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回 于遠超和“紅衣服”握手言和 江一梅親赴機場迎于遠超
(當代長篇章回小說)
《戴翡翠翎管的男人——京城新聞圈風云錄(第二部)》
顧雪林
第65回
于遠超和“紅衣服”握手言和
江一梅親赴機場迎于遠超
警察們走后,“紅衣服”還是要帶著臨時工們先走。于遠超執意不肯,一定要留下臨時工們在學校吃晚飯。
飯錢是于遠超掏的,菜有紅燒肉、回鍋肉、肉炒扁豆、西紅柿炒雞蛋、肉末粉絲等,于遠超還加了啤酒,“紅衣服”和他那幫臨時工兄弟們吃得開心極了。
酒飯吃到開心處時,“紅衣服”找到于遠超敬酒說:“于大哥,兄弟們說了,這個加班費,看在你于大哥的面子上,大家都不要了。學校這里,我們也不再鬧了。”
于遠超拍著“紅衣服”的肩膀說:“兄弟我原來也當過工人,工人兄弟講話,擲地有聲,干脆有信。好,我信你的話,來,你和夏校長握手言和吧。”
“紅衣服”和夏校長的手握在一起,言和了。
晚飯后,“紅衣服”領著工人們徹底退出了校園,他一邊走,一邊遠遠地和于遠超招手道別。
一場校園風波,終于平息了。
夏校長非常感謝于遠超的幫忙,他沒有想到,一場風波,可以這樣“一頓飯”就解決了。
于遠超說:“有些事,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大家相互之間,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用不著動刀動劍。可以和平解決的,沒必要都鬧到法庭上去。我事先也沒底,試試看唄,沒想到,這些工人們,還是聽理的。道理說通了,大家也就釋懷了。”
夏校長和于遠超聊了一會說:“聽肖站長說,你喜歡收藏,尤其喜歡收藏翎管。我想到當地的古玩市場,用我自己的錢,給你買一根白玉翎管,作為感謝的禮物。”
夏校長的好意,被于遠超婉拒了。他說:“夏校長,我來是工作,沒有個人情誼在里面。用一句不太恰當的話講,事情圓滿解決了,這就是我這趟來,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第二天,于遠超坐上了回京的飛機。
飛機起飛后不久,于遠超累得睡著了。
江一梅在于遠超出發去云南玉溪的當天,就得到消息,于遠超又要赴外地處理校園糾紛案,她的內心緊張加擔心,她實在是擔心于遠超會遇到什么三長兩短。她也想飛赴云南玉溪,陪在于遠超身邊,和他共擔風險。
第二天,江一梅得知于遠超解決完糾紛問題,要回BJ了,興奮異常。她馬上開車到首都機場迎接于遠超的歸來。
下午一點,于遠超推著行李車,出現在候機大廳出口處。
江一梅一眼就看見穿著棕黃色休閑裝的于遠超,她對著于遠超高喊:“遠超,于遠超,這,這,我來迎接你了。”她迫不及待地跑向于遠超,迎面和于遠超來了一個大大的擁抱。
于遠超也沒有躲避,他緊緊地抱住江一梅,輕聲在她耳邊說:“我平安回來了,別擔心。”瞬間,江一梅的淚水泉水般涌出。
江一梅挽著于遠超的胳膊,一起走向停車場。
路上,江一梅含淚對于遠超說:“你都多大年紀了,也不知道愛惜自己,還這么拼命?你們報社的年輕人多了,也可以叫他們鍛煉鍛煉啊。離開你,地球還不轉了?你看看,這么短的時間,你都到外省出差多少趟了!”
于遠超拿出餐巾紙,幫江一梅擦干眼淚后說:“在國內和平環境,我這種調查采訪,不算什么。和那些在國外戰區,把腦袋拴在在褲帶上的記者比起來,安全得很。”
江一梅撒嬌地說:“我不想看到你老這么冒險去搞調查采訪,萬一被人算計了呢?你真的要小心了,聽到了嗎?”
于遠超笑著說:“好,好,我們老年人要學會愛惜自己,對,多派年輕人出去,也讓年輕人鍛煉鍛煉。”
江一梅破泣而笑,拉住于遠超的胳膊說:“好,說定了,一年之內,你不能再出去了;退休之前,不能再出去了。”
于遠超苦笑著說:“哦,我是個記者,個人還要服從組織呢。”
“我不管,反正你答應了,就不能再出去了。”江一梅將撒嬌進行到底。
于遠超停下腳步,鄭重其事地對江一梅說:“一梅,干脆,你調到我們報當老總吧,有你把關,看誰還敢打我的主意?”
江一梅把于遠超的胳膊一甩說:“呸!我這水平和資歷,能到你們報當老總?天方夜譚吧!”
“哈哈哈......”于遠超禁不住大笑起來。
于遠超笑罷對江一梅說:“一梅,當記者,總坐在BJ的辦公室里怎么行?記者就要行走江湖,甚至要四海為家,‘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不下基層,不抓新聞的活魚,那還叫新聞記者嗎?封建社會,記者為《邸報》寫文章,還叫‘訪員’呢。我們是新時代的記者,不深入基層‘訪’,怎么行?全世界的記者,很少有人為了個人安全而拒絕采訪的。你看看那些炮火一線的記戰地者,他們才是新聞記者中的王者!”
于遠超的這一番話,江一梅聽得很仔細,不住的點頭。她深情地望著于遠超,心里說:“我還不是怕你出危險嗎?”
于遠超心里當然明白,江一梅是真的擔心自己出安全問題,她是一片好心。
兩人很快到了停車場,上了江一梅的車以后,于遠超長喘了一口氣說:“上了你的車坐定之后,我突然感到渾身疲乏,我可不可以稍睡一會?”
江一梅心痛地說:“你呀,想睡就睡唄,還申請什么?透著假!”
于遠超沒有再說話,他閉上雙眼,很快,進入夢鄉。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