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捺缽營地黃金大帳。
情到深處無須言,痛到極致便無淚。看著已經昏迷的李勖,烏娜痛徹心扉、焦急地呼喚:“李公子,你醒醒!李公子,你醒醒啊!……”
聞訊趕來的弘名勸解道:“公主別緊張,讓我來看看。”弘名仔細檢查了宗勖的傷口,立即進行緊急處理,又給宗勖服下“清風玉露丸”,說道:“公主,不出十天,我會還你個完好如初的李公子!”“此話當真?”“絕無虛言,你就等著瞧吧!”烏娜聞聽破涕為笑。
第二天,烏里翰國王召來北樞密使耶律光,對他說自己想盡快結束捺缽活動,然后回什葉城準備和大齊的和親之事。耶律光說道:“陛下,雖說大齊副使闖蒼狼谷成功,但卻是公主幫了他,不應該算作獨闖成功。陛下怎么會答應和親之事呢?”
烏里翰國王沒說話,拿出狼牙骨哨和雕著狼頭的青銅蒺藜,甩到耶律光面前,反問道:“你看看,這些是什么?”顯然,烏娜早已在父王那里告了狀。耶律光一看見自家東西,心里頓時明白耶律賢所做之事敗露了,低著頭無言以對。
“現在我并不想追究你和耶律賢的責任,但你們必須要好自為之!另外,你也看到了,大齊的武器遠遠超越我們,我們還怎么跟他們打?現在,我只想談出一個令人滿意的和親條件,讓兩國能和睦相處。下面就由你負責和大齊使者具體洽談。”
幾日后,什葉城大月國王宮。耶律光向烏里翰國王匯報:“陛下,和大齊使者初步達成以下協議,請您過目。”
“一、自即日起,雙方罷兵和好,維持現有疆界,永不再戰。
二、大齊、大月兩國結為兄弟之國,雙方不得插手對方事務,更不得接納對方叛將。”
三、今后以友善鄰邦往來,在邊界劃定區域,設立榷場互市互補。
四、大齊每年向大月國王室提供茶葉一百擔、大米十萬斤、絲絹一千匹。”
“行,就這么定了!大齊使者人呢,快把他請進來。”
弘名進來,雙方簽訂協議后,烏里翰國王說道:“弘大將軍,你知道烏云格日娜心意屬誰嗎?”“當然知道了,陛下。那是我的好兄弟、晉王世子唐宗勖!”“那你回去怎么向你的皇帝復命?”“放心好了,陛下。我們的皇帝通情達理,更愿成人之美。我們此行目的雖說是和親,更重要的是兩國修好,永不言兵。”“這樣好了,我們草原民族做事干脆,更何況王妃她愛女心切,希望能親眼看見自己的愛女出嫁。我準備五日后就在我國先給她們舉行婚禮,你看成嗎?”“陛下,一切聽您安排。”
在烏娜日夜無微不至的照顧下,宗勖已徹底康復。四方館內,烏娜對宗勖說:“李公子,你跟我到王宮去一趟,我母后想見見你。”“丈母娘見女婿,越看越歡喜。宗勖兄,趕緊去吧!”弘名打趣道。
李勖跟隨烏娜來到王宮,王妃韓燕燕早已派人等候迎接。進入王妃住處,李勖發現烏里翰國王也在。施禮請安過后,李勖偷偷看了一眼王妃,只覺王妃氣質優雅端莊,是個典型知識女性形象。
王妃仔細上下打量這個未來女婿,真是越看越喜歡∽小伙不但人長得英俊威武,還略帶有淡淡的書倦氣!王妃發話道:“晉王世子殿下,我稱呼你宗勖,好嗎?”“好,您就叫我宗勖,我聽著親切。”“宗勖,你和娜娜之間的事情,娜娜都跟我講了,我很開心。我知道你們是真心相愛的,我真誠地祝福你們!聽說你曾化名李勖參加過科舉考試,還中了進士,是嗎?”“回王妃的話,是的。”“那你作為大齊副使來到我們大月國,所見所聞有何感想?能不能用首詩或詞表達出來?”“母后,怎么才見面就要出題為難人家?”烏娜插話道。“沒事,讓我想一想。”一會過后,宗勖說道:“請給我紙和筆。”“來人,準備紙和筆。”烏里翰國王吩咐道。
李勖落筆如飛,一揮而就。
《出塞》:“今古河山無定據。畫角聲中,牧馬頻來去。滿目荒涼誰可語?西風吹老丹楓樹。
從前幽怨應無數。鐵馬金戈,青冢黃昏路。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春深雨。”
“好!”“好!”“好!”烏里翰國王連說了三聲“好”。“字體為“金錯刀”,剛勁有力。而這首詞通過對塞外古戰場的描寫,抒發了對歷代興亡和歷史變遷的感慨。詞的上片寫景,描寫塞外古戰場的荒涼景象;詞的下片抒情,寫自己出塞的感觸。整首詞景象博大磅礴,情感凄婉幽怨,自然流暢。”烏里翰國王接著說道。
王妃韓燕燕贊嘆道:“以景寫情,又以情帶景,使情與景、形與意融為一體,展現了深厚的文學功底、憂國憂民的情懷和對和平的渴望。我喜歡!”
“怎么樣?父王、母后,我挑選的女婿還行吧?”烏娜打趣道。“姑娘家家的,真不知害臊!”王妃說道。“按我們沙陀人的習俗,在舉辦婚宴之前先要在草原上進行一個“姑娘追”儀式,新郎必須要接受新娘三次鞭打考驗,你知道嗎?”王妃問道。“不知道。”宗勖說。“母后不用擔心,待會我跟他說說,很快他就知道了。”
三日后,草原被薄雪般的羊群點綴,三座綴滿彩綢的白色氈房前,人群早已圍成涌動的圓環。新娘烏云格日娜公主一襲茜紅色長袍,袖口金線繡著卷草紋,銀鏈串起的瑪瑙額飾隨馬背顛簸叮咚作響。她的大紅馬鞍韉上,綴滿象征祝福的鈴鐺與鷹羽,馬尾甚至被梳成九股辮一﹣這是沙陀人待嫁少女獨有的標記。
新郎唐宗勖則跨坐在一匹通體烏黑的駿馬上,棱角分明的側臉沐浴著朝陽,接受著和煦春風的親吻祝福。他的牛皮腰帶別著鑲銀匕首,卻刻意將刀鞘轉向身后∽按照沙陀人習俗,今日他只能“逃“,不能“攻“。
“巴塔(祝福)已誦,雄鷹該展翅了!”隨著薩滿一聲吆喝,唐宗勖猛地夾緊馬腹,黑馬如離弦之箭沖向遠方的白樺林。按規矩,他需在抵達樹林前不被新娘追上,但韁繩卻有意勒得松緩~若真讓姑娘追不上,可是要遭全草原人嘲笑的!
烏云格日娜公主俯身策馬,紅袍在風中翻卷成火云。她左手緊握韁繩,右手揚起牛皮鞭,鞭梢系著的紅綢像一團跳動的火苗。馬蹄踏過之處,旱獺驚慌竄入地洞,驚飛的云雀為她撒下一串清啼。
“李公子,你怎么逃得這樣快!”她清脆的喊聲混著笑聲,鞭子“啪”地甩在他左肩~力道輕得像一片雪花,卻故意讓銀鈴馬鞍發出驟雨般的聲響。
唐宗勖佯裝狼狽地伏低身子,黑馬卻默契地放緩了步子。他回頭大喊:“烏娜!你馬鞍上系的不是鈴鐺,是攝人心魄的法器嗎?”話音未落,第二鞭已擦著他耳際掠過,輕輕卷起頭頂飄過的一根羽毛。
圍觀的弘名等人看得起勁,歡呼聲中有人吹起了口哨。一位白須老人彈起了冬不拉,冬不拉琴弦迸出急促的《黑走馬》曲調,馬蹄般的節奏催得人心跳加速。烏梅捧著雕花金碗,將發酵的馬奶酒潑向天空,酒珠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落在烏云格日娜的鞭梢上。
“抽他第三鞭!讓他記住誰是大草原的金鳳凰!”烏娜公主的嫂子笑著起哄,腰間的銅鏡隨笑聲搖晃,映出千百個細碎的光斑。
當唐宗勖的黑馬終于被逼到溪流邊,烏云格日娜突然勒馬而立。她將長鞭往空中一拋,紅綢如虹橋劃過天際。唐宗勖立刻調轉馬頭,兩匹馬并轡而立,鼻息交融。
烏娜解下鬢邊一縷紅絲繩,系在宗勖坐騎的鬃毛上,說道:“請把這根紅線保管好,它是我們通向未來幸福的密碼!”溪水倒映著兩人身影,黑馬與紅馬的尾巴不知何時已悄悄纏在一起。
不表王宮中舉行的盛大歌舞晚宴,單表洞房中焦急等待新郎的新嬌娘烏云格日娜公主。緣分真奇妙,“香山寺初遇”、“晉陽城賣琴”、“薩爾橋考題”、“盤陀嶺遇襲”、“肯特山救難”;一樁樁一件件浮現腦海,是機緣巧合,更是自己勇敢的追求!想到這里,一片紅暈映上臉頰,“宗勖怎么還沒來呀?”
漫長的等待過后,終于傳來宗勖的聲音:“門怎么是關著的?烏娜,開門呀!”“門暫且不能開。我問你,我給你的玉佩在身上嗎?”“在!”“那我叫你保管好的紅線呢?”“也在身上!”“那好。你用紅線把玉佩穿起來,我就給你開門。”
“這么容易的事,小菜一碟。你等一下啊,馬上就好。”等宗勖拿起紅線要穿時傻眼了,這時他才注意到玉佩上的孔不是直的,而是彎的,是曲里帶彎的那種,紅線是軟的,讓線在玉佩中拐幾道彎穿過去,這怎么穿呀?宗勖抓耳撓腮,一下沒了主意。
不久后從外面跟來的弘名、劉剛、盧進等人,準備好好鬧鬧洞房,熱鬧熱鬧,卻發現宗勖還在門外,望著玉佩發呆,不知發生了什么。等上前問清了原由,精靈古怪的烏娜公主真是讓人嘖嘖稱奇,新婚之夜也要出個難題考考自己的新郎。
大家都被這個難題難住了,一起陷入了苦思冥想。怎么辦呢?弘名突然靈光一現:穿玉孔,這樣的難題,人當然完不成,但有動物可以完成,什么動物?螞蟻。螞蟻是最善于穿過縫隙去尋找食物的。弘名連忙跟宗勖耳語一陣,宗勖恍然大悟。
宗勖喊來烏梅,讓她給自己弄點蜂蜜來。宗勖在玉佩孔的一端涂上蜂蜜,然后將柔軟的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把螞蟻放在孔的這頭,螞蟻聞到氣味開始向孔里爬,宗勖不斷地吹氣,螞蟻把線帶到了孔的那頭,大功終于告成!宗勖激動喊道:“烏娜,快開門,玉佩穿好了。”
門吱呀一聲開了,烏娜走了出來,望著紅線下的玉佩,欣喜萬分,那是自己和李公子相遇、相知的傳奇!

黃尚陽
各位讀者朋友,隨著“和親”的結束,我的小說《弘名傳》上半篇也到此結束了。寫此小說只是當初一時興起,完全是無償勞動;對于一個沒有接受過文科專業訓練、機械專業畢業的工科生來說,寫起來太吃力,常常為了一個情節要苦思冥想好長時間;更不可能滿足網站的簽約條件(每天要更新幾千字)。下半篇需戰爭場面,可能又要構思好長時間,敬請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