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轟隆!”
天空中發出霹靂巨響,銀色的閃電無序的飛舞在天空之中。
亳(bó)城的王宮內,商王成湯站在石階之上,看著天上逐漸飄落的雨滴,沉默不語。
自從他率軍大敗夏桀,在夏王都祭告天地后,就回到了這里。
原本打算在舉行一次祭祀,向商人的祖先們訴說自己的功績,并占卜一下商朝的未來。
可自從回到王都,天氣一直就變得沉悶,甚至近日電閃雷鳴,風雨不斷。
難道上天認為他成湯滅夏有罪?還是之前決戰時,商軍不懼雷雨,執意消滅夏軍惹怒了天神?
成湯想到這,有些拿不準主意,對身后的奴仆道:“去,傳伊尹來見我。”
很快,正在筮宮內準備祭祀用度的伊尹收到了消息,趕緊帶著龜甲來到了王宮。
一見面,伊尹便跪伏在地,高聲呼道:“恭喜大王,天命所歸。”
成湯面色一喜,好奇地問道:“何出此言?”
“大王宣我,定是因為近日的天氣。據臣觀察,上一次這種天氣還是在大王與那夏桀在鳴條之野決戰時。”
伊尹站起后掏出一片龜甲,獻了上去,躬身說道:“來之前,臣已率人占卜過。”
“結果如何?”成湯看了看龜甲,直接問道。
“王,占卜顯示。每當天下即將發生大事時,古神就會駕車巡視天下,以便向天帝匯報。”
“天空中不斷閃過銀光,轟鳴聲不停。就是古神座駕的輪子滾過天空而發出的聲音。”
“大王即將祭祀天地,宣告四方我大商立國!此等大事古神豈能錯過?”
成湯聽到伊尹的解釋,不禁大喜,問道:“此話當真?”
“沒錯大王,我已卜出吉日。大王祭祀完成后,古神自會離開!”
成湯很滿意這個解釋,隨即囑咐伊尹加快修建祭臺的進度。
并且命令伊尹要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給后人作為經驗。
伊尹回去后,便在龜甲上,將閃電的形狀和車輪的形狀組合在一起。
最開始意為‘打雷時的聲音’,后來單獨叫做‘雷’。
那位古神也被稱為雷神。
ps:文中的天氣很少見,是一種大雷雨天氣,并不是普通的打雷下雨。鳴條之野的戰斗,是和夏朝打的定鼎之戰,當時也發生了這種天氣,雙方君主都參與了戰斗,結局也一目了然。 其實我感覺雷這個字,最開始就是代表打雷時產生的聲音。 只有在鐘鼎文,也就是金文中,才把下雨時產生的天象,稱之為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