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邕是悶聲干大事的那種人,沒做決定之前猶豫不決,做了決定之后就會將決定貫徹到底。
大軍休整幾日后,宇文邕立即傾巢而出向北進軍,攻克介休,直逼晉陽。
逃到晉陽的高緯得到消息后,內心十分恐慌,害怕周師隨時會進攻晉陽,再也沒有往日玩樂的心情。
平日里不理朝政的高緯破天荒地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以今日之形勢,諸卿認為朕該如何行事。”
墨跡半天,膽小怯弱的高緯終于結結巴巴的向群臣問計。
高長恭的二哥高孝珩站出來說道。
“陛下首先應該減免賦稅讓百姓安心,然后再收攏潰兵,依靠堅固的城池和賊寇死戰。”
高孝珩給高緯提出了一個相對靠譜的建議。
“陛下如果依此行事,社稷一定穩如泰山,不可動搖。”
這個相對正常的建議注定不會被高緯采納,高緯壓根就沒有考慮過這個建議的可行性就將這個建議拒絕。
按照這個計劃,高緯需要死守晉陽。
高緯并沒有那個膽子留下來和周軍死戰。
高緯連面對群臣的勇氣都沒有,又怎么會有勇氣和周軍死戰。
群臣又陸續給高緯提建議,都沒有被高緯采納。
這些建議都需要高緯留在晉陽安定軍心,對于高緯來說都太過兇險。
生性怯弱的高緯給自己安排了一個更穩妥的策略。
退守北朔州,如果情況不對,那就立刻逃往突厥避難。
是的,逃往突厥。
說到做到,高緯立刻偷偷的把他的母親胡太后、太子高恒還有馮小憐等人送往北朔州。
一天后的晚上,夜已經深了,高緯此時仍未睡覺。
高緯正在等待時機。
平時高緯作為皇帝,身邊總是跟著一群人。
即使高緯想要開溜也不是他能決定的。
這并不能阻止高緯想要逃跑的心理。
高緯想著在深夜時,那群一直跟著他的人總會離開吧。
等到丑時,身邊的那群大臣終于離開,高緯這才有機會脫身。
高緯帶著幾個侍衛直奔城北,他早已在城北備好了馬,只要趕到城北他就能逃離晉陽。
高緯以為他隱藏的不錯,然而群臣早已發現昨日高緯將太后皇后太子送走之事。
高孝珩猜到了高緯要逃,和五弟高延宗商量之后,兩人立刻帶著人來到城北攔截高緯。
高緯還未行至城北就被高延宗追上。
高延宗跑到高緯的馬前,對高緯說道。
“請陛下將將士們交與我指揮,我將為陛下死戰破敵。”高延宗語氣激動的對高緯說道,“還請陛下為了天下社稷,一定不要輕易離開。”
“還請陛下不要離開晉陽啊!”
高延宗帶著哭腔請求道。
“一旦晉陽失陷,社稷恐有危難,到時我等都將為周師所俘虜。”高孝珩也趕過來說道。
看著神情激動的高延宗和高孝珩,高緯一時慌張,居然忘了逃跑,愣在那里不敢動。
就在高緯發呆之時,聞訊趕來的大臣將他團團圍住。
高緯不得出,只得留下。
此時作為先鋒的宇文憲部終于趕到了晉陽城下。
宇文質看著雄偉的城墻,一點想要攻城的意愿都沒有。
對宇文憲說道:“父親,不如我們就此修整吧,晉陽城如此堅固絕非一日可以攻克,等陛下到了再一同攻城。”
宇文憲看到晉陽城墻也是眉頭緊鎖,覺得晉陽不好攻克,就順勢同意了宇文質的建議。
宇文質前世一直對晉陽城感興趣,想要去晉陽游玩一番,但是在前世那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晉陽早就被趙光義給拆除了,他前世自然是沒法如愿。
趙光義能力不行,在攻打晉陽時損失慘重,擔心以后有人占據晉陽和他作對。
于是,趙光義就下令將晉陽城拆除。
晉陽城經常作為中原王朝抵抗北方勢力的軍事重鎮,在被趙光義拆除后,沒過幾年,又幾乎是在原址修建了太原。
現在既然來到了晉陽,宇文質自然要好好觀摩一下這座北方重鎮。
宇文質以打探軍情為由,帶著高熲來到晉陽城下。
之所以帶著高熲,是因為宇文質想偷懶。
宇文質來到晉陽城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完成前世的一個念頭,不是以觀察軍情為主。
但宇文質一想那樣不好,于是把高熲帶上了,讓高熲替他觀察軍情。
這樣即可以不耽誤正事,又能完成前世的念頭。
城頭守軍看見南邊出現周軍旗幟,立刻向高緯稟報。
得到周軍已經抵達晉陽的消息后,高緯徹底慌了。
之前雖然情報說周軍向晉陽攻來,但畢竟是還沒到晉陽。
高緯還能勉強保持鎮定,留在晉陽。
現在周軍真殺過來了,高緯方寸大亂,一刻也不想在晉陽停留。
高緯本來想立刻逃往北朔州,臨行前突然良心發現。
想到高延宗說的話,覺得挺有道理的。
但是高緯又不敢留下來。
高緯決定做點什么。
于是高緯連夜召來高延宗,對高延宗說道。
“晉陽城就交給兄長你領著,小弟就先走了。”高緯此時也顧不上什么帝王顏面,對高延宗請求道。
高延宗跪下來對高緯說道:“還請陛下為了社稷,不要離開。”
高延宗肥胖的身體趴在地上,苦苦向高緯請求道。
高緯有些意動,但高緯始終是高緯,膽小怯弱這一點沒法改變。
高緯的發揮依舊非常穩定,絲毫沒有讓人感到意外。
毫無疑問,高緯又拒絕了高延宗的建議。
高延宗還想再勸說高緯。
駱提婆適時出現,對高延宗說道。
“陛下心意已決,大王不能再次阻攔陛下。”
高延宗被封為安德王,所有駱提婆稱呼他為大王。
高延宗聽到這話萬念俱灰,泣如雨下。
但想到高緯心意已決,不是他能夠改變的。
高延宗改變策略,對高緯說道。
“陛下離開可以,但是還請陛下把晉陽軍權都交與臣弟。”
“將所有軍權交與我,晉陽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齊國的社稷尚有一線生機。”
高緯想到事已至此,把軍權交與高延宗又何妨。
反正又不用他去拼命和周軍廝殺。
欣然同意了高延宗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