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都是華夏最頂尖的科學家!那么廢話就不要多說了,按照科研會的慣例,每一個新的一年都要首先介紹自己的科研成果和下一年的科研計劃。老朽慚愧,連續五年都為華夏科研會的一號會長,在這一年內如有工作上所做不到位的地方,還請各位會長們直接指出、點名批評老朽也可以。老朽只想在最后的、短暫的、不多的幾年時光里能為祖國燃燒出自己最后的能量,將自己的余輝撒向華夏大地,希望能滋養出新的科研天才!”
88歲高齡的龍孟春,一頭銀發梳理得整整齊齊,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
龍孟春發言時,總是一字一頓的,氣勢磅礴、斬釘截鐵,其他九個人都保持安靜,細細地聆聽著龍老的講話,這是一種華夏禮儀更是一種尊敬。
因為龍老值得華夏每一位科研者的尊敬,他三次為國爭光,五次在世界科學大賽中獲得個人一等獎和團體二等獎。可以說,華夏的科技水平飛速發展的提高必有龍孟春的一臂之力。
你說,這樣的龍老難道不值得所有華夏科研人員們的尊敬嗎?
“龍老,您言重了。要不是有您在,我們這第34屆華夏科研會怎么能夠事業蒸蒸日上呢?這一切都是多虧了龍老您的英明領導啊!”
孔華州一臉尊敬的表情對著龍孟春拍著馬屁。
龍孟春摸了摸自己的白色長胡子,笑瞇瞇地說道:
“這么多年過去了,小孔還是最會說話啊!哈哈!”
孔華州一個87歲的老頭,卻面不改色的微微一笑,欣然接受了龍老的反話。
“是呀!這一切還是龍老的功勞。”
“龍老才是我們該感謝的那一個人才對!”
孔華州的追隨著吳德和鄧世昌也馬屁地說道。
由這兩個人帶頭,場上的氣氛也打開了,就像格局一樣,一下打開了。
“感謝,龍老的辛苦!”
“感謝,龍老的辛苦!”
“感謝,龍老的辛苦!”
武安君、柳青、陳秈這三個中立派說了中規中矩的話語。
龍孟春對此也毫無意外,仍是一臉笑瞇瞇地回應著他們三個。
“龍老,你已經老了!你為華夏科學界的發展做出了很多很多犧牲,你該……退休了!”
李瀟涵仍是坦率、毫不掩飾地直接當著眾人的面將心里話給說出來了。
在李瀟涵旁邊的王恒驚得目瞪狗呆,一時大腦空白起來,內心想:老李是不是瘋了?竟然……這么剛!雖然老李說的不是假話,但真話是最難聽的。龍老已經88歲高齡,他為華夏科學界的研究付出了大半生,乃至他的兒子和兒媳婦都犧牲于偉大的科學事業,他現在膝下只剩下一個孫女相依為命了……是該養老,好好去享受生活。
陳秈驚得放下了手中的書,愣了一小會。
孔華州高興地快要笑出了聲音。他心里想:龍老平生可是最恨別人嫌他老,而且龍老可是那種要將自己的一生獻給科學界的人,怎么可能會自甘沉淪放下身上的重擔而退休躲到后方頤養天年呢?所以,李瀟涵,這次,你死定啦!哈哈哈!看來,老夫有生之年還能看到自己將李瀟涵給踩在腳下啊!哈哈!
孔華州又在開始做春秋大夢,自從李瀟涵來到華夏科研會,他就連續升職,做出了很多偉大的科研成果和科研項目,這令孔華州感覺到了危機和嫉妒,于是從那時,他就一直看不順眼李瀟涵,直至現在,還是如此。
吳德、鄧世昌也是面露喜色。
武安君到是一臉平靜,毫不在意。
柳青、櫻雪、熊子懿也和王恒一樣,目瞪狗呆,大腦放白。
作為當事人的龍孟春反而一臉平靜,如同一灘湖水,平如鏡面、心如止水、風波不驚。拿起紫砂茶杯,喝了一口紅茶。然后緩緩開口說道:
“小李,你這直爽且毒舌的性格這么多年還是沒變啊!真好……”
“赫赫!直爽是本性,毒舌是天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能輕而易改的性格豈不是連狗都不如!老孔,你說呢!狗都不如吶!”
李瀟涵很隨意的說道。
“……”
龍孟春沉默。
“……”
孔華州氣得頭冒黑線,火冒三丈。
“好了,大家。其實小李說的也對!我已經精力不足了、力不從心,今天也想說說有關我退位的事情……”
“啊……”
“啊……”
眾人都驚訝不已,但是這是龍老自己所下的決定,于是便也沒說什么……
這一次會議開了很長時間,有4個小時45分鐘。
講了很多很重要的事情,最主要的是這三件事:
《璞玉計劃》、《會長候選》、《元宇宙》
《元宇宙》準備于2074年1月10號首次在華夏境內正式啟動!它的總負責人為李瀟涵。
因為《元宇宙精神計劃》是李瀟涵在12年前提出來了,經過12年的審核、預測、推敲最終拍板確定,通過!
所以李瀟涵理所應當的成為了《元宇宙》的總負責人。
同時接到通知,因為這五年李瀟涵和王恒兩人表現良好,為觀測宇宙和推算宇宙文明作出了不小的貢獻,特此批準,可以回歸祖國工作。2074年1月2號會有華夏龍盾親自來接兩位偉大的華夏科學家回歸祖國。來自于華夏科研會書/官方科研會章/九位華夏科研會會長共同齊名背書。
李瀟涵和王恒手中都拿到了東風快遞所寄來的一封信。
這封信很薄,就一張精美的光纖卡紙,但在他們兩個人心中卻重如千斤。
因為這是華夏科研會官方所寄過來的通知卡紙,他們兩個等這張卡紙已經等了五年了,今天終于等到了……
李瀟涵喜極而泣地說道:
“華夏,我的祖國,終于可以回家啦!”
“對!世界那么大,還是華夏最溫暖。”
王恒也感慨地吐了吐口氣,說道。

一鱗半角
每一顆星星都有歸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