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昭肯定已經準備好了,他在想現在到底在哪里舉辦,吃席要幾個菜,上菜的順序如何。
聽說阿用驛有一個戲臺,里面能夠容納更多的人,張承昭就異想天開覺得用這個戲臺很好,他想要讓所有人都看見他的婚禮,然后他把這個想法和朱天賜說了,朱天賜自然同意。
得到朱天賜首肯的張承昭大喜過望,立刻跑過去準備東西,朱天賜也不去插手,應該適當給他們自己的空間。
朱天賜看著張承昭忙忙碌碌的身影,替這個家伙感到幸福,同時對岳如昆說道:“如昆啊,你什么時候也能夠娶妻生子呢?”
岳如昆聽了一愣,心道大人你這說的什么話,不過他也有一些感動:朱先生就是這樣,對每個人都非常關心,卻沒有關心自己,于是他說道:“這個不著急,到時候看得上眼的就行了。”
“那可不行,你看張承昭,他最近多幸福啊,每天雖然很累,但是看著他臉上的笑容我我就覺得挺開心的。”
“朱先生,我也很開心,我現在就巴不得能夠抱上張承昭的兒子呢。”
“那你既然這么喜歡,為什么不想結婚呢?”
“朱先生,你真的想聽么?”
“是。”
“那是因為,我想要保護朱先生,我不能玩忽職守。”
這是多么顧全大局的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啊!他的心里究竟是多么看中自己才能用這么輕飄飄的一句話說出這么沉甸甸的情感,才能夠說出這般千鈞重的話語?
一時間朱天賜都覺得這個忠誠、憨厚、顧全大局、穩重的漢子的身影都高大了起來,朱天賜心里面異常復雜,他站起身來,對著有一些茫然不知所措的岳如昆堅定地說道:“卿不負我,我必以國士待卿!”
……
……
“偵查發現了什么沒有?”朱天賜對著戴鐵濤說道。
戴鐵濤的夢想是能夠統領一支騎兵隊,因為他從小就對馬匹心向往之,尤其是他們威猛,劇烈,生不畏死,男子氣概,所以戴鐵濤能夠打熬武藝,打熬氣力,讓自己身強力壯,就是為了某一天能夠統領一支騎兵隊。
后來雖然因為軍隊的事情心灰意冷,但是他認為這是人生的挫折之一,因為他確信,人生能夠確定的事情就是不確定的人生,既然軍隊留不住我,那自然有能夠留住自己的地方。自己絕對能夠闖出一片天地。
所以當朱天賜來到他家的時候,他稍微推辭了一下就決定加入朱天賜的隊伍,然后盡心盡力。
而且朱天賜發現,這人生來就對偵查和戰場氣息有非常獨特的感知能力,尤其擅長騎兵,一些看法甚至非常不錯。
比如又一次朱天賜問他,為什么需要偵查,有人說這是白費功夫,有人說這是吃力不討好,朱天賜認為這是防范危險。
戴鐵濤認為,不僅僅是防范危險,更應該能夠注意到那些地方是安全的,那些地方是不安全的,那些地方適合安營扎寨,甚至于什么地方應該布置什么兵種,怎么安置軍隊,還有遇見敵兵的時候應當怎么進行組織和疏散,這都是非常需要的。
所以朱天賜專門設立了一個騎兵營,任命戴鐵濤為騎兵營總兵官,雖然現在加上他只有三個人,其中一個還是兼任。
“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情況。”戴鐵濤如實回答。
“他準備戲臺是有什么別的寓意么?”
岳如昆接話道:“自然是有原因的,在他家那邊,每逢過年婚嫁的時候都要請人過來唱戲,唱的昆曲,普天同慶。而且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規矩,不管有沒有人來,這必須是要唱戲的。”
“有人來聽戲那是可以理解的,可是為什么沒有人聽戲也要唱下去呢?”
“那是因為即使是沒有人在聽戲,也有鬼神在聽,戲沒有唱完,戲子都不能下臺。人道戲子無情,戲子卻有義,各行各業都是如此,規矩約定俗成,誰壞了規矩,誰就會遭報應的。”
“是這樣么?”
“確實如此,不過也不知道那徐棠梨準備唱什么戲,如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就非常不錯。”
“不知道張承昭準備好了沒有。”
“他早就準備好了,從看見徐棠梨的第一天開始就準備好了,每天他都絞盡腦汁把一些好東西拿回來,比如金釵,比如首飾,或者一些布匹。我們都看在眼里,說徐姑娘真有福氣,能夠讓張承昭看上眼。”
……
……
“你們打算什么時候動手?如今已經在阿用驛了,過不了多久,那個朱先生就會走了,不知道應該怎么去處理這件事情。”一個聲音弱弱地響起。
黑暗里的那個人自顧自地說道:“計劃就是這樣的,經略大人已經算到了他們能夠來到這里,那么接下來……唔,沒錯,按照計劃進行就可以。”
他想到了那一張蒼老的臉龐,雖然上面彌漫著死氣和衰老,但是他一點兒都不敢去輕視這個人。不光光是因為他的權勢,還有他的地位,還有他的性格,從陜西滅殺起義軍開始,這個人就是他的夢魘,一個能夠把坐師的兒子、自己的同窗、無數昔日同僚滅殺的人,想想都覺得可怕
這還是人么?他不禁想到,就算是滿洲兵都覺得殘忍的金聲恒、李成棟都沒有這樣吧?
“大人!”一聲弱弱的聲音把他拉回現實。
“怎么了?”
“婢子以為,不如趁著他們他們結婚的時候進行突襲。”
“哦?還有這回事?這倒是奇了,不過也好,結婚當天肯定是人山人海,肯定是防備松懈,正好能夠給我們創造有利的條件,你這個提議不錯,這樣的話你父母能夠吃點兒好的。”
她緊緊攥著自己的雙手,聲音有點兒顫抖:“多謝大人垂憐,婢子銘感五內,無以為報,此生唯將軍之命是從!”
“好了好了,你有這份心也是難能可貴了。到時候成功抓到朱四太子,我肯定和經略大人述功,讓你全家團聚。”
“多謝大人垂愛,婢子銘感五內!”
“好啦,下去吧。”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