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水中鏖戰
初雪方晴,煙波浩淼。
三艘高大的樓船劈波而出,呈品字形,直奔粱山而來,樓船四周,是數百大小不一的戰船。
樓船上層建筑分成三層,高達十丈以上,可以載一千名士兵。
在大宋滅南唐的戰爭中,水師與戰船都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大宋內河水師的戰船大量使用了車船。
大宋車船以使用轉輪數量為標準分級,一組兩個轉輪稱為一車,從一車直至二十多車甚至三十多車,車數越多,船體一般也越大。車船輪槳并用,在內河湖泊可以完全不靠風力而達到很高速度。
大宋主要使用的,是以八、九車以下為主的中小型車船,但朝廷對高大的樓船也異常的迷信,凡水師必配備樓船。
女真人從林海雪原中走出,在與高麗人的戰爭中開始接觸、學習海戰。
女真人立國后,在攻宋之戰中,頻繁與宋朝水師交戰,很快便學會了水戰,組建了水軍。
而戰船,幾乎都來自于宋朝內河水師的繳獲。
當先的樓船船首,兩名金國將領不時以手指點江山,正是此次負責剿滅張榮水軍的萬夫長浦察鶻拔魯與副將完顏忒里。
浦察鶻拔魯還有一個身份,他是元帥左監軍完顏昌(撻懶)的女婿。
浦察鶻拔魯與完顏忒里臉色并不好看,在粱山八百里水泊中轉悠了三日,連張榮水軍的影子都沒見到一個。
粱山寨中,也早已人去寨空。
就在浦察鶻拔魯以為今日又將無功而返時,數十艘小船自東面出現在視線中,在短暫的停滯之后,掉頭而逃。
明顯看得出這是一次意外的遭遇,那些小船逃得很混亂很慌張。
二將看出那些小船正是粱山水軍常用的二車戰船,在水面之上不僅靈活機動,而且速度奇快。
戰船船旁設有四輪,每輪有八葉槳片,通常載有十幾二十人左右。
這種被稱為飛虎戰艦的宋軍戰船,后世記載為數年之后(一一三二年)宋將王彥所創造。
但事實上,這種戰船是唐朝就已出現的。
歷史上,南宋抗金名臣李綱曾有過詳細描述,在他的《梁溪全集·卷一百零三卷·與宰相論捍賊札子》中說道:“荊湖間車船乃唐嗣曹王皋遺制,其大有至三、四十車者,挾以雙輪,鼓蹈而進,駛于陣馬。”“飛虎戰艦,傍設四輪,每輪八楫,四人旋斡,日行千里”。
浦察鶻拔魯急令掉頭追擊。
三艘樓船行動緩慢,掉頭轉向之時更為笨拙。
浦察鶻拔魯不肯錯失良機,便令所有小戰船先行追擊。
完顏忒里提醒道:“宋人素來狡詐,這張榮更是鬼計多端,要謹防有詐。”
浦察鶻拔魯聞言,讓樓船上的士卒們小心敵人偷襲,卻沒有留下小戰船護衛。
可以更謹慎些,但沒有必要。
浦察鶻拔魯是這么認為的。
三艘樓船掉過頭,向東追去。
在它們身后,突然出現了兩百余艘二車戰船,高速沖向了三艘樓船。
樓船剛剛掉轉船頭,船尾僅安裝有一門炮,一炮一石,不僅緩慢,而且面對靈活的小船也難以命中,而護衛的數百艘小船早已沒了影了。
樓船兩側的炮弩在這時也發揮不了作用,因為再轉向以船側對梁山水軍的戰船已經來不及了。
梁山水軍的戰船如飛,在三艘金軍樓船周圍往來穿梭,開始發起攻擊。
浦察鶻拔魯一面急令擂鼓召喚小船回防,一面士卒們靠近樓船女墻垛口向下對準梁山水軍射箭。
金人不習水性,但射術皆精,在樓船上居高而射,仍然有很高的精準度。
不斷有梁山水軍中箭落水,血水染紅了樓船附近的湖面。
兩百多艘粱山二車戰船,近三千名梁山水軍,仗著靈活快速,不斷向著三艘樓船奮力投擲火罐,射出火箭。
梁山水軍用的投擲火罐,是由一種小口甕制作,先將雞蛋磕破取出蛋黃蛋清后灌入火油,然后用十數數十枚灌油雞蛋填入窄口的粗陶甕內。
火罐投擲上敵船后,跌在甲板上,甕碎油溢,然后無數火箭落下,一觸即燃。
三艘樓船很快燃起了熊熊大火,而聞鼓而回的金軍小戰船也現出了身影來。
梁山水軍一聲呼哨,向著西面快速逸去,很快消失在金人的視線中。
蒲察鶻拔魯眼見火勢太大,已沒法再救,士卒們紛紛跳下湖去,卻因不習水性,不少人在撲騰吶喊中沉入湖中。
完顏忒里看著正飛速回援的小戰船,勸道:“將軍,棄船吧?!?p> 蒲察鶻拔魯死死的盯著梁山水軍逃逸的方向,一臉的憤怒與不甘。
完顏忒里再三勸說,蒲察鶻拔魯才跳下甲板,落入水中,被一艘小戰船救起。
徐寧、趙嬛嬛站在粱山寨前的點將臺上,正好可以看見這幕水戰的整個過程。
在徐寧左邊靠后半個身位的地方,站著一個中等個子,膚色黝黑的布衣氈帽漢子,三十來歲的樣子,濃眉大眼,看起來一副憨厚的樣子。
如果沒有人說,怕是沒有人會想到這個看起來就一尋常漁家漢的中年人,就是屢敗金人的張敵萬。
看著退去的金人船隊與仍在熊熊大火焚燒的三艘樓船,徐寧輕松的說道:“張大人,好戲看完,我們說說正事吧?!?p>