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于讀古書。一片甲骨驚世界,蕞爾一邑震寰宇……人們對甲骨文的重視程度是不是有些過了?”
“過了?甲骨文是現存最早成體系的文字,它是一個文明的符號,文化的標志,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單憑這一點也足以說明甲骨文的重要程度。”
“這一點我不否認,可是在甲骨文的研究上動用那么多的人力和資源,會不會太浪費了?”
“不浪費,反而很有價值。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發現的文獻記錄,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我國有了三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在商代社會歷史研究領域也有了寶貴的資料。甲骨文完全是歷史研究的寶庫。”
“這么說來,對甲骨文的研究的確是必須的。”
“不僅如此,甲骨文在藝術上也值得考究。”
“咦?藝術?這我可不敢茍同。我看過一些甲骨文,就是一些符號而已,沒感受到什么藝術氣息啊,和楷書、瘦金體什么的差遠了。”
“可不能這么說。漢字是一脈相承,一路發展過來的。你知道六書嗎?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和假借,是古人總結的漢字造字的六種方法,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證。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大篆、小篆,隸書,行書、楷書,其嬗變軌跡清晰可見。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研究甲骨文的美學價值,更多的是看它對后世美學的影響。”
“這就是傳承吧?就像一株幼苗,慢慢地成長成參天大樹。”
“是啊,甲骨文是漢字的源頭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需要我們倍加珍視、傳承和發展。中華文化能夠歷經千年屹立不倒,正是因為這份刻骨銘心的傳承,這份刻在骨子里的驕傲。而你我的責任,就是傳承這份驕傲。”
“是啊!一定要驕傲下去,一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