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師兄傳道【求收藏!!】
得虧孟虎現在有了虎身,且虎形第三變完成,身體素質大幅度提升,挑起擔子來,覺得輕而易舉。
要是換成以前,小半日就得肩膀起水泡,第二天連筷子都拿不起。
不過,挑擔容易歸容易,這天天挑,也不是個事兒啊。
如果孟虎沒記錯的話,從黃風嶺到流沙河,原著中可是從夏天走到了秋天。
難道要挑幾個月擔子?
特別是西游路上多大山,如果繞過去,需要多花好幾倍的時間。
所以孫悟空向來是逢山開山。
孫悟空一步踏出,前方樹木草叢如同花果山的群猴見大王回來,自動朝兩邊散開,出現一條山道,等他們過去,樹木草叢又恢復原狀。
好似他們從沒來過!
孟虎大開眼界,難怪唐僧能以一條大致是直線的方式,走過十萬八千里。
但是,山道終歸難行,孟虎挑著擔,看著騎白馬的唐僧,想著自己有坐騎就好了。
“嗯?”
孟虎突然想起,他有一塊本命法寶臥虎石,乖巧聽話,能大能小,還能隨意控制前進,如果用來馱行李呢?
“刷!”
孟虎放下行李。
前面三人回過頭來。
唐僧說道:“悟空,天色已晚,為師有些餓了,咱們生火做飯,明日再走吧。”
“好!”
孫悟空當即用金箍棒劃出一塊空地,又去摘野果了。
其實孫悟空和豬八戒,早就無須進食,日常三餐,就是走個形式,滿足下口腹之欲罷了。
而孟虎,幾天不吃也沒多大關系。
唯獨凡夫俗子唐僧,需要定時吃點東西。
孟虎坐在一旁,喚出臥虎石,用神念將它變成等人大小。
自是本命,當聽驅使!
在孟虎的控制下,臥虎石長久飛行,暫時還做不到,但一蹦一跳,卻不在話下。
豬八戒好奇地湊了過來:“練習本命法寶的細微控制?你這樣不行,如果以力道彈起,則越小越好,比如在一根茅草一片樹葉上。”
孟虎嘗試幾次,皆以失敗告終,他看著優哉游哉的豬八戒,馬上繞到他身后,捶背揉肩。
豬八戒笑道:“猴哥,這個師弟,跟老豬更親啊。”
孫悟空不屑一笑,指點道:“萬物有靈,一草一木皆生天地元氣。孟虎,你只要找到草木的元氣流轉,在與臥虎石接觸的瞬間,控制臥虎石彈跳即可。”
孟虎正想收回捶背的雙手,豬八戒就開口道:“猴哥,說得簡單,可孟虎又沒開天眼,也沒你的火眼金睛,修行火候還不夠,哪里看得到元氣流轉的天地之理?”
孫悟空抓耳撓腮,這個問題,以前確實沒遇到。
豬八戒回過頭:“孟虎,先前就跟你講了,咱們跟猴哥不是一路的,猴哥天賦異稟,他的修行訣竅跟法門,你學不來。”
孟虎點頭如小雞啄米,捶背揉肩更賣力了。
豬八戒滿意道:“孟虎,你先閉上雙眼,感受一個時辰的自然法則。”
孟虎照做。
然而,幾息過后,他突然跳起來,興奮道:“我看到了。”
孫悟空豬八戒齊刷刷看向孟虎。
尤其是豬八戒,滿眼不可思議:“你確定?”
孟虎說道:“當我靜下心來,認真感受這方世界時,周身就有熒光點點,想必就是猴哥口中的元氣流轉。”
為了印證所言不虛,孟虎再次閉上眼,把臥虎石變成拳頭大小,每一次蹦跳,落腳點都恰好遇到天地元氣。
盡管并非完美,臥虎石與元氣觸碰,偶爾打散或打碎元氣,但他的確能‘看到’元氣了。
豬八戒吃驚道:“怎么可能?”
元氣流轉的天地之理,哪怕是他,都在飛升天庭之后,才初次看到。
饒是如此,也比他人早得多!
現在孟虎不費吹灰之力,眨眼之間感悟天地之理,簡直妖孽。
孫悟空使出火眼金睛,大致探明情況,說道:“看他額頭。”
豬八戒運轉神通,發現孟虎的額頭上,有一個由金色虎紋組成的‘王’字,此刻,王字虎紋金光內斂閃現,類似神人開天眼。
所以元氣流轉無處遁形。
豬八戒無語了,本來還想在孟虎面前露一手,以逆天法門教他過早感受元氣流轉,看來是媚眼做給瞎子看。
小丑竟然是自己?
索性,豬八戒倒頭睡覺。
第二日清早,幾人又一同翻山越嶺。
孟虎喚出臥虎石,將行李放在臥虎石上,自己也跳上去坐著。
在唐僧訝異的表情中,臥虎石好似幼童嬉戲,歡快的在草叢上一蹦一跳。
孟虎昨晚一宿沒睡,熟練掌握了臥虎石與元氣撞跳的節奏,現在他徹底放下行李擔子,西游之路就能輕松寫意地坐在臥虎石上面了。
豬八戒看著得意洋洋的孟虎,戲謔道:“你還真是個天才!”
孟虎傲嬌地仰起脖子:“那是!”
孫悟空冷哼一聲,掄起金箍棒打在地上,臥虎石一震,上面的孟虎,吃痛一聲,摔了個四腳朝天。
豬八戒笑道:“猴哥這招,就叫作敲山震虎!”
豬八戒放下韁繩,讓白龍馬自己走,他其實也就做做樣子,白龍馬根本不需要有人牽著。
豬八戒來到孟虎身邊,解惑道:“這方世界名為西游,我們此行也正是西游,暗含天道演變,所以最好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走去靈山,才能無形中得到天道饋贈,哪怕是跟著走一段路,也會有莫大好處。特別是對你這種筑基境界的修行者來說,更是大有裨益。”
孟虎翻個跟頭站起身,問道:“筑基?什么意思?”
豬八戒更為吃驚:“你不會連修行境界都不知道吧?”
孟虎撓著頭,咧嘴大笑,露出一口標準的虎牙!
豬八戒嘆了口氣,能進入教出猴哥的師門,卻連最基礎的東西都不清楚,孟虎是怎么混的?
孫悟空一直留意他倆的對話,他也有點無奈,菩提祖師好像確實不愛講這些,當年自己同樣受此困擾,后來還是七大圣一起喝酒時,才弄明白修行境界。
豬八戒只好認真對孟虎科普,說道:“修行一共有十一個境界!開竅、練氣、筑基、金丹、元嬰,這五個境界,被稱為凡境,在凡間還夠看。元嬰之后,就是飛升、地仙、天仙、大羅、準圣,這五個境界被稱為仙境,移山倒海的神通,也能擁有了。并且到了天仙境,就有機會跟玉帝討一個仙籍,或者到如來那兒領一個正果。”
“至于最后一個境界,被稱為圣境,具體何如,你要是闖進去了,別忘了跟老豬談談感悟!”
孟虎連忙問道:“圣境之上,還有嗎?”
豬八戒斜眼看他:“想啥呢?”
之后,豬八戒又跟孟虎詳細講解了凡境的具體事由,以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孟虎銘記在心,又繼續問道:“那仙境呢?”
不等豬八戒回答,唐僧橫插一句:“小老虎,你現在才筑基,想那些有的沒的干啥?”
知道了修行體系,在西游世界中才算有了初步了解,見唐僧打斷,孟虎直接懟回去:“你懂什么,這叫未雨綢繆!”
好歹自己也是妖怪身,而且還是個血脈很高的妖怪,唐僧你現在只是個凡夫俗子,哪涼快哪待著去,別妨礙我跟二師兄學道。
唐僧仍堅持自己的初衷:“貧僧雖是一介凡胎,但也跟悟空八戒相處小半年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跑嗎?小老虎,小心貪多嚼不爛!”
豬八戒委屈道:“師父,你看我干什么?”
西游繼續。
孟虎指著臥虎石:“二師兄,要不要把它收起來,我來挑行李?”
豬八戒回答道:“這倒不必。”
只是,本命法寶變成了挑夫,如此作踐本命法寶,孟虎也是獨一份了。
當晚,夜宿山坳。
孫悟空把孟虎從豬八戒身邊喊過去,叮囑道:“孟虎,修行道上的關隘,俺老孫一法通萬法通,對你或許沒有參考價值。這段時間,你多跟八戒討教。但是,祖師既然把你丟到俺老孫這里,俺老孫自當把祖師教會的一身本事,從今晚開始,將盡數傳授于你,至于你能學多少,全憑你自己的造化了。”

西游言己
求抱抱求票票~ 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