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者還是旁觀者
2021年12月,我在某科技公司從事考研項目的課程顧問崗位,遇到的學生成千上萬,需要為學生解決的問題也成千上萬。
每一天都重復著,每一天都投入著,每一天都竭盡我三十余年的經驗教訓給予每個學生最誠摯的建議。
被誤解、被看輕、被不信任也是時常會有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時候,學生給予的真誠,我也回報以真誠,這是我會熱愛上我的職業的原因。
正在從事初中班主任的清風先生是咨詢我考研事宜的學生之一,我們除了會聊聊考研之外,也會聊聊其他的事情,比如工作或生活的反思。
清風先生說,他以旁觀者的角度去看著學生的家庭關系,覺得學生的問題很多都是父母的問題,他曾經也試圖和家長交談過,但是最后的結果往往吃力而不討好。所以他變更了策略,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對于這樣的事情是只給予適當建議即可。
我給了清風先生不一樣的觀點。
我建議清風先生以參與者的角度去面對這個問題,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改變現狀,可能這對于清風先生而言面對的只是處理一個問題而已,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很大可能會影響著她的一生。
當然我并不否認作為一個參與者會很累,作為參與者心情會隨著整個事態變動,心情起伏不定,甚至會被他人誤解與厭煩,但是你不能因為這一些不利之處,就對于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不好的事情,視而不見。
參與、融入,會有情緒起伏,但也能感受到活著的流淌的溫熱的血液。
像個有血有肉的人一樣的存活于世。
2018年,我孕后,和我愛人一起在BJ闖蕩。
一次,我和我愛人約了弟和他老婆一起逛吃逛吃。弟說了一句:“姐,你和哥在一起后才感覺你活得像個人!”
我調侃:“難道我之前就活得不像人啦~”
或許是真的!
但把我逼著活得虛無的,是這個世界混沌的觀念?還是我迷失的靈魂?
1996年,我六歲,喜歡唱歌跳舞,還喜歡在人前表演。
我姑奶奶說:這是哪里來得瘋婆子,沒羞沒臊的。爺爺緊跟其后附和著:確實像個瘋子。只有我媽說會拉著我躲過村里人的嘲弄。
那些玩笑話,半真半假,幼年的自己卻當了真,再也沒有在人前大大咧咧過,喬裝得極為安靜懂事。
幼年萌生的羞恥心,讓這顆心格外敏銳。
2005年,我初中,我媽說,我應該以學業為主,不能談戀愛,不能耽誤了學業,我很乖巧的上學期間絕無半點除了學習以外旁的心思。
2008年,我高一,熱愛寫作,偏偏語文老師每次都在我的本子上寫著:“文筆尚可,但思想不夠深刻?!睘榱四茏銐蛏羁?,我絞盡了幾年的腦汁。
2010年,臨近高中畢業,對于未來懵懂不知,茫然無措,想著咨詢一下長者,高中老師說,所有的困頓都是因為我閱歷太淺。
2011年,我入大學,我媽說,我可以戀愛了,再不戀愛,女生年紀一大就不好找適合的對象了??晌覊焊鶎τ趹賽蹮o興趣,也不了解。
2015年,得知我媽病危,我心絞欲碎,痛不欲生,而談了三年的男友視若無睹。
我終于想要逃離這個被外界掌控的命運,想要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自己掌控自己的命運。即使背上所有的罵名,也愿意以自己渴求的方式活著。
不知是誰的觀念和思想,灌輸著人,應該學著精明,應該學習著順從,應該學習著圓滑,應該學習著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生活。
旁觀者的角度很傷人的。傷害了太多人,也顯示著太多的人情冷漠。
是這個世界生病了,還是我眼中的這個世界生病了?還是我從未睜開過雙眼看清楚這個世界?
這個講著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世界。
這個錢的世界、利的世界、情的世界;這個復雜的人心包圍著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