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 氣急敗壞 截殺信使
與此同時,雁門關。
“來人!來人啊!”
從幾個抓來的中原女子身上爬起來,多爾袞煩躁地拍打墻壁。
負責頂替鈕鈷達擔任新副將的馬佳奇連忙趕到屋中。
拂袖磕頭道:“奴才馬佳氏叩見貝勒爺,不知貝勒爺喊奴才進屋,有何吩咐?”
“大同城戰況怎么樣了?這都過去多長時間,鈕鈷達怎么半點消息都沒傳回來?”
心煩意亂地穿好衣服起身,多爾袞最近老是有種不祥的預感。
總覺得大同城那邊會出什么大事。
然馬佳奇卻跪到地上,無比獻媚地勸道:“貝勒爺應該是太累了,想大同城那邊有我正白旗兩千多名精銳,又有鈕鈷達大人親自帶隊。
消滅幾個不入流的明軍,定是手拿把攥。
貝勒爺不用太過操心,踏實休息即可。”
“嗯,你所言也有些道理。”
點點頭,多爾袞自從出征以來。
所遇明軍,幾乎都是潰不成軍,宛如散沙。
憑借他手下兩千五百名正白旗精銳。
只要沒有遭遇上萬明軍重重包圍,肯定不會出現太大麻煩。
再加上鈕鈷達在驍勇善戰,智勇雙全。
有他鎮場子,打個大同絕對穩操勝券。
想明白這點,多爾袞心中自然踏實下來。
左手一揮,示意馬佳奇自行退下后。
正打算回到幾個女人身上。
一名斥候突然慌慌張張從外面撞倒馬佳奇,緊接像發瘋般沖進屋中。
嚇得多爾袞瞬間從女人身上跳起來,怒目圓睜地咆哮道:“狗奴才!誰讓你進來的!不知道本將正忙著呢嗎?”
“啟、啟稟貝勒爺,大同城戰報傳回來了!”
絲毫沒聽見對面怒斥的聲音,斥候氣喘吁吁稟告。
多爾袞躺進溫柔鄉中,慵懶至極道:“是打贏了吧,說說,此戰又斬殺多少明軍?虜獲多少金銀珠寶?有沒有美人啊?”
“稟、稟告貝勒爺,大同之戰,我軍慘敗!兩千五百多名草原部落國勇士身隕,主將鈕鈷達、副將邱格爾全部陣亡!”
將戰況如實報告,斥候悲痛欲絕道。
反觀多爾袞則騰的一聲從溫柔鄉中蹦起。
滿臉不敢置信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明軍主力已被我盡數消滅于雁門關,他們哪里能集結起上萬大軍來伏擊鈕鈷達所部?”
“稟貝勒爺,沒有上萬大軍,我等親自到大同城外悄悄探查,發現守城明軍最多不過七八百人,其中還有大半為老弱病殘。”
繼續狠狠補刀道。
斥候的話無疑向把匕首直接捅進了多爾袞胸膛。
而旁邊的馬佳奇臉色也無比難看。
眉頭緊皺地質問道:“不可能!肯定是你們情報有誤!我兩千五百多名精銳,又有鈕鈷達坐鎮,憑借大同城里那幾百多名老弱病殘,怎能使他們全軍覆沒?”
“貝勒爺啊,奴才真沒有半點謊話!我等本是想前往大同詢問安大人戰況如何。
熟料當抵達大同城時,卻發現大同城前已經尸橫遍野,我等冒死扮做尸體去探查消息,這才得知安大人戰敗,明軍大獲全勝的消息。
有幾個兄弟還因為扮做尸體,被明軍當做漏網之魚補殺。
奴才是拼了命,才把這消息帶回來給貝勒爺你啊!”
聲嘶力竭地稟告道,斥候就差沒把自己捅了證明他沒有說謊。
而多爾袞在確定自己那么多手下都是死在大同城下后。
整個人頓時暴跳如雷地咆哮起來:“奇恥大辱!奇恥大辱!我草原部落國自建國以來,何曾吃過如此大暗虧?
此仇不報,我多爾袞無緣回到京師面對家鄉父老!
傳我命令,立刻調集西草原五千正白旗精銳鐵騎前來雁門關!
本將要血洗大同,以報此深仇大恨!”
“什么?貝勒爺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
沒想到多爾袞氣急敗壞居然要調集重兵,馬佳奇惶恐跪地。
無比著急的勸道:“貝勒爺,要知道西草原那五千正白旗守軍乃是皇上為鉗制當地剛剛收編的外八旗士兵留下的護身符,你若將他們調來雁門關。
萬一外八旗暗中作亂,后果簡直不堪設想啊!”
“這我知道!但我現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已經徹底被仇恨沖昏頭腦,多爾袞咬牙切齒道:“幾番下來,我正白旗已經有四千多勇士死于大同城下,若不報此仇,我還如何服眾?
再者說,皇上此時正集中精力攻打山海關,我快馬快攻,打下大同后迅速將軍隊歸還原位,皇上必然不會怪罪!
快去傳令命令吧!”
“這……嗻!”
低下頭,馬佳奇終究是個奴才。
面對多爾袞的軍令,他自然不敢多說什么。
只得讓幾名斥候騎上快馬,立刻星夜奔赴外蒙草原去傳令。
然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
就在幾名斥候快馬加鞭從雁門關中迅速竄出之時。
幾雙早已蟄伏多日的眼睛,冷不丁從黑暗中閃出了精光!
“決定好沒?到底打哪個?”
“打最慢的!不容易被發現。”
“快點!再不打就都跑了!能不能別挑了!這不是去烤鴨店挑鴨子!隨便找一只不就行了嗎?”
“他娘的不管了,就選這個倒霉蛋了!”
經過整整幾秒鐘的激烈爭辯,幾名負責前來埋伏的弓箭手最終將視線放到速度最慢的那名斥候身上。
事實證明。
老話雖然老套,但它確實都是真理。
勤奮的人雖然不一定會成功,但他肯定會獲得好運!
否則就像這位倒霉蛋!
他因為偷懶不想那么快去送信。
結果懶偷沒偷成暫且未知,反正幾名弓箭手是已經把箭頭死死地對準了他的腦袋!
“嗖嗖嗖!”
剎那間,五六根箭矢如流星般從黑暗中竄出。
可憐的倒霉蛋上一秒還思考等會去什么地方睡懶覺。
結果下一秒就永遠躺到馬背上開始了夢鄉。
而沒有人去發號施令,戰馬自然也很快就停下腳步低頭吃草。
幾名埋伏起來的弓箭手們見狀,迅速從灌木叢中魚貫而出。
將尸體從戰馬上翻下來后。
幾個人左翻右翻,最終成功從斥候懷中掏出個竹筒。
打開一看。
發現里面果然是多爾袞去調集援兵的命令后。
其中一人將書信揣進懷中,面帶笑容道:“果然如大人所料!快!把尸體掩埋,牽走馬匹,然后立刻返回大同城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