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卷39:《舊地書·惡列·古木傳》
木,生于大地而長于大地者也。
生之初年,其樹根縛于大地,以地生之。生而有氣,氣則攜云,云可見仙,仙之人靈其知者,亦以守地也。
幼時,木有稍長,新出多芽。抽枝以為道,道行則養果。果之芳實,起欣于花。
其木稍壯,略有成花狀,便無忌憚,肆地之肥,吞地之氣。斷枝丫,毀新苗,欲食為大樹。
然一年地旱,猝火。人可避而樹不可,燒灼其皮,烘炙其心,而終成碳亡古。木亡于大地利眾得南下,若彼宋時,可謂無謂消長。后人哀于古木,亦不能自哀乎!
翻譯:古木,出生于大地上,生長于大地上。
在它生命的初期,樹根緊緊扎根于大地,依靠大地的滋養生長。它生來便帶有靈氣,靈氣攜帶著云霧,云霧中隱約可見仙人。仙人擁有智慧,他們便守護著這片大地。
古木幼年時,漸漸長高,新芽不斷冒出。它抽出枝條,形成枝道(一說大道),枝道延伸后結出果實。果實的芬芳,源自盛開的花朵。
當古木逐漸壯年,初具花形時,它變得肆無忌憚,貪婪地吸取大地的養分,吞噬大地的氣息。它妄圖折斷枝丫,摧毀新苗,企圖獨占大地的資源,成為參天大樹。
然而,某年大旱,突然起火。人們紛紛逃離這棵樹,但樹無法移動?;鹧孀茻臉淦ぃ丝舅膬刃?,最終將它燒成焦炭,化為灰燼。古木的死亡讓大地的資源得以重新分配,就像宋朝時的興衰更替,不過是無謂的消長。后人哀悼古木的命運,卻不知是否也能從中反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