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在神京城吃飯不僅僅是果腹那么簡單,關乎臉面,遂有了許多高檔的酒樓飯館。
尤以‘八大樓’最為著名,東閣齋,就是八大樓之一,因某一次太上皇微服私訪,為其題名‘東閣齋’而名噪神京城。
東閣齋講究一個雅字,價格不算太高,因而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
“哲弘,你把我們喊出來,卻一個人喝起悶酒來,這是什么道理?”
沈弈,表字哲弘,書香世家,祖父沈丘,當代大儒,門生遍故,其父沈斌,狀元郎,任順天府尹,正三品。
沈弈,大周開國以來最年輕的解元,因一場病錯過了今年的春闈,不然刷新大周最年輕的進士那是板上釘釘的事。
“病來如山倒,哲弘,三年后,你才十七,再來過就是了。”
“你不懂,哲弘,是為情所困。”
沈弈連飲了數杯,豪言壯語道:“我沈哲弘,誓娶憐香姑娘。”
“哦,不知這憐香姑娘有何魅力,竟能讓哲弘念念不忘。”
“孤陋寡聞,連夜來香頭牌憐香姑娘都識不得,當罰一杯。”
自古紅塵才子愛佳人,今宵皎潔明月伴彩云。
多少風流才子為博紅顏一笑,賣弄詩詞。
風花雪月的故事,儼然已經形成一種風氣,廣為流傳。
受到名伎的青睞,仿佛變成了才子們之間的談資。
“哲弘一表人才,才氣煥發,家世又好,憐香姑娘看不上哲弘哪一點?”
“非也,哲弘與憐香姑娘一見如故,奈何沈大人棒打鴛鴦,哲弘這才借酒澆愁。”
“莫非,憐香姑娘欲求正妻之位。”
“若憐香姑娘是那種不識大體之人,哲弘又怎會傾心于她。”
“那是為何?”
“不可說、不可說……”
沈弈惆悵道:“今朝有酒今朝醉,莫使金樽空對月…”
沈斌非迂腐之輩,亦非看不起憐香出身風月之地,滿朝文武,私藏名伎不在少數,尤以文官最甚。
沈弈納憐香姑娘為妾的事,沈斌不反對,也不贊同,實則不贊同,就是反對。
為憐香贖身,需白銀五千兩,沈弈怎么也拿不出來,他理解父親的難處,沈斌以清廉奉公聞名,蒙圣上隆恩,任順天府尹重職。
順天府尹位高權重,卻也處處掣肘,被不少權貴視為眼中釘,拿出五千兩給名伎贖身,等同于把柄相授。
不出二日,朝堂上就有言官彈劾。
沈斌(正三品)一年的俸祿:白銀一百五十兩,祿米一百五十斛。
前明官員薪俸偏低,百官過得清苦,滋生許許多多貪污受賄,大周吸取教訓,特設養廉銀,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并避免貪污事情發生。
養廉銀的來源來自地方火耗或稅賦,因此視各地富庶與否,養廉銀數額均有不同。
沈斌上任順天府尹三年,逢年領到的養銀廉各有相一,第一年白銀足有千兩,第二年縮減一半,今年又砍了一半,缺減的部分用蘇木、胡椒等香料替代。
邊關時有外患犯境,急需國家錢糧大力支援,加之,太上皇退位前幾年,大興土木,揮霍無度,導致國庫空虛。
朝廷社稷正值艱辛之際,你一個以‘清廉奉公’出名的清官,拿五千兩銀子給兒子納妾,這是作死。
正因,沈弈理解父親的苦處,他才更加難受,苦悶之際,才招朋喚友,借酒澆愁。
“酒、酒怎么沒了,店小二再拿幾盅酒來。”
看沈弈醉眼迷離,喝得差不多了,旁邊人勸了勸。
“哲弘,你已連飲了好幾盅,不能再吃了。”
沈弈拉過勸他的人,說:“今日不醉不歸,走了誰,今后,我沈弈就不認他為朋友。”
話說到這份上,幾位友人只好應下:今日就舍命陪君子了。
借酒澆愁愁更愁,樓下忽傳來鬧哄哄的聲音,沈弈抓住上酒的店小二,大怒道:“吵的甚,到這兒來吃酒,圖個清靜,惹急了我,信不信,我砸了你的店。”
幾位友人見狀忙拉開沈弈,對著店小二說道:“他吃了幾盅酒,醉了,說的胡話。”
這種場面,店小二習以為常,笑道:“小的,明白。”
友人詫異道:“素聞東閣齋以‘雅’出名,今日來,卻鬧哄哄的,這是為何?”
店小二笑答道:“幾位爺有所不知,離這不遠拐角處,有一間書齋,叫清風書齋,說是要舉辦一場書法比賽,獎品十分豐厚,頭名獎有100兩銀子,還有墨寶字畫可拿。”
“前十名者,紋銀十兩,也有墨寶字畫。”
店小二又道:“我看幾位爺,都是有本事的人,可以去參加看看,說不定就拿了獎。”
友人笑問:“你是怎么看出來我們是有本事的人。”
店小二看向醉醺醺的沈弈,說道:“沈公子使我們店里的常客,你們是沈公子的朋友,想必……”
友人被店小二逗樂了,書法大賽引起了他們的興致,因而追問:“你具體說說書法比賽,誰都能參加嗎?”
店小二一拍手掌,興奮道:“幾位爺,你們問對人了,只要寫上一紙字帖交到清風書齋,品鑒過關,即可。”
“有點意思。”
幾位友人躍躍欲試,卻不好棄沈弈不顧,便想著與其讓沈弈在這里喝酒傷身,不如拉他一起去參加書法比賽。
如今沈弈眼里只有憐香姑娘一人,哪里有心思去參加什么莫名其妙的書法比賽,當即拍桌怒罵道:“書法一道焉是銀錢能衡量的,辦那什么勞子書法比賽的人,肯定是不安好心。”
沈弈環視了幾個友人,說道:“能被些許銀兩蒙蔽了雙眼之人,定是沽名釣譽之輩,”重重地甩了甩袖子:“我不屑與其交之。”
沈弈‘視錢財如糞土’的一番話說的幾位友人面紅耳赤,尷尬的互相對視。
其中一個小解回來的友人,興奮不已的說道:“那店小二說錯了,頭名獎是紋銀五百兩,還有顏真卿真跡字帖一幅。”
“五百兩…”
能聽見幾位友人不由自主的一聲‘嘶…’
正當幾位友人大義凜然地想要訓斥他時,卻聽沈弈怒火沖沖地說道:“該死,顏真卿的真跡豈能落入這群沽名釣譽的人手里。”
五百兩,顏真卿的真跡怎么也值個一、二千兩,離替憐香姑娘贖身的五千兩目標不遠了。
說罷,沈弈急沖沖地走了,留下幾位友人面面相覷。
方才那位出去小解的友人稀里糊涂道:“哲弘兄這是怎么了,為何發這么大火,我說錯了什么?”
幾位友人紛紛豎起了拇指,大笑著,追沈弈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