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落筆驚風雨
“公瑾,依照你之說,玄德公豈不是個實持兩端以觀望之徒?孔明空有管仲之才,也不過是個投機之人?”魯肅輕輕搖頭,心里不以為然。“雖然第一封信中說了圖謀荊襄,這第二封信只說請劉封到長沙郡幫忙,一定是籌措軍餉之事。兩封信上更看不出他們有取荊南四郡的意思。公瑾是否過慮了?”
“子敬,劉封原名寇封,是劉玄德在荊州才收的義子。長沙郡人,雖父母早逝,家族中在長沙郡頗有人脈。諸葛孔明要劉封到長沙,絕非為了糧餉,而是聯絡當地士紳,為日后收取長沙郡做準備。若曹操敗逃,瑜猜想,諸葛亮和劉豫州只要到荊南,登高一呼,當地官吏必然望風而降。這樣他們可以兵不血刃收取四郡。其實,劉備派諸葛亮去南方籌糧也是個名目而已,憑著諸葛孔明妻族黃氏和其師的人脈,諸葛亮怕是早已聯絡了四郡的官吏,只等我和曹賊決戰的結果了。”周瑜微笑著說出自己的猜測。
“公瑾,是你給諸葛孔明出的主意,讓他自請去南方籌措糧草的。”魯肅道。
“不錯,瑜不過是給他個臺階下,其實即便瑜不建議,他也會去。”周瑜狡黠地笑笑,心中知道,自己和諸葛亮之間的這些想法,魯肅怕是云里霧里,想不明白。
魯肅嘆了口氣,他腦袋都大了,實在跟不上周瑜活躍跳動的思維。只好悶頭喝完云霧茶。
“大都督,甘寧將軍一切都準備好了,請大都督檢閱定奪。”門外有人來報。
“子敬,一起去吧,請你看看鴿子在軍中的正確用法。”周瑜詭秘一笑,拉著魯肅往外走。
----------------------------
曹操瞪著眼睛看著面前的曹真。曹真雖然沮喪卻并不狼狽,穿著一身棕色的長袍,頭上的發髻插著一根竹簪。
看起來倒是多了幾分書卷氣,少了些粗莽氣。
“子丹?你這是和周瑜學的?”曹操端起茶盞喝了一口,斜睨著他。“一身儒裝,還差一把玉簫。”
“丞相”曹真跪下,低著頭。
“孤的一千鐵騎何在?”曹操冰冷的聲音里藏著利刃。
曹真俯首:“丞相,曹真兵敗赤壁,一千鐵騎損失殆盡,自知罪孽深重。愿伏軍法。”
曹操站起身來,走到曹真跟前,圍著他繞了數圈,問:“看來周郎對你不錯,既沒殺你,也沒鞭打。說說吧,你是如何兵敗的?”
“丞相,周瑜狡詐,先用毒草傷我戰馬,又派人鑿穿我們的艦船。。。”
“你怎么沒和眾軍士一起葬身長江?”
“末將不知道,醒過來時已經被俘。”
“那周瑜如此輕而易舉地放了你?”
“丞相,他說讓我給丞相帶一封信。”
“拿來,孤看看。”曹操接過竹筒,看了一眼仍舊跪在地上的曹真:“子丹退下,回去好好找醫官看看。”
“丞相,曹真愿伏軍法。”
“行了,孤還能把你怎么樣?勝敗乃兵家常事,大戰在即,擅損大將,那是仇者快,親者痛的做法。孤,不會那樣。”曹操揮揮手,讓曹真退了下去。
看著曹真離開,曹操嘆了口氣,搖搖頭,打開了竹筒內的白帛。
那是清秀俊逸中力透紙背的章草。曹操已經很熟悉周瑜的筆跡了。
“丞相旌麾南指,期所向披靡。然違悖天意,未順民心。今瘟疫橫行,將士水土不服,當為天譴之象。
瑜為百姓軍兵計,奉勸丞相罷干戈,止殺伐,攜軍北歸,與吳主隔江而治,則善莫大焉。若丞相不納良言,執意妄為,恐殺羽而歸,于丞相威名有損,悔之晚矣。瑜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