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各方反應
自從去年李密火拼了翟讓,雖然引得瓦崗舊部不滿,可好歹也算是徹底掌控了瓦崗大權。
正是志得意滿的時候。
宇文化及造反的消息傳來,李密大喜,正準備趁亂去打東都洛陽。
只要拿下東都,就可以考慮登基稱帝了。
結果,楊倓橫空出世。
瓦崗軍,擋住了楊倓回東都的路。
這一戰,怎么說,怎么不劃算啊!
李密思慮再三,叫來了徐世績。
“主公,楊倓氣勢洶洶,十萬大軍士氣旺盛,咱們且避敵鋒芒靜觀其變。
楊倓回到洛陽,首當其沖的必是大興李淵,待他們拼個兩敗俱傷,就是咱們出擊的最好時機。”
徐世績的建議,李密深以為然。
洛陽隋軍不弱,江都有靠山王為后盾,沿途還有不少城池是忠于大隋的。
楊倓率十萬大軍氣勢如虹的回家,誰阻攔,誰倒霉。
在這個情況下,瓦崗軍可沒那么傻,先去跟楊倓拼個兩敗俱傷,白白便宜了其他人。
即使羅成、王伯當、秦叔寶、單雄信、程咬金等人,都想要會一會一招擊敗宇文成都的楊倓。
好漢們知道輕重,也只能暫且忍下一口氣,讓楊倓先去打李淵。
李淵攻占大興城立楊侑為帝,把楊廣變成太上皇,可謂是當下第一大反賊。
大興和洛陽又近在遲尺,楊倓回到洛陽,必須得先解決李淵。
兩虎相爭,兩敗俱傷。
李密等的就是這個天賜良機。
……
楊廣遷都洛陽,以大興城為陪都,地位和洛陽一樣重要。
李淵攻取了大興城,就決定以大興為都城,打造李氏江山基業。
“好,以宇文化及等人的手段,楊廣必死,我李家奪取江山,將再無障礙!”
得知宇文化及造反的消息,李淵不由得撫掌大笑。
雖然大隋日薄西山如秋后的螞蚱,可李淵多年活在楊廣的淫威下,對楊廣還是有很深的忌憚之心。
而且,眼下大隋的實力,還是很強勁的。
除了江都十萬大軍,還有靠山王、東都等精銳隋軍,家底還很厚。
所以,李淵雖然反了,也一直擔心楊廣萬一恍然醒悟。
楊廣一死,壓在李淵心中的巨大石頭頓時落地。
結果,楊倓騰空出世。
只掌破門,一招敗宇文成都,孤身平叛收服十萬大軍,眾望所歸靈前繼位。
這些消息,將李淵雷得外焦里嫩。
茲事體大,李淵連忙叫來了四個兒子。
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元霸、四子李元吉。
“元霸,你能一錘打死宇文成都嗎?”
李元霸生得尖嘴猴腮,骨瘦如柴面如病鬼,整一個營養不良的瘦猴子,偏偏天生神力。
李元霸想了想,很認真地道:“一錘子不能,得十幾錘子!”
“咕嘟”
接連幾聲吞咽口水的聲音響起,這是李淵父子四人,被驚到了。
本以為,李元霸武藝天下第一。
楊倓一招敗宇文成都,李元霸要十幾錘才能錘死宇文成都。
這怎么看,怎么有點不妙。
“建成、世民,你們怎么看?”
“阿爺,目前消息不明,變數極大,楊倓或許只是個幌子,等一切打探清楚后,再做決斷也不遲!”
“阿爺,可先全力攻打函谷關,只要函谷關在手,即使楊倓本事非凡,咱們進可攻退可守,也足以立于不敗之地。”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建議,李淵都采納了。
全力打探楊倓的真實情況。
以李世民為主帥,以潼關為前線,過函谷道,向函谷關發起進攻。
……
140里長的函谷道。
西頭是三國時曹操建造的潼關,已經被李淵占據。
東頭是三國以前聞名天下,如今已經被潼關取代的函谷關。
函谷關守將,是九省花刀將魏文通。
魏文通身材魁梧,生得紫面長髯威風凜凜,相貌堂堂武藝高強。
隋唐十八條好漢中名列第九,也是靠山王楊林最喜愛的三員大將之一。
因魏文通的相貌與三國關羽相似,又號稱賽關爺。
去年,李淵攻取潼關奪取長安。
楊林立即派了麾下悍將魏文通,去鎮守已經處于半廢棄的函谷關。
魏文通上任函谷關守將,就不停的整頓防御,以防李淵。
江都事變。
魏文通沒有在第一時間,得到宇文化及謀反的消息。
這是因為,東都留守,怕他知道消息會叛變。
魏文通得到的消息,是楊倓平叛成功,得到靠山王和數十萬大軍擁戴,于靈前繼位。
魏文通對著江都方向為楊廣大哭一場。
接著抖索精神,準備在新帝和靠山王的指揮下,大干一場。
李世民來攻打函谷關。
重振精氣神的魏文通勇氣倍增,與之展開攻防戰。
……
通濟渠上,大小數百艘船浩浩蕩蕩的西進。
運河兩邊,左岸是御林軍為主的驍果,右岸是左右翊衛。
沿途所過,各郡縣紛紛開城,跪迎新帝楊倓。
隔岸祭拜先帝楊廣靈柩。
沿途郡縣的官員。
一直抵抗叛軍,忠心于大隋的官員,楊倓給予勉勵,升官賞爵,毫不吝嗇。
投賊又反正的官吏,本著大赦天下既往不咎的原則和寬廣胸懷,楊倓撫慰一番,官升一級既往不咎。
對于冥頑不靈,為非作歹的人,楊倓不介意一刀宰了。
沿途所過,更是整肅軍紀,對百姓秋毫無犯。
征集民夫,也發放錢糧!
楊廣及宇文化及等人在江南的搜刮所得,運河上起碼拉了幾百船,足夠楊倓沿途揮霍。
運河兩岸都是產糧的地方,江南更是魚米之鄉。
戰亂之地都是在中原、河北、關涼等地,對江南影響甚小。
楊倓大軍所需糧草,也是從江都拉來的,更有靠山王楊林源源不斷的補充。
楊倓的沿途表現,令人贊嘆。
人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中興之主冉冉升起。
大隋復興有望。
官吏百姓,無不是喜極而泣。
有希望能重歸太平,沒多少人想去過顛沛流離、刀頭舔血的日子。
“高祖皇帝在天有靈,保佑天下黎民百姓,重新過上好日子!”
楊堅在世時,天下清平百姓安居樂業,深受百姓愛戴。
百姓們祈求新帝楊倓,能跟高祖文皇帝一樣賢明。
千萬不能像太宗皇帝那樣昏庸自大。
瓦崗軍避其鋒芒,中小反賊更是逃之夭夭。
沿途所過,沒有人朝楊倓發起進攻。
楊倓大軍,也沒有離開運河沿線,有攻擊反賊的跡象,一心一意地回洛陽。
楊倓的戰略,是回到東都坐鎮中樞,先整合忠于大隋的勢力,再對眾反賊們進行分化瓦解,逐個擊破。
楊廣離開中樞躲在江都,使得天下忠于大隋的人,宛如失去了主心骨。
楊倓重回中樞坐鎮,必將重拾人心,鼓舞士氣。
使得平叛之路,事半功倍。
其實,對身懷萬界獨尊系統的楊倓來說,穿梭各個小說界面,比在大隋主世界,要來得有趣。
現在,是時候,繼續前往武俠小說世界。
去升級打怪撿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