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西下。
此地是帝國的一個小縣城,剛經歷完戰亂,雖然再也回不到那盛世,老百姓還是珍惜難得的太平日子。
忙碌的一天就要結束,這是小清最開心的時候。因為每天晚上她都會坐在桌前練習書法,而奶奶會在旁邊陪她。小清很喜歡這種安靜的氛圍,而且每次一抬頭,就可以看到奶奶慈祥的笑容。
夕陽的余暉灑在這個家里,斑駁的石墻,寥寥的家具,無不顯示出這是個貧困的家庭。然而無論是年僅九歲的女孩,還是老婦人,在看向對方時,眼里都是滿足幸福的笑意。
小女孩將文房四寶擺好,正準備例行抄書。今天抄的是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之前已經每個字都嚴格練過,這次完整地寫一遍,再讓奶奶看看。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奶奶,奶奶!”
“哎!怎么了寶貝?”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應道。
“奶奶!我不記得接下來寫什么了。”小清撒嬌地嘟嘴道。
“讓奶奶瞧瞧。”老婦人顫巍巍地拿起紙。在這個兩口之家,生活的重擔壓垮了她的身體,但壓不倒她對孫女和生活的熱愛。
“接下來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老婦人笑道。
小清聞言提起了筆,可沒過多久她又把筆放下來,尷尬地笑笑。
老婦人無法,只能把春江花月夜完整地背了一遍,對孫女說道:“小清,春江花月夜可是被稱為孤篇壓全唐,無論書法還是內容都值得細細學習。”
說罷,從箱子里翻出幾張蜀紙。紙張雖然被小心地保存,但也頂不住歲月的侵蝕,早已泛黃不已。
老婦人凝視著這些紙,像是在看向多年的老友。
“小清,這就是春江花月夜的全文。你再看看。”
小清拿過來,端詳許久,突然天真地問了句:“奶奶,這字好像不是顏真卿或者張旭的真跡啊?”
老婦人被逗笑了。
“你說呢?”輕輕地敲打小女孩的頭。
小清吐了吐舌頭,小聲地說道:“我看這字有些地方像奶奶寫的,有些地方又不像。甚至有的字一些筆畫像奶奶寫的,另一些又不像。是奶奶你當年練字的草稿嗎?”
老婦人閉上了眼睛。眼前仿佛又出現了那一幕,原本調皮搗蛋的他乖乖坐在椅子上,握著毛筆的手有些微微顫抖。她不由地笑了。輕輕握住他的手。待他心情平靜下來,手也不抖時,一筆一劃地教他寫字。
“不是奶奶練字的草稿,是奶奶教一個朋友寫的字。”老婦人笑道。
小清捏著脆弱的紙張,仍然一臉不解地看著奶奶,不明白如果不是王羲之或者張旭的真跡的話,為何要小心保存這么久。
反正閑來無事,老婦人陷入回憶中,給孫女講了個很久之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