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引援本就是誤區
“Nice!兄弟們,我們贏了!”
“拆家拆家拆家……”
“先拆家,別急著高興。”
tes語音里,隱約表現著激動、興奮,外加一絲理智。
等到dwg基地爆炸的那一刻,隊員們全數高呼喜悅,來盡情的享受勝利帶來的榮光。
這一刻,lpl王朝建立,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賽區!
鏖戰五局,由lpl拿下了洲際賽的三連冠!
dwg那邊,許秀自然是高興不起來,一臉嚴肅地收拾著鍵鼠,表情里滿是不甘。
但他也知道,電子競技,勝者為王。
輸者,只有黯淡的退場。
……
tes贏下來后,其余三支隊伍ig、fpx以及jdg同時上臺。
20位選手,外加替補教練,留在舞臺上合影留念。
記錄這lpl賽區榮譽的高光時刻。
而從20位選手里,需要頒發一名fmvp。
最終,fmvp給到了左手。
Knight拿著手里沉甸甸的fmvp獎杯,眼神里透露著高興以及喜悅。
余霜走到臺前,開始進行采訪。
“Knight選手拿到這一座fmvp獎杯,有什么想說的嗎?”
Knight接過話筒,沉吟兩秒鐘,說道:“首先感謝我們的陳教練,是他爭取了第五局,讓我們才有了機會戰勝心魔。”
“并且在白色月牙不在的時候,來擔此bp的重任,很是辛苦。”
“其次感謝隊友,以及lpl其他隊伍,他們的努力都看在眼中,榮譽屬于這里臺上的每一個人。”
“最后,我們滔搏沒有辜負lpl的期望,拿下了最后一場的勝利,希望通過這場勝利,能有更多的粉絲和觀眾支持我們!”
Knight的普通話很別扭,甚至說是一點都不標準。
但卻能聽出他真情實感地在表達。
臺下,陳旭看著這一副畫面,甚是感動。
背后工作的人,是很多人都沒見過或者未知的。
大家只能看到光明鮮麗的表面,卻忽略了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練團隊以及工作人員。
只有選手,才知道這背后的一切。
“Knight值得,這幾場發揮還是挺勇的,Moyu上場后,果然比369穩了許多。”
“估計369要做幾天的冷板凳了,不光把白色月牙氣到住院,甚至陳旭教練都不用他了。”
“滔搏這個狀態真的可以啊,冠軍不好說,沖一沖世界賽應該是有機會的。”
“洲際賽結束,接下來就是緊張且有刺激的常規賽了。”
“滔搏這次洲際賽的表現沒話說,粉了。”
“話說,白色月牙的執教還可以,在陳旭的輔佐下,滔搏這賽季可以沖一沖!”
隨著觀眾的熱議,洲際賽的熱度沒過幾天就已經沖散干凈。
正如滔搏所預料到的那樣,他們確實因為那一場決勝局戰勝dwg,吸收了大量的粉絲。
但粉絲這東西,有好壞之分。
有的粉絲,把握著尺度,默默地為隊伍加油鼓氣。
有的卻很夸張,到處引戰、反串、撕逼、夸大其詞。
這種情況下,往往就把選手自動帶里面去了。
比如Knight,明明只是一個努力上進的孩子,卻因為某些營銷號以及黑粉的吹捧,硬生生地被吹成了“世界第一中單”。
世界第一這個稱號,本身就備受爭議。
這不,滔搏回來之后,連贏兩場bo3,以為會備受好評。
第三局0-2輸給SN后,那些惡意的評論,瞬間席卷各大平臺。
讓選手的壓力倍增。
尤其是輸了之后,白色月牙被噴的極慘。
白色月牙出院,回歸到教練組,繼續擔任主教練的職位。
這讓一些陳旭粉,感到為難。
但畢竟白色月牙才是主教練,bp工作由他去做,這是規定。
粉絲也能接受。
贏了還好,輸了一切都白費了。
觀眾風評來襲,怪完選手后,也把一些責任全部攔在教練組身上。
質疑bp,執教能力差,風評一下子就上來了。
再加上369的回歸,上場后各種謎之操作,白色月牙這一次的承受能力雖然強了一些。
但畢竟是雙重夾擊,終歸撐不住了。
2019年7月23號,晚8點,滔搏公告,宣布白色月牙,暫時離開戰場一段時間。
白色月牙離開前,特意囑咐陳旭,“有些事情,多去實踐幾次,總有好處的。”
聽完這句話后,陳旭一臉苦笑,自然明白了其中的意思。
他是在暗示369。
打SN之前,369在訓練賽的發揮神勇,他的上限本就是一流上單,再加上陳旭的bp,外加屬性加成,訓練賽里亂殺!
但正式比賽當中,陳旭可就沒有機會給369加成了。
白色月牙的bp確實比陳旭做得好,這是毋庸置疑的。
但沒有建議所給予的加成,狀態不穩定的369可就拉了。
說起來,陳旭還挺自責的。
這段時間,陳旭跟著白色月牙學到了很多東西。
包括接觸了一些戰術儲備,復盤,以及更深層次的理解。
圈內有一句話是:選手玩的是操作,教練玩的是大腦,兩者相輔相成。
前段時間的德杯賽,在lpl戰隊認真的情況下,主播隊毫無還手之力。
這是因為主播隊的個人水平差嗎?
顯然不是!
有一支主播隊,隊內的分數加起來,足足有9000分。
這什么概念?
三個國服第一,外加兩個1500分的路人組成在一起。
這些人還都不是絕活哥,一個個的英雄池廣闊。
即便如此,在一場認真對決中,主播隊還是毫無還手之力。
這里面,差的是什么?
運營。
或者說,教練的作用。
早期,lpl一直害怕遇見韓國隊,在韓國隊手里占不到半點好處。
后來請各種韓援,依舊沒有辦法改變現狀。
甚至成績越來越差。
這是因為韓國選手天生比lpl選手強?
顯然不是。
引援,本身就進入了誤區。
電子競技和傳統體育有一個不同之處是:電子競技沒有傳統體育那種傳承。
或者說天賦。
舉個例子。
中國的cf也是拿過世界冠軍的。
你能說,電子競技,中國始終不行?
這是荒謬之言。
早期的lpl之所以不如lck,存在差距的是教練組,而并非選手。
lpl的天才選手很多,甚至不落后于lck。
但lpl教練組根本不會利用這些天才選手的優勢,包括運營、體系等等,都存在一個很大的差距。
這種差距,是技術和操作無法彌補的。
主播隊,單拉出一個來,可以單殺lpl所有位置的選手。
這能證明他實力很強,但他卻贏不了比賽。
這就是教練的重要性。
據陳旭所知,早期的lck就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體系。
上到教練組,下到青訓。
都是傳承。
那時的lpl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既沒有新人培養計劃,教練組團隊也出現了很多誤解,才導致lpl如今發展現在只有一座冠軍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