長,家長又找了族長,事情就鬧大了。
小孩的族長竟然領著族人越過吳楚邊境把婦女一家老小悉數殺盡!!!
所以說,不要輕易打別人家孩子。
族長之所以這么做,肯定是因為自己是楚國人,楚國強大的國防力量給了他底氣。可吳國人也不是孬種,不可能忍氣吞聲視而不見。
吳國地方長官糾集精銳軍隊,趁著楚國沒有防備,攻占吳楚邊境的城市鐘離,不僅屠殺了小孩家族的人,還在鐘離殺了很多無辜百姓。
冤冤相報何時了,由幾片桑葉就這樣衍生出這樣的血海深仇,吳王楚王很快得知消息,也加入了戰斗。
吳國自然是斗不過楚國,楚國是要中原諸侯國聯合起來才能遏制的龐然大物,可吳國又不甘,吳楚交戰吃了大虧,受到了很大的侮辱,他們一直在楚國背后侍機報復。
時勢造英雄,這時同樣身負血海深仇的申公巫臣出場了,這個曾經楚莊王智囊團的一員,向晉國求請扶持吳國,跟楚國對抗,以此疲乏楚軍,讓他不得生息。
晉國是姬姓國,吳國也是姬姓國,兩個國家往上倒幾輩兒是自家人。再有吳國如果強大了,時不時的朝楚國腰子上扎兩下,對自己是百利而無一害,于是晉讓楚國的申公巫臣去幫助吳國,進行軍事和政治改革,強大其力量。
晉吳就這樣在巫臣的撮合下結好了,他們有共同的敵人,他們一起對付楚國。申公巫臣讓自己的兒子教吳國人車戰,連續不斷地進攻楚國。僅僅在一年之間,中原爭霸的楚國大軍,往返于中原和吳楚邊境之間就多達7次之多,苦不堪言。原來附屬楚國的蠻夷小國,陸續被吳國占領,吳國實力大增,成了楚國的腹心之患。
吳國至此,正式成為抗楚的大本營,跟楚國不對付的人都來到吳國襄助,因為吳國對楚國威脅最大,也最能實現自己的報復心理。這里匯聚了楚國的精英人群,對楚有血海深仇的原本屬于楚國的精英人群。
很快,第二位敲響楚國警鐘的人也快要降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