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勸學
你們連演講稿也都是重復使用的?
甚至還是上一任直接留下來的?
這就是所謂的傳承么?
愛了,愛了。
李京墨好奇的問:“我用了這篇稿子,你用什么?”
難不成徐洛霄還有別的存貨?
也是,總不能每次都只用一篇稿子,即便先生25年才能完成一次輪換,但也有幾乎終身都撲在這里的考生,萬一讓這些學生聽出來了,那學院高深莫測的格調還要不要了。
“我差不多已經背下了,換些同義詞,每個句字之間的順序調一下就行了。”
徐洛霄露出小自豪的表情。
秦雎琳扶額:“徐道友,我對你這句話持有懷疑態度。”
這是該懷疑什么的問題么!你難道不覺得這樣做并不合適么……李京墨表情古怪。
“沒問題的。”
秦雎琳給了李京墨一個讓人心安的表情:“大試的主角不是我們,沒人會記住這些過場的。”
“再說。”秦雎琳指著最前面的正在演講的孔邱道:“連孔道友這種五年都需要復述一遍的稿子都是千年不換,沒人會因為這種小事來找學院的麻煩的。”
孔邱的身體猛地一僵。
但他還在演講,即便是平鋪直敘,但目光放在他身上人不多,不能回身瞪對方一眼。
李京墨回想的片刻,笑著推回了頗有年代感的筆記。
“我不用這個,還是師姐你用吧。”
笑話,作為聽著雞湯長大的21世紀青年,在前世做一篇沒人聽過的演講稿或許不太可能,但在這個世界,他隨便按照有些模糊的記憶縫合一篇出來,都是在這個世界沒有出現過的演講稿。
時間很快過去。
作為新任先生,李京墨被放到了壓軸的位置。
就在他準備捏起法術開始講雞湯時,一篇更適合這個場合的文章躍入他的腦海。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這是《勸學》。
他背過,只是時過境遷,忘記了原文,不過大概意思他還記得。
將部分只有前世才擁有書名、地名、事跡等全部替換掉換成這個世界的,也就沒有問題了。
李京墨站上高臺的時候,有注意到下面的考生都沒將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邊,大多不是在閉目養神,就是在抓緊時間修煉,最好能在武試之前突破一個新的枷鎖,畢竟磨刀不誤干柴功,文試一考起來,幾天幾夜都不停歇,別說修煉,或許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但在系統可以扭曲過的聲音中,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放下正在做的事情,將視線投向了石臺之上,李京墨所在的位置。
“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最后一句落下,場中頓時安靜了不少,直到——
“學生多謝先生教誨!”
一聲高喝出現在場中,眾人齊齊看去,發現是一名并不具備修為的寒門士子。
而他的這句話就像是打開了什么開關一般,一聲聲呼啦雜亂的聲音響起,更多的學子離開了自己的位置,沖著高臺的方向,鄭重的行了一個弟子禮。
“學生多謝先生教誨!”
“學生多謝先生教誨!”
“……”
呼聲并不整齊,但那場景卻足夠震人心神。
“李道友此篇一出,可謂是風光無限。”
學院中,與李京墨相識的秦雎琳與歐陽趕忙上前恭賀。
不要說下面的學生聽完《勸學》激動非凡,就連他們這些活了好幾百年的老怪物,也在剛才被之中的某幾句話整的熱血沸騰,仿佛回到了年輕時期。
“師弟!”
徐洛霄這會連姓都不喊了。
“師姐,有事么?”李京墨看向情緒有些激動的對方。
徐洛霄扭捏了下,還是開口問道:“師弟講的實在是太好了,就是不知道你還有別的稿子么,給師姐一份唄。”
“師姐你不是已經演講過了么?”
“25年后也能用啊。”
“呃……那我25年后我在給師姐你吧?”
“不行!就現在!”徐洛霄態度堅定:“要不然我會忘掉的。”
這時,剩下的那名沒能介紹名字的先生輕飄飄的來了一句:
“徐道友的記性并不好,莫說是過了二十五年,就算是現在……”他看了看徐洛霄,又扭頭看向李京墨,笑呵呵的道:“不如李道友問問徐道友,看徐道友現在還記不記得你的名字。”
徐洛霄表情忽然呆滯,逗得在場熟悉她的眾人全都笑出了聲。
不會這么夸張吧……李京墨有些無語。
修士的修為在逐步提升的時候,身體的各方面能力也會逐步提升,就比如說記憶與肉身的強度。
“師姐。”
李京墨心底忽然就升起了挑逗對方的想法。
“你還記得我的姓名么?”
“當然記得!”徐洛霄非常有底氣的答道。
“師弟的名字是李、李……”
“李什么來著?”
越到最后,她的聲音就越小,似乎覺得還是不好意思了起來。
“居然還真有記憶里這么差的人……不,妖!”
“難不成是因為本體大腦太小的原因?”
“不對啊,畫劍宗妖類弟子并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李京墨心底思緒翻飛,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秦雎琳輕嘆一聲:“沒救了。”
歐陽也勸道:“徐道友就接受這樣的事實吧。”
小插曲結束。
下方情緒高昂的考生在翰林司官員的壓制下逐漸恢復,考試正式開始。
因為文試要持續很多天,所以李京墨就讓寧清先行回去,自己則陪同學院眾人留下等待。
三日后。
文試已經正式步入尾聲,身上具備修為且已經開始正式修行的考生借助不需要睡眠的便利,早早的上交了答卷,而尚未掙脫枷鎖,只能在更換燭火間隔小小休息的片刻的考生還在坐在繼續的努力。
“差不多了。”
孔邱忽然睜開雙眼,起身看向下方。
“今年的文試的壓軸考題分別是‘祈雨術’與‘祈晴術’,成績將有各位完成排名的順序決定,現在各位考生可以開始了。”
這兩種術法嚴格來說并不屬于法術的范疇。
即便是凡人,在祭品、禱文、儀式等準備工作沒有錯誤的情況下也能勉強做到。
無論是祈雨還是祈晴,重要的都是那個“祈”字。
沒有修為傍身的考生可以通過借用他人的力量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