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招的兩位,都是初識,是以并不知余何意此次鷹爪功是現學現賣,也就并不對此感到特異,江湖武林人士,手上多掌握幾門武學是常有之事,便如使劍的向來也會使槍,用拳的掌上功夫也不弱于人一樣,那都是觸類旁通之事。
余何意先使了一招‘撲兔’式,兩爪并攏聚集,如鷹爪狀,撲向藤長老右臂青靈穴,藤長老本欲斜身避開,妙音卻在此時一掌當胸打來。
如避了余何意,便躲不過江天青,如對上江天青,就難逃過余何意。
情急之下,藤長老只把掌指凝聚一點,攻向妙音的心口,盼望她能因此收掌,而余何意的撲兔卻再難躲避。
妙音見此秀眉緊鎖,心知藤長老是在逼她變招,倘她這一掌‘見性’打實了,藤長老必是大敗虧輸之局,但藤長老集畢生于一指,被他點中,她妙音的數十年苦修亦要毀于一旦。
掌來指去,眼見局勢險峻,余何意微微一笑,已知結局。
下一秒,江天青倏然后撤一步,無音掌順勢回防,擋下了藤長老畢生一指,一局已解,另一邊,余何意的撲兔已到跟前,藤長老‘呼’的一聲大喝,臂膀陡然粗壯了一圈,令衣物霎裂,露出里頭肌肉虬結的大臂,經脈鼓鼓而跳。
那爪擊于上,就如打在什么精鐵之上一般,不僅未傷,反把余何意的手震開了去。
余何意后撤兩步,退身開去,右手已被震的血流不止,他抬起被震傷的右手,細細觀看,思緒交錯,他見多識廣,卻不知這門功夫,一時心里納罕兼之眼熱不已,簡直想給藤長老投誠了,只要能學得這個法門,就讓他余何意轉殺妙音,又有何難。
江天青冷笑道:“金剛護體功,好哇,這可是少室山三十六法門中的第三十六法,乃是不傳之秘,連俗家弟子學了,也要被廢除武功,藤赫,你上哪偷學的?要是我把這件事放出風聲,你猜猜,你禁得住少室山多少次追殺?!?p> 藤長老亦哈哈大笑道:“既然讓泥們見識到了窩的功夫,就沒想著讓泥們離開?!彼f話一時快了,那股外域之音就又顯現出來。
余何意一聽,這是少室山的法門,心頭火熱頓時消了大半。
江湖上有兩個門派,眾所周知,是不能招惹的,一個,是以女子立派的章華臺,原因不消多說,都是姻連緣故,畢竟不少小門小派都會迎娶章華臺門中女子為妻。
有時門中根骨樣貌俱佳的首徒,甚至會配給各大門派的大弟子,經年日久,大弟子做了掌門或者族長,章華臺的女子就會成為掌門夫人和族長夫人,如此一來,不論是可供調動的勢力還是財力,都在積累之下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存在。
是以章華臺的武學雖然不甚出名,其中每年派來入世歷練的女子也不厲害,但武林中人都明白,只要招惹了其中一個,如被消息走脫,就不知背后牽扯著多少勢力,任誰也要畏懼三分。
另一個,就是少室山,少室山的本門武僧一向并不出世,只是一心潛修,可是他們每年招收和遣散的俗家弟子不計其數,概因少室山招募弟子并不拘泥于根骨天資,也不看背景淵源,凡塵中戰亂災禍彌多,越是窮苦人家無處可去,少室山收留的人就越多。
那些俗家弟子在少室山中修行掃灑,學武數年,待長成大人以后,就被遣下山來,因為少室山中所學的秘法不能外傳,所以俗家弟子們多是自廢武功下山,或者只學了些粗淺外門武學。
既然已入江湖,紛爭就難避免,可是俗家弟子們大多不得真傳,就每每為人所欺,后來這些數量龐大的俗家弟子自發的建立了一個互助會,美其名曰互幫互助,號為‘少室俗門’。
一開始的少室俗門,只是招收少室山的俗家弟子,大家互相幫扶,可是俗家弟子的武藝畢竟疏松,就算是一萬只螞蟻團結起來,那也是孱弱無比,依然免不了被欺凌截殺的命運。
到了后來,少室俗門就開始招收江湖上那些武藝高深,但卻名聲不佳的邪門外道,并聲稱,這是在度化他們。實際上那些左道之徒入了少室俗門,也依然不改其惡行,但少室俗門就各種為其折辯遮掩,甚至不惜于出錢出力。
而那班外道異徒,也是與之同進同退,逐漸演化成了一個巨大而松散的組織,無論是誰,只要得罪了少室山或少室俗門,都會被少室俗門之人列入必殺榜,此榜每月一排,江湖人盡可前往領賞,而少室俗門的人也會不計代價的誅殺榜上之人,可以說是十分難纏。
至于為什么得罪少室山也會被少室俗門的人追殺,這原因其實顯而易見,少室俗門能支撐下來,全靠少室山百年風評及其源源不斷的俗家弟子,維護少室山,他們才能稍有顏面在江湖上行走,以及保有少室俗門的凝聚力。
如無少室山,則少室俗門,亦不復存矣。
這也就是余何意一聽說,這是少室山的不傳之秘,登時打消了念頭的原因,須知學武必然是為了對敵當前的,可是學了這個功夫,一旦不能致敵于死地,那就是致己于死地了。
畢竟少室俗門的必殺榜,那還是很有分量的,就連余何意,也曾在缺錢之際,前去殺人領過賞,自然知道那榜單的厲害之處。
自古說,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上了必殺榜,你就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看著你,稍有不慎,就是身死道消,誰頂得住這樣每日疑神疑鬼?
江天青笑道:“好啊,我倒要看看,今日,你怎么不讓我們離開。”說罷,又是搶身攻上。
余何意依然使的鷹爪功,與妙音兩人大開大合,配合默契,藤長老雖有金剛護體不斷發功,但很快因為內力消耗巨大,臉色也開始泛白,他招架一個江天青游刃有余,再加多一個余何意,卻顯得有些左支右絀,顧此失彼。
而妙音見他如此,卻不甚滿意,概因她知道余何意腰中佩劍特異,不是等閑的兵器,眼下卻不拔劍,只是用手上功夫,可見并沒盡了全力,妙音氣道:“你還不拔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