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侈惡之大,儉為共德
曹操打了個長長的哈欠。抓起果子盒中的一塊南瓜吃。
“虎癡,你去看看,子丹他們的信使怎么還沒回來?”
“喏”許褚走出了帥帳。
曹操不小心把南瓜掉在了衣襟上。他急忙找來一塊抹巾擦拭。
嘴里嘆息道:“新換的錦袍。。。臟了太可惜?!?p> 曹操崇尚節儉,在《內誡令》中規定家人侍女不準穿有刺繡的衣服,侍女和下人鞋子的絲料不準用兩種顏色。曹操甚至禁止家里人熏香。這點荀彧和郭嘉都難以忍受他。因為曹操提倡少乘車馬,自己經常步行上朝。每每走過他們時帶起一陣微風,那風里的味道常常是汗味和某種一言難盡的味道混合在一起。
有一次,實在忍不住,郭嘉趁著給曹操分析東吳情勢的時候,提到了周瑜和小喬,郭嘉對曹操說藏在東吳的細作曾稟過一些有趣的情報:周瑜喜歡的香味是草木香,清新沉穩,尤其喜歡側柏香,持重中有一絲神秘。而且側柏香制作起來非常便宜。周瑜也是貴族出身,講究生活品質和風度,但他也崇尚簡約,不喜奢華。所以清潔高雅和節約儉樸并不相克。從那以后,曹操下令如果房內不清潔的話,可以燒楓樹脂和蕙草。
“丞相,派去探訪的探子回來了,沒找到曹子丹他們,我們。。在。。。在。。。”
“在什么。。。結巴?”
“在大江江面上打撈了飄來的一些舟船的殘骸。。。還有。。弓弩。。。有一柄刻。。有。。子丹的名號。”
曹操凝視著沒了弓弦的雕弓,上面刻著小篆體的“秦真”二字。這是曹真父親送給他的弓,曹真本姓秦,因其父救操有功,被曹操認為義子。改為曹真。憑著這個銘文,可以確定曹真一定遭遇不測,否則會他絕不會丟下父親的遺物。
“曹子丹帶領一千人馬從陸口上游過江,就算兵敗,也該有個把探報回來報信。怎會音訊全無。孤不信,憑著子丹之勇,東吳會把他們全軍覆沒?!辈懿僮匝宰哉Z。
于禁“嗯”了一聲,沒回答。蔡瑁低著頭不說話。李典仰頭望天。
曹純臉色慘白,咬著嘴唇。
“怎么回事?沒人說話?”曹操厲聲問?!爸T位,我們的優勢是騎兵,其次步兵,最后才是水師。出征之前,已經定下謀劃,是水師拖住周瑜主力,”
荀攸忽然出班:“丞相,恕臣直言。子丹此去,怕是兇多吉少。”
曹操翻翻眼皮,盯著他沒說話。
荀攸和其族叔荀彧一樣,對曹操的微表情了如指掌。見他這副神態,知道他是想繼續聽下去。
“丞相,周瑜詭計多端,程普老奸巨猾,這兩個人在一起,雖有摩擦,卻不會誤了大事。所以一定已經在赤壁山南岸設防,要想偷襲周瑜大營或是奇襲柴桑,幾乎毫無勝算?!?p> “你什么意思,接著說。?!辈懿偃匀欢⒅?。
荀攸深施一禮,“丞相最擅長突襲之術,以精騎奔襲敵軍后方,出奇制勝。才是克制周瑜之法。”
“荀公達,你方才剛說要想偷襲周瑜大營或是奇襲柴桑,幾乎毫無勝算,此刻又說奔襲敵軍后方,才是克制周瑜之法?這是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曹操聲音冷漠。
“丞相可知這雋口附近,距離赤壁數十里之外,有一雋水匯入長江?”(雋水現在叫做陸水,相傳為陸遜在此駐兵得名)
“當然知道?!?p> “我們何不派船載騎兵進入雋水,至幕阜山登岸,沿著山間小徑,翻越幕阜山,這條路從棄舟登岸到柴桑只有四百里,雖然是山間小路,五千騎兵還是可以通過的,這樣我們可以直搗柴桑,出奇不易,端周瑜的老巢,斷了他的糧道!我們等于繞道周瑜的背后,神不知鬼不覺。?!?p> “荀公達!真有你的。以前只有郭祭酒給孤出這樣的好主意,如今孤失郭奉孝,又得荀公達!真乃天助!”
************************************
關于曹操節儉的歷史資料:摘自百度:
[以下出自《魏三·武帝(三)》輯錄。
”孤不好鮮飾嚴具,所用雜新皮韋笥,以黃韋緣中。遇亂無韋笥,乃作方竹嚴具,以帛衣粗布作裹,此孤之平常所用也。(《書鈔》未改本一百三十六)“
“吾衣被皆十歲也,歲解浣補納之耳。(《御覽》四百三十一,八百十九)“
“吏民多制衣繡之服,履絲不得過絳,紫金黃絲織履。前于江陵得雜彩絲履,又與家約,當盡著此履,不得效作也。(《御覽》六百九十七)“
“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內不得熏香。後諸女配國家,因此得燒香。吾不燒香,恨不遂初禁,令復禁不得燒香。其所藏衣,香著身亦不得。(《御覽》九百八十一)
房屋不潔,聽燒楓膠及蕙香。(《御覽》九百八十二)“]
------作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